劉世云 伍穎 余娜


“剛入職那段時間,我很迷茫,找不準研究的方向,多虧了學院領導和支部黨員的幫助和關心,我才很快適應過來,還找到了食品科學、工程學與中醫藥學科研究的契合點。”入職兩年,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宣傳委員、博士高飛不僅獲得兩項國家級項目資助,還通過四川省人社廳職稱評審,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
高飛的改變,與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創新“黨建+育人”工作息息相關。
近年來,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黨委的指導下,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內涵建設為抓手,創新“書記有約”“院長面對面”深度聯系人才機制,用心聚集人才、真心愛惜人才、精心用好人才,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領頭尖—中堅厚—后輩優”的“雁行”隊伍。
建強支部堡壘 樹立標桿
全面加強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擺在高校黨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完善的制度建設,對建強基層黨支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書記章津銘說,“我們在黨組織活動形式、活動載體、組織機制方面,不斷探索創新黨支部工作運行機制。”
建立“黨支部委員會工作制度”“黨員議事制度”“黨員廉潔和聯系群眾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等一系列黨支部工作制度;針對“老中青”不同類型黨員教師的特點,制訂合理和系統的學習計劃,以提高學習內容的及時性;通過輪換會議主持人和人人講黨課等換位體驗活動,讓黨員教師們輪流主持黨組織生活,形成互動式學習;開展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共同打造“創新型支部”……如今,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注重以制度創新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走出了一條用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建強支部的有效路徑。
完善的黨支部工作制度,不僅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也讓黨員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中藥炮制與制劑系主任、黨支部委員、教授李小芳兢兢業業從事教學工作近30年,長期堅守在教學科研一線。作為校級“課程思政”團隊負責人,李小芳帶領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多名青年黨員教師從課程設計、教學案例遴選等方面開展工作。今年,李小芳所負責的《中藥提取工藝學》課程,被遴選為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博士石三軍是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之一,入職后,他在給學生們的第一次學術交流會上說:“國家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天時地利的條件,學校給我們也提供了越來越好的科研條件,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且為之奮斗,為解決中醫藥應用中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傾盡全力。”
石三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現今,他已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擔任了多個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編委和客座主編,主持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在國內外擁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
堅持為黨育人 立德樹人
在2020年四川省“挑戰杯”創業大賽和“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中,石三軍作為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分別獲得了金獎和銀獎的好成績。
“石老師來到成都中醫藥大學之后,注重將國外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技術融入中藥學的創新發展中并傳授給我們。此次帶領我們參加抗腫瘤藥物制劑克艾素的研究,就是石老師用心指導我們的一個縮影。”參加此次雙創競賽獲獎的學生李先登感慨道。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發展和日常學生管理的重中之重。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通過黨建工作引領、黨員教師帶頭等方式,積極探索“黨建+育人”工作模式,堅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出發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發揮黨組織和黨員雙重作用,關懷學生成長,切實提高黨建和思政工作實效。
“3年來,我們通過‘黨建+育人創新工作模式,獲得了良好效果。支部教研室教師以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合格的人才為目標,作為主編或副主編編寫了行業規劃教材9部;支部教師積極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受到學生一致好評。”章津銘介紹,中藥炮制與制劑系黨支部組織支部成員共同打造“機制創新、學術進取、特色鮮明”的高校教師基層黨支部,組織支部的資深教師和年輕教師組成“一幫一”對子,落實“傳幫帶”工作,積極帶領支部教師開展黨建、科研、教學交流活動,幫助支部教師們提升業務能力,將黨性提升與教研幫扶工作有機融合,走出“黨性建設—教研提升—人才培養”協同發展之路。
“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基層黨支部委員,除了要提升自我修養,也要在平時工作中協助支部書記加強對黨員教師們思想動態和行為準則的關心和教育,促進我們支部在‘雙一流學科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在章津銘的帶領下,高飛也干勁十足。擔任支部委員后,高飛除了做好自身的科研教學工作外,還積極參與支部建設,做好黨支部學習和建設的組織宣傳工作。(作者單位/劉世云 伍穎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黨委) (責編/陳賢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