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曼曼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一直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鼓勵學生進行鍵盤樂器的演奏學習。琴法課程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一部分,對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也有著積極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本文主要對當前中職學前教育中的琴法課程教學進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將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與中職學前教育琴法課程教學有機結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琴法課程;鍵盤樂器演奏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9-0100-02
近年來,學前教育行業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學前兒童的智力水平,極大地豐富了學前兒童的校園生活。當前學前教育課程豐富多樣,可以對學前兒童進行全面細致的培養。而琴法課程一直以來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家長覺得琴法課程可以有效地陶冶學前兒童的藝術情操,學生也對琴法教學充滿好奇。因此,運用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將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與琴法教學相結合,充分調動學前兒童的藝術興趣,挖掘學前兒童的藝術潛力,可以有效地幫助學前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中職學前教育琴法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前學前教育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學前教育教師在教學中更偏重文化課程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大多數中職學前教育中的琴法課程只是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課程任務,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實際應用能力等沒有做過多的探究,使最終的教學效果一般,學生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難以滿足以后的就業需求。其實學前兒童最需要的是對自身藝術潛力的挖掘和對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學前教育中的琴法課程可以有效地鍛煉學前兒童對于藝術的認知能力,提升學前兒童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學前兒童的表演能力。首先,要從思想認知上提高對學前教育琴法課程的重視程度,使中職學生明白學前教育琴法課程在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作用,促使其端正態度,加強自身修養,將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作為教育工作的目標。其次,學前教育教師可以利用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幫助學生對音樂進行具體化認知,然后通過演奏教學將學前兒童的好奇心充分調動起來。最后,通過學前教育琴法課程利用各種各樣的演奏技巧全面提高學前兒童對于音樂的興趣,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琴法課程的教學提供實踐經驗,以改變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琴法課程教學的現狀,為琴法課程的發展和革新貢獻力量。
二、中職學前教育琴法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教師教育方向有誤
學校領導對中職學前教育的教學評價只在于學生成績的好壞和未來的就業發展,而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予以關注,這就導致中職學前教育教師在琴法課程教學中要求學生以應付考試為主要目的,加強琴法課程中基礎知識的反復練習,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提高文化成績,以求將來獲得一份好工作,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得學生走上教育崗位之后不能很好地完成琴法課程的教學,最終只會是以失敗告終。由于學校不夠重視,對中職學前教育琴法課程的教學評價比較片面,缺乏創新的理念,使得教學內容比較枯燥,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進行課程講授的時候,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而只是注重考試結果,使教育方向與現代教育理念相背離,阻礙了中職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教師自身的琴法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是對教師音樂基礎知識的全面考察,只有具備豐富全面的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知識,才可以將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知識深入應用到琴法課程教學之中,才能真正將琴法課程中的技巧教學融會貫通。很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自身并不具備這種水平,文化素養和音樂造詣還有待提高,無法很好地在琴法課程教學中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以推動未來琴法課程教學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琴法課程培訓,在教學階段就容易忽視對學生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知識的教授,更無法將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知識融入到琴法教學之中,這就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很難提升。琴法教學不僅在于對鍵盤彈奏的熟練,更在于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意境等,而這些都需要中職教師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及較強的專業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日常教學。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的琴法教學水平有限,難以將琴法教學的精髓傳授給學生,因而使得學生在面對日后工作的時候,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不利于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家長缺乏有效的認知,學生難以理解琴法課程
很多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中職院校畢業后找到工作就行,而根本不關心什么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和琴法課程教學,這會對孩子產生嚴重的影響,導致很多孩子失去對于琴法學習的興趣,不能有效地認識到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在琴法教學中的全方位應用,從而缺乏琴法教學能力。在學前教育階段,也有很多學前兒童由于受到父母的影響,沒有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練習鍵盤樂器演奏,因而音樂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在開展琴法教學時更是不知所措,很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琴法教學不能有效地同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相結合
鍵盤樂器演奏基礎課程是很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課程,學生需要對鍵盤樂器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知道鍵盤樂器可以提供哪些功能,然后學會用鍵盤樂器進行演奏,最后獨立自主地進行鍵盤樂器演奏的創作。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為琴法課程教學奠定了基礎,也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然而如何將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同琴法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推動中職學前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探索研究。在探索研究期間,必然會遇到許多實際的困難,阻礙琴法教學的發展。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中包含的內容比較繁雜,對學生的基本功要求較高,難免會使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出現不適應的現象,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阻礙學生音樂素質的整體提升。
三、中職學前教育琴法課程教學的應用探究
(一)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對于鍵盤樂器演奏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因而需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慢慢幫助所有學生牢固地掌握鍵盤樂器演奏的基礎知識,然后有針對性地選取實用性較強的作品開展教學。例如,選取《兩只老虎》、《小星星》等簡單有趣的兒歌幫助學生建立對琴法學習的初期認知,然后通過講解樂曲中的節奏變化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讓學生自主練習,激發學生對于琴法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思考感悟,提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教師通過講解鍵盤樂器演奏的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樂器的發展歷程;通過講解樂曲的節奏變化,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樂曲背后的真情實感;通過教授樂曲演奏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演奏能力,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地將琴法教學的背景知識及其中包含的音樂技巧、思想情感等介紹給學生,形成音樂的熏陶,使學生在琴法練習的時候更加全面,擁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從而提高音樂學習的水平。同時,幫助學生加強思考感悟,提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也是迎合未來人才培養需求的重要體現,使整個教育過程更加充滿活力。
(三)掌握琴法技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盲目地練習樂曲只是浪費時間,只有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才可以快速掌握琴法技巧。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音樂天賦都有很大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質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多給一些曲譜進行練習;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反復練習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后才能逐步提高演奏能力;音樂天賦高的學生還可以培養其自主創作的能力。教師要在琴法教學中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感覺,提升學生的音樂演奏水平。教師應該把握層次教學的技巧和原則,并結合琴法技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使琴法教學與現代教育的理念和宗旨相契合,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延伸學習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延伸學習內容可以很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對琴法技巧的掌握形成更加清晰全面的認知,也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琴法課程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琴法課程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同時,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琴法課程教學應該與未來的實踐應用相結合,一方面教師要牢固掌握琴法教學技能,提升專業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學前兒童學習特點的認識,思考如何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讓學前兒童更好地融入到琴法教學當中去。
(五)鼓勵學生相互交流,促進琴法知識增長
琴法教學課程多由教師集中授課,學生自主練習,教師作為成年人,對于學生心理的變化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很多重難點的講解存在偏差,無法有效地幫助學生開展練習,答疑解惑。因而要鼓勵學生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從基礎知識的探討,到練習過程中的經驗交流,都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鞏固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知識,提高琴法演奏的技巧水平。教師應該更多地學習和了解與學前兒童交流溝通的技巧,鼓勵兒童大膽地進行個人想法的表達,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懂得向教師求助等,從而更好地發現學前兒童在琴法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挖掘兒童潛力,促進學前兒童琴法知識的增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鍵盤樂器演奏基礎課程是每一個學前兒童學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基本課程,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從小培養,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需要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教師在學生完全認識理解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后,可以開展琴法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鍵盤樂器演奏基礎知識,為學生的琴法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有效利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練習琴法技巧,加深對音樂的思考,圍繞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和新課標的培養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韓浩.中職學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現狀與問題對策研析[D].云南師范大學,2018.
[2]楊云文.從鍵盤樂器演奏基礎教學分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琴法課程教學[J].北方音樂,2017,37(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