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華
“用萬象之美擴大閱讀圈”是以書籍作為載體的活動,其關注閱讀、分享與體驗,為所有讀者創設了一個充足的、有趣的閱讀時空。這一活動的開展是連續的,教師或者組織者可以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書籍。近年來,“書式生活”已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新形態。
播下閱讀的種子
星星閱讀世界里的閱讀課程,是以兒童能力素質發展為目標,以知識和見識的物化造型為載體,以人和物的在場互動、實踐生成為主要教學形式的綜合課程。選擇與學習者需求相對應的“物”,并且增強交互,對教師閱讀活動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書式生活奇妙夜中,教師需要突出“奇妙”,把握主題,調動主體,為學生營造更好的閱讀氛圍。
以“我的愛”這一星星閱讀活動的開展為例,雖然“愛”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主題,在之前的閱讀中,學生也或多或少接觸過一些有關于“愛”的不同類型的作品,特別邀請兒童文學作家徐玲參與到奇妙夜的活動中,為學生閱讀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野,讓學生深層次地接觸徐玲的《我會好好愛你》《我的狼媽媽》《流動的花朵》等作品,豐富了閱讀環境,開啟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奇妙之旅”。
“人間萬象”多是指新奇有趣的事物,這種事物對于兒童而言,更有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融入教學氛圍之中。學生不僅需要完成基礎性的閱讀活動,與同伴閱讀分享,在較長時間段內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情景之中。
走進閱讀的林子
物型空間里閱讀的代入感 “一米陽光星星閱讀”的開展,本身就依托于一個自由的空間中,種下一棵棵愛閱讀之樹,這一空間無論是在書籍資源,還是在教育資源上,都是較為充足的。但是,為了調動每一位學生能夠開展自主閱讀活動,教師需要注重情境氛圍的營造,盡可能突出其人文性,增強空間營造的立體感和互動感。以“我和我的動物朋友”這一主題閱讀活動的開展為例,為學生準備了有關我國西北地區動物世界的相關視頻資料,這些視頻素材是隨時播放的,學生會不自覺地發現、觀察某一種動物的特性。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一動物,學生也會自主地去尋找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另外,在這一閱讀空間中,還為所有學生提供了相關的角色扮演道具,一旦進入閱讀空間中,學生的身份也會出現轉化,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代入感,增強閱讀空間的包容性。
感悟閱讀的生長感 首先應該突破自身限制,以同伴的身份加入共同閱讀的過程中,全程參與體驗;同時,由于書式生活奇妙夜所選擇的空間較為廣闊開放,家長也可以共同加入,與教師一起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共同設計閱讀的計劃與方法,改進傳統閱讀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書式生活奇妙夜可以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就向不同群體發出邀請;在活動開展中,多關注學生與同伴之間、教師之間、家長之間的共同交流,為共同閱讀目標的實現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以“我和我的動物朋友”這次活動的開展為例,處于一年級到六年級之間的兒童需要離開父母,獨自在書店過夜;需要打破原有的年級拘束,在混齡的活動模式之下,與多個在場的小勇士一起找到成長密碼。通過這種參與主體的豐富與具體活動內容的設計,學生的獨立自理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增強。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提升學生閱讀認知 根據具體的活動目標、受眾人群以及主題內容,在活動細節上與相關組織者達成一致。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既需要和過去的閱讀活動區別開來,又應該緊緊把握具體目標,盡量從學生閱讀能力、獨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認知構建等綜合素養出發,在活動結束之后進行反思并改進。以“我的愛”和“我和我的動物朋友”這兩次活動的開展為例。在活動中,教師及相關組織者首先梳理了活動的基本流程,“我的愛”關注的是學生對愛的認知體驗,在活動中應該重點加強學生對親情的強烈認知。因此,在活動內容上,專門邀請作者參與,共同關注兒童情感發展的心路歷程,設計一系列包括破冰儀式、分享會、作者見面會等活動;在睡前,專門提供給了兒童閱讀的時間,這時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白天的收獲,選擇相對應的書籍,在情感認知上獲得共鳴。在活動中受到了很多情感小故事的感染,使得整體閱讀情境不至于僵化,有效推進了正能量的傳播。
升華學生閱讀體驗 用萬象之美擴大閱讀圈,不能局限于現場的整體效果,還應該關注后續課程的設計、學生的閱讀體驗,這樣才能讓活動開展的價值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師作為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之一,不僅應該觀察當時學生的閱讀體驗,還應該發揮書籍的載體作用,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經驗進行交流分析。以“我和我的動物朋友”系列專場活動的開展為例,由于邀請了知名作家,學生雖能夠最為廣泛地接觸到同一作家的作品,但在后續活動中,兒童通過《幼獅》這本書的閱讀,加強了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度,也感受到了一個特殊家庭成員在時代變化之中的命運變遷,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在這次奇妙夜閱讀活動之后,教師在班級內特別為學生準備了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動物書籍,讓學生在豐富的圖片與文字內容中收獲更多,讓每個學生的參與感、體驗感都得到了增強。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書籍作為載體,在理清“活動——空間——共同體”順序的同時,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能動性、參與感和體驗感,開展多維度的讀書交流活動,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協作等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