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
組織結構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讓結構適應環境的變化。我們常常看到,一個組織更換一個領導者,組織結構就會變換;員工的能力改變,組織結構有可能也會調整;所承擔的任務不同,部門之間的矛盾加劇,有可能也導致組織調整結構。但因為這些原因調整組織結構,也許是錯誤的。因為領導風格、員工性質,或者任務和部門之間的差異,只是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并不是調整組織結構的影響因素。
真正影響組織結構調整的四個因素分別是策略、規模、環境和技術。這四個因素改變的時候,組織結構就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結構會禁錮企業的發展。如果這四個影響因素沒有改變,組織結構也可以不改變。
戰略、技術、環境和規模這四個影響因素改變的時候,組織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同時我們還要知道,組織需要解決的是權力和責任是否匹配的問題,擁有權力的人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組織就是解決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這個問題的。從簡單的意義上講,組織結構的設計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分配,或者叫做授權和分權的設計。
企業發展可以概括性地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這些階段所要承擔的戰略目標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對技術的要求不同、企業發展的規模也不同,導致了對于組織的要求也不同。簡單歸納如下。
第一階段:創業階段。
在創業階段的企業,戰略上更需要關注產品、品質以及銷售數量的完成。創業能不能成功,取決于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是不是過關。因此企業處在開創和尋找生存機會時,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成本,確保質量,有效產出,相應的就要求企業組織呈現直線型組織架構的特點。這種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權、經營權合二為一。
第二階段:成長階段。
企業經過了初創階段后,就開始步入成長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獲得規模成長,所以需要關注銷售網絡建設、規模的擴張以及品牌的累積,因此最重要的是發揮資源的有效性,讓企業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到盡可能大的規模成長結果。
成長階段的根本標志是專業人士的引入,企業不再以經驗來運營,而是用專業能力。所以在組織管理上,是由專業人士負責不同職能部門,財務是專業的財務、營銷是專業的營銷、研發是專業的研發、制造是專業的制造,甚至人力資源也需要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所有的職能都是專業的職能在發揮作用。這個階段的組織呈現的是職能型的管理特點,企業所有者部分授權給職能部門進行管理,但是創業者依然要從事管理的工作,所有權和經營權依然合二為一,以確保公司職能部門獲得明確的支持。
第三階段:發展階段。
當企業步入發展階段時,企業開始需要關注高層經理人團隊的建設、企業快速成長的安排、企業系統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企業調動經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關注企業在市場中的領導者地位,要求企業能夠快速回應市場的要求,并能夠引領行業和市場。根據這個階段的特點和要求,企業的組織需要呈現出充分授權以調動經理人的積極性,同時又要求經理人能夠承擔起責任。所以這個階段的組織呈現的是事業部制的特點,最主要的特征是職業經理人的引入,企業步入職業經理人的時代,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企業家退到董事會的層面,管理交給職業經理人。
第四階段:持續發展階段。
當企業進入持續發展階段,在戰略上,企業所要面對的是文化價值認同和理念認同的問題,這個時期的企業最重要的是領導團隊的打造,而非一人領導。因為當企業發展到這個階段,任何一個人都已經沒有能力獨自承擔如此大的責任,最關鍵的是保證企業的決策是謹慎的決策。我在研究中國領先企業時,得出的一個結論是“行業先鋒企業的決策是謹慎決策”,如果是這樣,就要讓企業保持在組織最優狀態,因此這個階段的組織呈現出董事會領導的格局而非一人領導的格局,其顯著的特點是部分所有權和經營權又結合在一起,董事會承擔起構建偉大公司的職責。
如何培養職業經理人,或者如何讓引進職業經理人能夠獲得好的績效結果,一直以來都是企業組織發展中的挑戰。
如果企業處在第二階段,我更傾向于首先構建專業能力,打造專業隊伍,如果專業能力和專業隊伍建設不夠,即便是運用了職業經理人的組織結構,依然會帶來非常多的困惑,甚至會出現失控和喪失發展機會的可怕狀態。因此,這個階段我建議企業花力氣和資源構建專業隊伍,而不是急著選擇聘用職業經理人。
企業能夠持續發展,一方面需要文化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契合顧客發展,但同樣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可以分享的組織,這也是為什么到了第四階段需要董事會制,而且尤其強調部分所有權和經營權要合二為一。領先企業都是很好地設計了發展與利益分享的組織,使得承擔經營績效的人能夠和投資者一起分享成長,而這個分享的設計解決了持續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