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儀敏
◆摘? 要: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使得軍事領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革命性變化,必將推動新一輪軍事變革。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運用,標志著智能化戰爭時代的來臨。
◆關鍵詞:人工智能;軍事變革;科技人才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智能化戰爭作為信息化戰爭的高級樣式,必將登上世界戰爭舞臺。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武器的基本觀點認為,在任何戰爭中,人與武器都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二者相互制約、互為作用。只有實現了人與智能化武器裝備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人機一體”的智能化作戰能力。
一、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新一輪軍事變革
1.軍事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將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加以發展,掀起世界范圍的人工智能技術競賽。可以預見,軍事領域的人工智能必將隨之不斷發展,各種智能化武器裝備和作戰平臺將在陸、海、空、天、網、電、心等多維空間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深刻改變著現在戰爭的技術配比。
2.智能武器大規模運用催生新的作戰理論。戰爭物質基礎的不斷豐富和戰爭形態、戰爭樣式的不斷進化,為戰爭理念和作戰理論的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當前世界比較前沿的智能化作戰思想主要有“分布式殺傷”“母艦理論”“作戰云”“蜂群戰術”等,不過相對于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在軍事實踐領域的加速應用,智能化戰爭的理論創新仍然比較滯后,尚未形成完善的軍事理論體系。
3.人工智能開啟智能化戰爭時代。人工智能數據處理技術在海量數據的搜索、存儲、計算、挖掘等方面擁有人類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未來勢必將取代舊有的人工處理手段。同時,智能化武器裝備的大量裝備將會反作用于作戰體制編制優化,最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作戰樣式。
二、人工智能技術使人與武器的結合更加科學有效
1.智能化裝備體系是智能化戰爭的物質基礎。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滲透和應用,使裝備體系由“人主機輔”,逐步向“機主人輔”轉變。有人、無人和智能化裝備三者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智能化時代的武器裝備體系。無人裝備在裝備體系中的比重不斷增大,有人裝備智能化、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了覆蓋全維、梯次搭配、標準規范、模塊通用的無人裝備譜系。另外,人與裝備之間也基本實現物理分離。借助傳感反饋、聲音操控、機腦連接等控制技術,可在物理空間層面實現人對武器的間接操控。
2.運用智能化武器旨在放大人的智能優勢。一方面,智能化裝備系統要發揮其最大效能,必須在人的控制之下才能實現。雖然信息化作戰各環節的計算優化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來完成,但針對意外情況,只有靠指戰員的隨機應變才能有效應對。這是目前任何智能化裝備都無法取代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應用的目的不是用機器取代人,而是要使人從繁瑣重復的體能、技能勞動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于作戰謀劃、作戰指揮等智能層面勞動。指揮員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思維創造力,在指揮環節起到主導作用;智能裝備系統發揮其處理信息高效、準確的優勢在控制、保障等環節起到加速增效的作用。二者結合,才能發揮出強大的作戰效能。
3.人機混合與無人自主編成成為力量組織運用的新模式。隨著戰爭向高級階段演進,戰爭對人的要求由以體能為主,到以技能為主,最后到以智能為主;由對有生力量的指揮控制轉變為對智能武器系統的指揮控制;由單兵對抗轉變為體系對抗。編成編組模式也將發生轉變,形成新的力量組織運用形式。如結合有人與無人裝備的特點和優長的人機混合編組模式、群體智能技術的支撐下的無人自主編成編組模式等。
三、推動軍事智能化關鍵在于科技人才的培養
1.提高軍事人員對軍事科技的重視和興趣。隨著軍事科技的快速發展,戰爭對軍事人員科技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學習軍事科技理論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學習幾個名詞應付了事,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學習無用論”的錯誤觀念,是不能獲得實際的學習成果和反饋的。這樣就會造成新裝備不會用、新裝備老戰法等人裝融合不好的情況。因此軍事人員必須切實提高對科技能力的重視,把軍事科技能力作為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培養。在實操訓練中要善于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激發學習熱情,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科學建立軍隊科技人才的職業規劃機制。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智能化戰爭節奏非常之快,但能夠駕馭智能化戰爭的軍事人才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合理的設計,既要有長遠的統籌規劃,也要有及時的臨機舉措,以實現規劃和儲備的有機結合。考慮到高科技人才培養周期長、培養難度大等特點,培養過程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按部就班,而應區分預備成才年齡時期和最佳成才年齡時期,對苗子選拔、知識體系、任務階段、層次特點以及目標要求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建模,使各類人才科學有序地成長。
3.促進課外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提高。要大力提倡自主研究式學習方式,鼓勵軍事人員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自主提升。美軍為激勵不同類型的有功人員,設置了100多種獎章,分類明確,指向鮮明。在獎勵手段方面,可以通過完善獎勵制度提升軍事科技人才的崗位責任心。可以設立相應獎章,體現軍事科技人才的特殊貢獻與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景偉,鐘維坤.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 助推新質戰斗力生成[J].軍隊指揮自動化,2018(04):18.
[2]李大鵬.智能化戰爭趨勢不可阻擋[J].理論科技,2018(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