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天鵬


摘要:中亞天然氣管道是連接土、烏、哈、中四國的戰略性工程、經貿的紐帶和友誼的橋梁。本文主要通過從維搶修基本組成結構、人員、設備、物資及搶修力量分布進行歸納;對維搶修管理體系、制約搶修能力建設的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客觀存在的結論。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促進維搶修體系建設工作,更好地確保中烏管道安全暢通。
Abstract: The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Pipeline is a strategic project connecting Turkey, Uzbekistan, Kazakhstan and China, and a economy and trade link and a friendship bridge.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basic structure, personnel,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repair forces, analyzes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repair capabilities, and finally draws objective conclusions. The purpose is to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tenance system and better ensure the safety and smooth flow of the Sino-Uzbek pipeline.
關鍵詞:管道;維搶修;體系建設;分析
Key words: pipeline;maintenance and repair;system construction;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E973.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9-0090-02
1? 中烏管道維搶修力量概述
1.1 基礎建設? 中烏管道屬于合資公司運作模式,從機構設置、人員結構和我國現有管道企業模式有很大差異。在布哈拉管理處未設立管道管理部門,管道的管理的責任主體設在布哈拉維搶修中心,布哈拉維搶修中心擔負管道管理及管道維搶修兩項職能。
中烏管道布哈拉維搶修中心設在布哈拉州卡干區拉紮尼村。組建于2010年7月,在用基礎設施有一座集日常作業、培訓練兵、車床加工、人員休息、物資存儲于一體的小型維搶修工間。新的維搶修工間已納入擴建改造計劃之中。
1.2 設備及物資配備? 搶修車主要包括搶修工程車、吊車、自卸吊卡車、平板拖車及輕型客貨車等。施工機械類主要包括推土機、挖掘機、吊管機以及其它機具類設備共計128臺套。
1.3 組成結構? 中烏管道布哈拉維搶修中心機構設置分為5個部分,分別有管道及工藝設備維檢修,電氣設備維檢修、發電機組維護保養,儀表自控及計量設備維檢修,壓縮機組維護保養,應急搶修等。專業工種涉及6個,分別是機械設備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儀表自控工程師、焊工、管鉗工、車工等。(圖1)
1.4 搶修力量分布? 從土烏邊境起,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至哈中邊境,共設4個維搶修中心,其中3個設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分別是:奇姆肯特維搶修中心、塔拉茲維搶修中心、阿拉木圖維搶修中心;另外1個設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位于WKC2站與WKC3站之間布哈拉州卡干區,搶修輻射半徑為300公里。中烏管道A、B雙線并行,單線長526.68公里,總長度1053.36公里,目前設置并運行的僅一個維搶修中心,沒有下設維搶修隊。(圖2)
2? 中烏管道維搶修管理體系分析
2.1 風險分析? ①中烏管道地處中亞中部,政治環境相對穩定,但也是恐怖極端分子的出沒地。對于能源大通道這個極具影響力的對象,防止恐怖襲擊極為重要。目前外雇國際知名安保公司FG進行管道全線24小時巡護。②管道沿線交叉施工情況時有出現,并不頻繁,但由于管道沿線標識樁設計間距較大,部分缺失,警示牌位置不準確等,容易導致第三方造成誤傷管道的風險。③烏茲別克斯坦處在地震帶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可能導致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管體變形、管線及設施大量泄露或斷裂的風險高于其他地區。④管道在運行過程中出現老化腐蝕、管壁減薄;清管作業過程中清管器卡堵、冰堵;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管道及設施著火爆炸等也是中烏管道面臨的嚴峻風險。⑤不能應用遠程的先進設備進行應急管理操作;管線的泄漏檢測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對所有管道設備進行監控,導致無法將各類事故及故障的損失程度最小化;應急預案內容有待進一步補充、完善,缺乏系統的分析和持續性的培訓等一系列軟硬件的替代更新需要跟上。
2.2 能力建設分析? ①中烏管道由于地處所在國管道沿線自然條件惡劣,社會依托差,行業合作力量薄弱。目前在管道搶修時,主要本著立足自主,外委補充的原則,將EPC承包商繼續作為ATG的維修和搶修的補充力量。一旦中烏在役管道發生事故,承包商可提供人員、設備、材料的支持。②人員素質方面,目前維修搶修中心業務所轄范圍內大口徑管道總長度超過一千公里,管道干線與站場管道規格十余種。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加之中心組建時間較短,管道未遭遇特大毀壞事故,缺乏大型事故搶修組織和臨場應對經驗,同行業交流少,員工技能素質需進一步提升,后備力量也需要得到保證。③車輛設備配置方面,現有的車輛機械能夠滿足中心處理中小型管道突發事故的要求,但在遇有大型或特大型搶修作業以及兩點同時搶修作業時無法滿足土方開挖以及搶險人員快速響應進場、兩點或多點同時進行搶修作業的需要,影響搶修進度和效率。目前主要依托EPC承包商外委補充的原則。④搶修技術力量提升及維搶修能力方面,主要是培訓先行,干練結合。按照實際工作需求,本著彌補短板,貼近實用,有目的的重點培養。在烏國員工比重大,基礎不一,文化差異,交流不直接等原因,需要做大量細致的工作。搶修除了有計劃地培訓之外,就是要充分利用計劃性或維修性改造項目的機會,從方案、設備、人員、材料、流程、現場作業等全方位進行參與,以此為契機,以干代練,以練促干,干練結合,總結經驗,不斷提高。⑤技術與管理方面,與國外先進管道公司管道修理和應急保障體系相比,缺少運用先進的信息手段對儲運設施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的能力,仍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分析工作,導致對風險的分析可能存在不科學、不全面的現象,增加了管道運行的安全隱患。還不能夠根據高后果區的分析,對管道及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影響根據預測結果制定相應維搶修計劃。⑥維修搶修中心在基礎保障設施設計和建設等方面還不能完全滿足搶修體系建設需要,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⑦基于以上特點,布哈拉維搶修中心分兩步走。第一階段為過渡期,從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主要基于現階段烏國標準規范要求,完善維搶修手段;充分考慮烏國勞動法要求,加強中方搶修人員配置;在已具備運行各項許可條件下,建立合資公司的維搶修體系;建立應急指揮信息平臺。第二階段為中遠期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推動在線封堵搶修手段在烏國合資公司的使用;在過渡期維搶修機構設置基礎上,適當增加在線封堵搶修人員和機具設備;在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安全運營協調機制的基礎上,推動建立土、烏、哈、中四國應急聯動保駕體系。
2.3 復產能力分析? ①中烏管道布哈拉維搶修中心基本定位是著眼于防,立足于搶。已經形成10種工況應急搶修現場處置預案,基本含蓋了管道表面受損、管道泄漏、管道變形、懸管、清管卡堵、場站冰堵、站場內管線、法蘭或閥門泄漏、鐵路、公路箱涵穿越處管道泄漏、水渠、河流穿越地段管道泄漏、閥室被毀重建等事故處置類型。處置方法分別有,焊接套管堵漏、引流夾具堵漏、頂針式搶修卡具堵漏、補板式卡具堵漏、封頭式卡具堵漏、玻璃纖維修復堵漏、斷管換管搶修,開孔封堵搶修、管道穿跨越及懸空等事故搶修手段。②維修搶修中心目前所配置設備僅能滿足一般條件下輸氣管道干線和各個站場的A、B、C類搶修任務。由于受所在國標準與合資公司相關工作流程的制約,搶修手段不能完全覆蓋所涉及到的事故類型。雖然搶修方法已經明確,但搶修手段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從設備配備、事故類型覆蓋、搶修手段應用均斟待完善。
3? 制約搶修能力建設的因素
3.1 法律法規的制約? 由于各國法律法規不一致,存在較大差異,受所在國法律法規制約,在我們運用自如的搶修手段和方法,在所在國是不被允許的,如果運用一項搶修手段,必須通過修改法律法規的復雜途徑來實現。
3.2 采購周期的制約? 由于合資公司所在國處于欠發達國家之一,部分設備物資可以就地采購,部分設備、物資需跨國采購;另外受限于所在國法律法規的合資公司繁瑣復雜的采購流程及財務制度,加大了采購周期,往往關鍵設備、備品備件,物資等采購周期長達幾個月至半年以上。
3.3 責權對等的制約? 由于是合資股權形式,并且股權對等,因此在相關決策過程中存在相互融合,相互接納意見或不接納意見的限制。文化差異、管理理念差異、工作慣性差異等均是受制于在責權對等的框架下的。
4? 結論
維搶修工作貫徹著眼于防,立足于搶的基本方針,應該抓搶顧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抓搶側重出現事故以后的復產能力建設;顧防側重在日常生產運行過程中排除潛在隱患與預防。根據以上實踐分析,在維搶修體系建設方面,逐步完善維搶修體系,在功能布局、力量配備和機具配置上優化組合,滿足實際需要。抓好維搶修機具購置,加強維搶修隊伍日常演練、培訓,不斷提高搶險實戰能力,做好演練后評價工作。暢通外部應急救援資源,及時準確發布應急預報、預警信息,持續強化應急響應及搶險復產能力。
由于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國外先進水平管道公司在管道前期建設投入巨大,從管道建設先進性和完整性方面來看,中烏管道正在向國際化管道公司的標準和水平看齊,正在從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減小差距。
參考文獻:
[1]徐明偉,張玲玲.油氣管道應急搶修標準化管理實踐與探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2]賈韶輝,周利劍,郭磊,等.基于完整性數據庫的管道應急信息化技術[J].油氣儲運,2016(7):55-58.
[3]石蕾,郝建斌,郭正虹.美國油氣管道維搶修應急響應程序 [J].油氣儲運,2010,29(12):88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