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
◆摘? 要:我國正處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趨向平緩,而這方面的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而且對于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要求的資源水平也越來越高。并且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也會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然而,礦產資源的開發給我們的環境以及生活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不符合開發要求的開發模式更是會給環境帶來更多的隱患,最終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本文對礦山資源開發的目前現狀進行了研究,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礦山地質資源;勘查開發;研究工作
隨著我國各項工程建設項目不斷增多,相關的礦產資源需求量也日漸擴大。
然而,礦山資源的開發就像硬幣一樣,都有兩面性。它一方面能夠為國民經濟的暗戰提供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就會使得原有的礦山物質過度開采,而使得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基于此,本文針對礦山地質資源的勘查工作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找到平衡既能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又能減少對環境破壞的平衡之法,最終實現礦山物質資源與經濟發展能夠相互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
一、礦山主要地質環境問題
對于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的環節,即采礦、選礦以及冶煉過程,在這幾個過程中都分別會對周圍的地質環境產生不同類型的影響。
1.露天開采。在開采作業時對于礦山地質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一是地下開采需要用到坑道,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導致礦山地質的地貌景觀、地下水資源等均會遭受一定程度的損毀。二是露天開采作業,會導致一定的礦坑廢水情況發生,此外針對開采時所產生的排土場也會產生一定的問題隱患,若此類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便會對周邊的地質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比如會使得地貌景觀遭受破壞,會大量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等。
2.選礦。這一環節主要是進行礦產資源的篩選,可利用這一環節來實現對優質礦石的選取,把礦石依據其質量、規格等性能程度的不同來進行類型劃分,并以此來促進礦產資源利用率的全面提升。在這一階段針對礦石還需實施沖洗、精心篩選等處理,由此也便會產生出大規模的廢渣、廢液,一旦將這些廢棄物隨意排放,便會造成當地的土質及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同時植被也將遭受嚴重破壞。
3.冶煉。礦產資源的冶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水和廢氣,其中廢水和廢渣對于地質環境的影響與選礦階段造成的影響類似,會對土壤、地表水、土地沙化和周圍的地貌環境產生影響,其產生的廢氣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二、影響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因素分析
1.礦產資源種類的影響
礦產資源的開發對于礦山地質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很多礦石中都富含Pb、Cd、Cu、Zn等重金屬元素,因此在開采的過程中廢渣和廢水中都會含有對應的重金屬元素,這樣一來就會對礦區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更有甚者也會對人造成直接的影響,例如重金屬流入地表水中,如果被人或動物誤飲用則會造成重金屬中毒。
2.地質環境條件影響
礦產資源的開采主要分為地下開采與露天開采兩類,但從開采形式以及對地質環境受到的影響來說,地下開采比露天開采更會造成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在一些地質環境比較薄弱的地區其危害性更為嚴重。我國的中部地區大多以丘陵為主,在這些地區采用地下開采方式因高差較大,極易導致泥石流及垮塌現象的出現,其后果危害將十分嚴重。除此之外,在沙地環境下采取地下開采也極易導致崩塌情況的發生。另外,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造成土地沙化的進一步加劇,也將會導致對下水及周邊植被造成嚴重破壞,而在平原地區進行煤礦開采常會導致地面塌陷的情況發生,這也表明了在同種類型開采方式下,由于地質環境條件不同,所引發的后果危害也將有所不同。
三、礦山地質資源勘查開發工作對策
1.加強對礦山的勘查評價
首先,以前期礦山地質資源問題調查評價為框架,規劃礦山地質資源重點勘查開發區,對其中開發前景較好的開發區進行深入勘探評價,為礦山地質資源的持續再生利用提供必要的研究報告。其次,在主要地貌為盆地的地區進行勘探調查,通過物探等方式方法,對礦山內的結構、礦層分布、礦體溫度、埋深等情況進行詳細調查與分析,確定出各方面的具體數值。再次,在對未進行調查勘探的新區,勘探人員應部署試驗性鉆探以驗證礦山地質是否充足,驗證隱伏礦山地質存在的可能性,對開發條件較佳的地區進行進一步的勘探,調查出所勘測地區的礦山地質資源的開采量,并建立開發區。
2.加強對淺層礦山地質能源的勘查
我國應加強對淺層礦山地質能源的勘探與開發,首先應將勘探工作集中于省會或大中型城市或個別經濟發展較好的縣城或鄉鎮,在各大城市開展對淺層礦山地質能源的調查勘探。調查的主要內容應為淺層礦山地質能源的分布情況、賦存條件等,經過調查勘測,計算出可利用資源的總量。在調查勘探的基礎上,勘探隊伍應結合當地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建設狀況、各種資源的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制定出各城市的淺層礦山地質能的開發計劃。與此同時應開展對地質環境的監測工作,在開發淺層礦山地質能的城市建立起礦山地質能監測網,對不同地深的溫度、巖質、水質等項目實行長期有效的監測,以達到準確掌握礦山地質變化的目的。
3.加大對礦山資源的開發利用
我國在開展礦山地質資源的勘探工作中,應努力加強對礦山的調查與勘探,首先應明確有利于礦山形成的條件,并選取礦山易形成、礦山地質梯度較大、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進行對礦山的地質調查與勘探.其次,應大量考察利用礦山從事生產生活的各方面的相關技術,建立我國礦山開發試驗基地,努力提高我國礦物的開采技術與利用技術,將這一新的礦山地質資源有效應用于生產生活中,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礦山地質資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在當前礦山地質資源的勘查的階段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相關部門以及人員應該加大對礦物開采時對礦山的評價,加大對礦山資源的開發利用,從而既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又能對我國的礦山環境以及居民所居住的環境減少破壞。
參考文獻
[1]龐玲玲.安寧市礦山地質環境評價信息系統研究[D].云南大學,2016.
[2]補建偉,孫自永,等.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承載力研究現狀[J].中國礦業,2016,25(01):61-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