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園園
摘 要 機電工程設備在當今我國的建筑工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機電工程設備在建筑當中的應用能夠極大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以及質量。本文結合實際的建筑工程,對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技術,以及BIM技術在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以期對日后的建筑施工當中的機電工程設備安裝,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BIM技術;建筑設備安裝;應用
前言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建筑工程都加大了現代化技術和設備的應用力度。而機電工程設備就是集中體現,是構建現代化智能建筑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因此對機電工程設備的安裝技術進行強化分析,能夠有效改變一些傳統安裝技術中的缺陷,推動建筑行業穩定發展。
1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安裝特點
(1)技術集成性高。要想對建筑機電工程設備的安裝技術進行分析,首先就需要對安裝特點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探尋出科學合理的安裝技術。首先機電設備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構成,在實際安裝過程中有著更高的技術集成性,往往會涉及眾多技術。比如機電工程從設備采購到安裝技術,要經歷安裝、調試、操作以及驗收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都會對技術規范有著更高的標準。而且建筑機電工程設備安裝,通常還需要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以及新工藝的使用,才能滿足建筑工程需求。因此在安裝技術分析上,需要注重對整體工程進行創新和調整。
(2)施工質量檢驗特點。另外建筑工程的機電設備安裝,在施工質量檢驗上也有著眾多特點,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際安裝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到大量的物力、人力以及財力。二是在安裝過程中往往需要施工部門和安裝單位來根據整體建筑工程的要求進行施工,所以在質量檢驗中更要兼顧全面性[1]。
2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運用BIM
(1)基于BIM技術的信息資源共享。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需要施工單位、供電單位、電梯安裝單位等多個項目參建方進行有效配合,若按傳統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在施工信息量大而分散的條件下,容易形成工程數據信息孤島而造成信息不能在項目參建各方之間流動,嚴重影響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資源和信息的利用,從而造成質量缺陷、進度滯后以及成本增加。根據前面對BIM技術的簡要概述,BIM技術可實現建設工程項目參與各方在同一平臺參與工程施工的管理功能,實現工程數據信息實時共享,從而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項目各參與單位之間的配合度和默契度,確保工程信息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提升工程產品生產質量。
(2)基于BIM技術的可視化展示。根據各專業設計圖紙數字信息創建的BIM模型,可以全面系統的展示機電工程安裝工程的各個細部結構與構造,并在安裝施工前發現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安裝施工前,各BIM專業技術人員必須以風、水、電、土建等施工圖紙,創建滿足施工要求精度的整體系統仿真數字模型,利用BIM軟件系統對數字模型進行管線錯、漏、碰、缺以及綜合結構預留洞的檢查,然后導出檢測出的碰撞檢查報告和方案改進優化的建議等。
(3)基于BIM技術的管線優化布置。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將面臨復雜的管線。所出于降低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由于眾多管線交叉而帶來各種不利影響,我們應當利用BIM技術開展管線碰撞檢測。具體而言,首先,結合項目實際狀況構建不同專業管線三維模型,然后通過模擬檢測機電設備管線是否存在著交叉(碰撞)情況,同時可進行施工空間充足情況等相關信息的檢測,構建管道三維模型后,施工人員可以直觀、清晰地觀察到不同管線的空間布置情況,進而對不同專業管線間的距離進行評估,最后根據結果對安裝方案做優化。這樣一來在提升建筑機電設備管線布置科學合理前提下保證其安裝質量和效率。
(4)基于BIM技術的施工進度控制。按傳統方式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其首要任務是建立工作分解結構(WBS),再確定各作業任務之間的邏輯關系(工藝邏輯、組織邏輯),并估算各作業任務的工期。同樣,基于BIM技術的施工進度安排,首要任務依然是運用相關軟件與系統完成工作任務結構的分解,其次將作業任務的進度、資源等信息與三維模型圖元關聯,以完成BIM技術下進度計劃(4D)的制定。由于建筑機電設備安裝施工技術、作業環境復雜,且空間受限,如果按照傳統模式對施工進度進行管控,容易造成工期延誤、成本增加。針對這一問題,可借助BIM技術對施工進度進行科學管理,具體來說,借助BIM技術進行“先試后建”,利用BIM三維空間模型來展現整個機電設備安裝施工過程,并且模擬安裝施工現場,提高機電設備安裝施工進度計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5)基于BIM技術的資源計劃與成本控制。資源及成本計劃控制是工程項目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建立融入進度信息、成本信息的三維模型是BIM技術成本控制的基礎(即BIM5D模型)。在施工準備階段,能夠通過5D模型快速提取資源的需用量,以此做好勞務力、材料、設備需求計劃,進一步形成成本計劃;在施工階段,依據5D模型提取的資源需用量,作為資源采購、進場的依據,可以有效避免材料設備、資源積壓與超支,勞動力的窩工與短缺;在計量計價時,利用5D模型計算得到的工程量并與相關參與方進行核算,可以提高計量與計價的工作效率,施工過程中,將工程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合同收入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快速獲得盈虧數據,針對超支的情況分析原因,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對超支進行管控,實現成本動態管理的目標[2]。
3結束語
BIM新技術的產生、發展及其運用,實現了平面向三維空間模型、到四維施工模擬、再到五維成本管控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大變革,幫助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從業人員解決了施工階段中發生的較為復雜的問題,對我國現階段建設項目管理技術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涉及建筑、結構、暖通、電氣、給排水等專業,表現出施工專業繁雜、管理面廣的特征,給項目管理帶來了較大困難,有效地利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很好地指導項目現場施工作業,而且能夠對施工進度、資源與成本進行有效地管控,從而能夠很好地提高施工作業效率與降低施工成本。
參考文獻
[1] 宋玉石.BIM技術在公共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
[2] 王海明.BIM技術在建筑機電施工安裝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498(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