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

摘 要: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起到“修水渠”作用,讓利率傳導更加暢通,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又一個重要里程碑。變更貸款定價“錨”,商業銀行面臨利率風險增加、內部管理壓力增大等挑戰,要盡快建立適應利率并軌下的經營理念,強化資產負債的前瞻性管理,切實提高自身服務能力,增強競爭優勢。
關鍵詞:LPR改革? 商業銀行? 挑戰及對策
一、推進背景
以1996年放開同業存款為起點至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為終點,我國已經完成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利率市場化。但隱性利率頂、底仍存在,基準利率、市場利率“雙軌”運行特征明顯,市場利率向存貸款利率的傳導不暢。
2018年以來,宏觀經濟運行的韌性在投融資增速低迷的背景下愈發受到政策和市場關注。特別是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并未扭轉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行趨勢、銀行間短期利率走低未達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目的后,疏通貨幣政策和利率傳導機制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關鍵點之一。
二、政策要點
作為落實國務院提出的“通過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實際利率水平明顯降低和解決‘融資難問題”具體措施,人民銀行先后發布了 [2019]年第15號公告和第30號公告,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分步驟組織新發放貸款和存量貸款的定價“錨”轉換工作,原則上2020年8月31前完成。同時,將LPR報價行為、掛鉤LPR貸款行為納入銀行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打通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傳導機制,可以以目前相對較低的市場利率帶動貸款利率下行,服務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大局。長遠看,亦可將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等相對市場化的利率體系與銀行體系的存貸款利率掛鉤,且傳導更加順暢,實現央行貨幣政策從數量調控為主向價格調控為主的轉變。
[類 型 [2019]年15號公告變化點 政策點評 1-報價頻率 按日調整為按月,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30公布 保證LPR在短時間內相對穩定,避免頻繁波動導致掛鉤貸款的FTP價格“失重”。 2-報價方式 由絕對值報價調整為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方式 改革核心內容之一。通過與MLF掛鉤,使LPR動起來,使貸款錨動起來,傳導政策指引。 3-報價行范圍 在原10家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了8家小型銀行 增加報價行數量及種類,并按照算數平均計算最終報價,增加小銀行市場話語權 4-期限品種 由1年期擴展為1年、5年以上兩個期限 增加5年以上期限點,解決長期貸款尤其是房貸基準問題。 5-應用 貸款定價“錨”由參考基準利率更改為LPR,并要求不得通過協同行為設定貸款利率定價隱性下限 改革核心內容之二。本次改革的“離合器”,由此政策利率→LPR利率→貸款利率的傳導鏈建立,利率傳導渠道打通。禁止“共謀”,下一步“九折底”待破 6-考核 LPR報價行為、掛鉤LPR貸款行為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 掛鉤LPR貸款的量、比例將納入MPA考核,需加快推廣力度,力爭短時間上量、上比例 ]
三、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一)存貸息差收窄
從國外經驗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利率水平大多處于下行之中。美國利率市場化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1971年主要銀行存貸利差6.35%,至1980年正式啟動存貸利差5.24%,收窄幅度超100BP。
(二)利率風險加大
并軌后,市場利率波動更頻繁,波幅更大,意味著期權性風險加大。即重定價風險、定價錨波動風險、期權性風險三險疊加,利率風險的表現形式將更為復雜,管理難度大幅提升。
(三)內部管理壓力提升
并軌后,經營模式、產品多元化,加上基準多元化,差異化定價將成為主流,對銀行自主定價能力要求大幅提升,定價模型建設能力將成為并軌時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之一。
四、應對策略建議
(一)建立適應利率并軌下的經營理念
并軌后,金融工作的重心將從注重“量”的擴張轉向金融供給的優化重組和提質增效,更加注重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要逐步淡化規模情結,以收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在邊際利差收窄的市場環境下,適度收縮,深耕存量;在邊際利差較大時,適時擴張。要實現從風險管控向經營風險的轉變,既要防止利率風險向信用風險的過度滲透,也不能固守現有的風險偏好水平。
(二)強化資產負債的前瞻性管理
要加大宏觀經濟、國家政策和監管導向的研究,提高市場波動預判的準確性,通過調整期限結構和利率結構,最大程度賺取資產負債錯配利差和交易利差。樹立資產負債組合管理理念,強化資產負債雙邊驅動理念,在鞏固核心存款同時,更加重視對主動融資渠道的開拓和維護。資金緊張時,量入為出,以負債驅動為主;資金寬松時,以出定進,以資產驅動為主。
(三)重視零售市場的開發
批發類大客戶,利率敏感性高,融資渠道較多,倒逼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是推動銀行利差收窄的主要客群。零售客戶的融資可獲得性相對較弱,利率敏感性低,利差較高且相對穩定。轉戰零售成是發達國家推進利率市場化后多數銀行的選擇。美國富國銀行2018年息差達到2.91%,高于當地同業水平,與其成功的零售戰略密不可分。
(四)提高自主定價能力
根據商業銀行內部風險偏好,在充分考慮運營成本、風險成本、資金成本、資本成本等關鍵參數基礎上,按照新的基準重新搭建銀行內部存貸款定價模型。以盈利目標為標尺,根據LPR價格波動幅度和頻率,動態修正相關系數。依托電子化系統的升級改造,實現逐筆業務的精準化定價,并結合區域特點,完善差異化定價授權,提高審批效率。
參考文獻
[1]葉信才,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新三性”.銀行家,2019-06-05.
[2]李偉,LPR定價改革下商業銀行應對策略分析[J].財經界,2019(12).
[3] 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利率市場最大的變革即將來臨:利率雙軌并一軌[EB/OL]. http://openapi.jrj.com.cn/yidianzixun/yaowen/2019/03/27158461.shtml,2019-03-13.
[4]肖欣榮,伍永剛.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銀行業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11(01):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