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向莉
摘 要: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對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優化急救中心的內控建設,提高急救中心的服務效能是急救中心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但在具體實踐中,當前的急救中心內部控制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針對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展開分析和探討,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急救中心? 內部控制
一、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
(一)耗材方面的內部控制
對于急救中心來說,耗材的采購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而進行耗材的采購時,更是要嚴格規范耗材的采購標準。提前對耗材采購做好預算管理,提交預算方案,嚴格對耗材購買標準進行審批。同樣的在耗材采購之后,在使用時,也要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所定的規定進行定價,嚴格按照定價進行收費,杜絕胡亂收費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在耗材的保管上,要根據不同耗材的保管方法進行保存,對耗材要做到詳細記錄、勤加檢查,確保耗材的安全性。同時將耗材的消耗與采購記錄做好登記,更好的控制耗材的流量問題。
(二)急救中心的基礎職能
相比于醫院普通科室,急救中心的基礎職能很有特色,明確對患者進行實際應急救治,根據所處的區域不同,發展情況不同,開展現場醫療急救工作。通過分析患者現場情況,確認應急處理方式和措施,從而緊急展開救治。
二、急救中心在內部控制建設時出現的問題
(一)收費模式需要統一管理
急救中心實施的是院前收費,就是在流動的救護車上進行收費,對于急救中心來說,其收費情況因各級醫療機構性質不同,發票格式存在不統一,發票非常混亂,存在一定的難度。醫護人員在救護車上對患者實行救治之后,采用手寫的票據方式,對財務部門進行報銷。然而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管方式,假如隨行醫務人員存在道德失格的現象,那么很容易出現徇私舞弊、胡亂收費的問題。且在救護車上收費,財務信息存在一定的滯后,收費全過程由隨車醫護人員一手操辦,即使出現胡亂要價、私自收費的現象,只要不出問題,急救中心很難進行查處,嚴重危害了急救中心樹立正確的形象。
(二)急救發票不統一
我市急救網絡各成員單位包括隸屬于省、市、區、部隊、行業及民營等各類醫療機構,各單位由于性質的不同,導致在開具急救收費票據時出現不統一的現象,我市各網絡分中心開具的發票有的個別分中心無法現場開具有效發票,只能先開具收據,如病人需要再到醫院換取正規發票。
(三)收費項目混亂
全市各類網絡分中心因為發票樣式不統一,因此在開具時出現隨意增加或更改收費名稱的現象,正是由于發票工作上缺乏一定的開具標準,使得工作具有隨意性,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前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不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四)收費超物價標準執行
因網絡分中心有趨利思想,急救收費中出現高收費、亂收費的現象。部分項目收費超過物價標準,私自執行,缺乏嚴格的監督管理,極有可能造成醫患關系緊張,出現醫療糾紛等,不利于急救中心的穩定發展。
(五)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以及有效的績效考評機制,工作人員缺乏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所以在具體工作中,工作人員面對工作只是敷衍了事,簡單的完成任務,對其他工作不聞不問,嚴重降低了患者的滿意度。
(六)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
急救中心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所以導致不論是財政收費,還是日常工作存在懈怠性,不能真正落實到實處。為了及時規范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水平,促使內部控制嚴格到位,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管機制。
三、如何促進急救中心的內控建設
(一)加強急救中心內部的溝通
對于急救中心來說,內部控制是一項整體工程,所以首先內部要加強溝通,利用現有的條件,立足全局化,將急救中心的各項活動項目統一控制在管理體系范圍內。比如財務部門,可以通過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將紀檢審查、內部審計、采購等工作,落實到實處。內部控制應保有一定的獨立性,是急救中心內部的部門相互連接,總務部、辦公室、財務科等諸多科室部門,提高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促進信息的共享與交流,密切部門之間的關系,發揮整體效果。通過建立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管理水平,使內部控制落實到實處。明確規定各個部門與科室之間的責任,使責任落實到個人,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并將此納入到績效考核指標當中,通過對其進行考核監督,切實推進內部控制發揮其效用。
(二)提高整體內部環境的控制水平
在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時,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有效的急救運轉體系,提高急救中心的整體服務效能,明確內部控制的實際范圍,對急救中心的工作進行規范和控制。在進行內部環境建設時,要及時征求其他科室的意見,立足于急救中心整個全局角度,完善急救中心內部的規章制度,對各階段組織任務管理要求進行完善,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加強內部環境的建設。
(三)財務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
對于急救中心而言,財務管理水平與急救中心的發展息息相關。在對財務管理進行內部控制時,要加強內部財務制度的嚴謹性,明確內部控制的適用范圍,對財務管理的具體工作,比如成本核算、會計核算等,建立嚴格的規范和標準,使工作向著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方向前進。同時在單位內部應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將財務管理列入績效考核指標中,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對于可能出現的錯誤會計核算,要及時做好會計賬簿的分析,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另外,為提高財務管理的控制力,還要分三個方面對急救中心加強風險防控建設,分別為事前出車,事中救治,事后處理,貫穿工作的全過程,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提示前做好預警和評估,并針對風險做好相應的控制手段,以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的綜合發展質量。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
內部控制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要求較高,所以急救中心應加強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為了更好的發揮人才的作用,急救中心可以通過宣傳或培訓等方式,使內部控制的意識深入人心,共同參與其中,提高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急救中心還可以采用輪崗制,進一步推動內部財務工作的發展。對待人才,急救中心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考評機制,為員工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平臺,將內部控制作為考核指標,對員工進行考評,重視員工的綜合素質培養,從而提高員工對急救中心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五)建立強有力的監督體系
若想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切實展開,必須要建立一套強有力的監督體系,對內部控制工作展開監督管理。急救中心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發展情況,就內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與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問題整改,加強外部審計與內部審查之間的關系,打破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限制,促進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切實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建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在急救中心的耗材采購問題,收費問題,工作人員態度問題,皆是由于內部控制工作沒有落實到實處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加強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密切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等多方面進行,切實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展開,提高急救中心的綜合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堵建青.急救中心的內部控制[J].中外企業家,2017.
[2]堵建青.淺議急救中心內控建設[J].納稅,2017.
[3]蓋琪. 急救中心內部控制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