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曼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履行政府管理職能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組織機構,其運行和發展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然而,由于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導致單位領導層、工作人員對財務管理重視不足,財務管理水平不佳,增加了財政資金浪費現象發生的幾率,甚至滋生了貪腐舞弊現象,制約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持續發展。對此,本文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突出問題? 對策
一、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作用
財務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強化內部財務管理,實現對單位資源的科學配置、對資產結構的優化,完善人員管理機制,使各崗位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干部職工的作用,以此更好為單位完善財務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主要具有如下作用:第一,有效控制單位支出規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避免資產閑置浪費;第二,將行政事業單位各種形式的資產全面展現。市場經濟環境下,單位資產無論是實物資產還是非實物資產,都具有一定價值。財務管理即是對各項資產的價值確認與管控,以此全面展現各種形態的資產;第三,單位資產管理水平提升。以往行政事業單位重視固定資產而忽視無形資產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上,明確提出資產概念,對財務管理作出系統且明確的規定,有利于單位對資產的全方位管理,推動了資產作用與效益的有效發揮。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受到傳統思想影響,某些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導致單位資產利用率低,資產浪費嚴重。對此,深入分析這些問題,針對性采取解決措施,成為行政事業單位落實新政府會計制度、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在機構改革的影響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也紛紛改革,經濟職能的范圍發生變化,財務管理業務的范圍明顯擴大。此時,在單位財務管理中,即使單位改革財務管理制度,但是,在實際財務管理中,仍存在如下問題,其一,資金管理缺乏針對性。因為,單位財務資金包含多種項目,如具有不同類別的專項資金等,資金種類不同,使用范圍與責任范圍不同,但是,部分單位在資金管理中,并未實行差異化管理,而是采用同一管理方式,影響了資金管理的效率;其二,集中核算存在問題。如: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時,財政部門直接在銀行設置統一核算賬戶,以此對資金收付集中統一辦理,各單位財務業務在會計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但是,核算中心人員不足、工作量較大,報賬員需要在核算中心等待較長時間進行報賬,而部分單位領導的不理解,導致單位和委派會計存在矛盾,增大了集中核算的困難度。
(二)財務監督不到位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過程中,為保障管理執行力,財務監督全面落實是關鍵。然而,在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財務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導致事業單位資金支出相對隨意,財務管理質量不佳,財政資金浪費現象嚴重。如在會計核算中心監督中,由于現行結報制度缺陷,日常會計核算監督的作用難以發揮,定位不準導致監督職能不到位等,影響了財務監督的效用發揮。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人作為所有活動的主體,人的作用發揮直接影響著活動的順利開展。在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財務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欠缺,則無論多嚴格管理、多完善制度,都會影響財務管理質量。在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缺乏高素質財務會計,諸多先進財務會計制度、理念都未在單位落實,即使單位引進先進技術,也因專業人才不足而難以發揮效果,財務會計質量難以保障,單位財務管理受到直接影響。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在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中,面對財務管理各項問題,若不加以控制,將導致財政資金浪費,影響單位各項業務活動開展,制約單位發展步伐。對此,下文針對性提出解決對策,以期全面增強財務管理質量。
(一)加強財務管理
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為提升財務管理質量:首先,應提高資金管理的針對性。單位應依照專項資金使用范圍、職能設定等針對性制定資金管理方式,通過對單位資金的差異化管理,提高資金管理效率,推動公共資源科學配置。其次,加強對集中核算的監督。由于集中核算時,人員不足且工作量大,導致集中核算緩慢,容易引發會計人員和單位間的矛盾,加大了集中核算的風險。對此,對集中核算全過程進行監督,保障核算各個步驟的規范性,提高集中核算水平。同時,加強核算人員培訓,提高核算人員的水平,增強集中核算的規范性。最后,制定科學的財務資金績效評價方式,落實獎懲措施,增強績效評價的公正性與透明性,增強工作人員積極性,以此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效率。
(二)建立健全財務監督體系
面對財務監督不到位問題,行政事業單位應注重財務監督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以此對財務使用全過程監督,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首先,對財務資金流向全面監督,并做好財務收支記錄工作,避免資產流失與浪費。其次,應對預算管理全面監督,提高預算執行力度,全面發揮財務預算的作用。最后,應加強財務風險控制的監督,及時掌握潛在財務風險或已發生的風險,及時控制并降低風險損失,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推動單位健康發展。
(三)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
在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作為會計工作主體,應加強其專業性的培養。首先,應加強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使財務會計人員能夠以新思想應對會計工作,并靈活操作各項信息自動化設備,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加強財務會計的法律知識、會計政策等的學習,使其全面掌握最新政策方針,落實新政府會計制度,提高財務會計工作質量。最后,加強職業道德培養,使其重視并嚴格對待自身工作,以此發揮財務會計人員的作用,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用發揮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社會在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不斷改革,方能滿足新時代需求。然而,在單位財務管理中,仍受到傳統思想、傳統工作方式的影響,導致財務管理存在各種問題,財務監督不到位,會計人員缺乏專業性等,影響了單位財務管理質量,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佳。對此,單位應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財務監督體系,提高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素養,以此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單位各項活動開展提供資金保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良池.分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20(10):55-56.
[2]張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完善對策[J].財會學習,2020(08):73-74.
[3]尹承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02):80-81.
[4]樊志剛.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20(02):61-62.
[5]肖時梅.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常見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2020(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