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欽
摘 要:納稅是每個商業銀行都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在商業銀行整體支出當中,稅務成本占比非常大,過高的稅負會直接降低銀行整體利潤,對銀行正常運營產生影響,降低銀行參與行業競爭能力。商業銀行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政府稅收政策,合理的開展納稅籌劃,從而有效降低稅務支出,減少納稅負擔,促進商業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著重探析商業銀行的涉稅行為及納稅籌劃,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商業銀行? 涉稅行為? 納稅籌劃
一、前言
商業銀行穩定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金融安全,而目前商業銀行的稅務成本在整體支出中仍然占有較大比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綜合利潤,會對商業銀行正常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商業銀行要結合自身涉稅行為,按照合法性、事前性、時效性、協調性原則,合理選擇納稅籌劃方式,并采取有效的納稅籌劃策略,降低自身稅收負擔,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參與行業競爭的能力,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因此,有必要對商業銀行涉稅行為及納稅籌劃進行深層次探析。
二、商業銀行的涉稅行為
在營改增全面實施之后,商業銀商向農戶提供小額貸款業務,單筆貸款且該農戶貸款余額總額小于10萬元,需要以銀行所收取的利息為基礎,按照90%計入到應納稅所得額。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以及涉農貸款實現風險分類之后,需要按照相應比例進行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提,并在對應納稅所得額進行計算的時候準予扣除,其中關注類風險計提比例為2%、次級類風險計提比例為25%、可疑類風險計提比例為50%、損失類風險計提比例為100%。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按照300萬及以內、300萬至1000萬(包含1000萬)、1000萬以上不同區間分別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損失稅前扣除。商業銀商因持有國債所得利益收入,為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不過因轉讓國債所得收入,要依據財產轉讓收入,對國債取得成本進行扣除之后,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商業銀行按照法律收取并同時納入到財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均為不征稅收入。商業銀行開展金銀產品銷售業務,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繳納增值稅。商業銀行無償贈送給客戶或者是非客戶的禮品,都要按照視同銷售行為征收增值稅。商業銀行進行所得稅和增值稅的繳納,都要依據規定稅率,計算繳納教育費附加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商業銀行所有經營所得收入,都被允許將成本費用扣除,剩余的進行企業所得稅的計算繳納,這一稅種是商業銀行占比最高的稅收負擔。所有商業銀行擁有、取得以及使用的應稅財產,都要進行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車輛購置稅、房產稅等的繳納。綜合來看,商業銀行具有非常重的納稅負擔,為了促進商業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合理開展納稅籌劃。
三、商業銀行的納稅籌劃策略
(一)結合稅收政策調整經營方式和資產負債結構
國家的稅收政策并非固定不變的,商業銀行自身結構也是要根據發展需要進行調整的,因此,為了有效促進商業銀行健康持續發展,需要銀行動態掌握政府稅收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并對稅收政策進行深度探究,結合稅收優惠政策及時調整商業銀行經營方式,促進銀行健康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出臺的很多稅收優惠政策都可以被商業銀行利用,比如國家助學貸款利益收入、金融機構往來業務、金融商品公益性捐贈以及轉讓稅項都涉及到一定優惠政策。另外,國家對金融機構和同業及人民銀行之間的資金往來業務、轉帖業務、貼現業務的收入都制定了一定稅收優惠政策。從2002年以來,金融商品涉及到的轉讓業務也出臺了相應優惠政策,像外匯、債務、股票以及其他的金融商品都可以計入到應稅收入。對于壞賬準備、國債利益收入等也都涉及到一定優惠政策,尤其針對國債利益收入,若銀行進行國債發行,從交易日開始,付息日至持有到期時間產生的利息,均可免收企業所得稅。所持國債在到期之前進行交易獲得的利益,均依據成交之后交割單中體現的應計利息額,免于征收企業所得稅。我國針對壞賬準備也有一定優惠政策,即商業銀行可以依據資產期末余額1%計提對應壞賬準備,能夠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扣除。按照相關稅收規定,商業銀行的壞賬損失若與國家規定的核銷條件相符,首先可對稅前已經扣除的相應壞賬準備進行沖減,對于不足沖減部分,按照實際情況在企業所得稅之前進行扣除。商業銀行需要依據國家稅收政策、自身年度規劃以及運營發展目標,圍繞業務重點,統籌謀劃發展策略,并合理調整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提升資產結構科學性,合理的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商業銀行健康持續發展。比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多個渠道對金融商品相關轉讓業務加以拓展,尤其可增加債券投資業務、貼現業務在資產業務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拆借業務。同時,要對商業銀行壞賬和呆賬加強管理與報批,防止出現不良貸款,動態掌握應收款項發生的改變。銀行可以安排專人監督并處理壞賬,對與核銷條件相符的貸款應及時解決。商業銀行還要注重獎懲制度的建立,針對及時發現貸款問題并積極解決的員工給予一定獎勵,對發生呆賬、壞賬的員工要追究其責任,保證及時進行核銷工作,切實降低所得稅支出。
(二)針對進項端和銷項端加強納稅籌劃
在營改增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對行業加強調研,高度關注客戶反饋,區分管理行業客戶,適當加大獲益行業客戶貸款投放,加強監測風險提升的行業,對其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創新并改進擔保手段,確保銀行貸款資金安全、完整。商業銀行財務人員需要對營改增相關政策加強學習,清晰的了解營改增對銀行產生的影響,結合營改增相關規定適當調整銀行賬務處理,合理使用和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
同時,結合營改增相關政策,需要商業銀行對進項端和銷項端加強納稅籌劃。商業銀行進行納稅籌劃期間,進項稅管理屬于重點工作,尤其在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后,進一步擴大了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商業銀行需要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的利用納稅籌劃獲得更多進項稅稅加以抵扣。商業銀行要注重對供應商進行合理化選擇,所選供應商最好是一般納稅人,以此得到專用發票實現抵扣。同時,商業銀行要對固定資產做好購置籌劃,積極獲取進項發票,加強進項發票管理。商業銀行還可適當外包稅務咨詢、信貸盡職調查、法律訴訟、銀行卡催收等非核心業務,以盡量減少人工成本支出,并通過購進服務形式獲得增值稅發票實現進項抵扣。商業銀行在對銷項端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要注重開具規范的增值稅發票,做好發票管理工作。同時,要對客戶加強分類定價管理,綜合評估不同客戶類型以及產業鏈不同關系對應客戶,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以提升銀行議價能力。
四、結束語
商業銀行運營發展期間,會有很多涉稅行為,整體納稅負擔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健康持續發展。基于此,商業銀行稅務管理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全面分析銀行的涉稅行為,充分加強納稅籌劃,積極創新金融工具,基于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合理的調整經營方式和資產負債結構,對進項端和銷項端加強納稅籌劃,在合法范圍內最大程度的降低銀行納稅負擔,擴大利潤空間,推動商業銀行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毅敏.關于商業銀行稅收籌劃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 2019(12):76-76.
[2]吳力佳,謝想.營改增對中國農業銀行湖南省分行稅負影響研究[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9(01):100-100.
[3]王翠萍.納稅籌劃在農商銀行系統的操作運用[J].金融經濟, 2019(08):111-111.
[4]徐元玲,李絢麗,秦怡.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稅務管理及籌劃的影響及應對[J].會計師, 2019(1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