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摘 要:本文以企業并購重組為研究視角,介紹了企業并購、重組的相關概念,分析了企業參與并購的優勢與價值:提升協同效應,專業企業風險,并且探索價值估算的方式、原理與特征,并以涉稅會計為探討主體,嘗試為參與并購重組的企業,選擇較為合適的價值估算方式。
關鍵詞:流量折現? 重置法? 清算價值法
深圳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院,以防災減災為核心科研方向,深化省級合作關系,為大灣區發展提供科研基礎條件。研究院的建設目標多重,試圖借助科研力量,具體表現為:為社會提供地震儀器裝備的科研建設與生產,為地震局提供援外輔助工程的平臺建設。為此,研究院對建設資金、經營項目等存在較高要求,嘗試從并購重組視角提升研究院的科研能力。
一、企業并購與重組的相關概念
(一)企業并購與重組的概念
企業并購字面解釋為兼并與收購的簡稱,在金融結構發展與創新歷程中,企業并購理念獲取了多元化延伸,逐漸衍生出合并、接管,與兼并、收購等價。兼并是指多個經營類公司整合為一個運行主體的行為,兼并單位的法人地位保持不變,被兼并單位的法人剔除。合并有兩種形式,即吸收與新設。吸收合并與兼并具有相似性。新設合并指A企業+B企業=C企業。收購指一家企業借助現金、股票等金融形式,實現對另一家企業全部股權份額的購買,以此掌握被收購方的控制權。收購分為資產與股權兩種。接管指未全額股權購買,占有企業的大部分股權,實現對企業開展管理行為。企業重組指企業發生的一種交易,具有法律、經濟主體與結構發生轉變的性質,具體包括企業法律形式的調整、債務重新劃分、股權收購、資產合并等。重組是以較高視角,涵蓋著企業并購行為,具有宏觀重新組合的特征。
(二)企業并購價值
1、協同效應
協同效應指企業組織在完成合并工作時,在整體層次的經濟效益,與被合并的企業獨立的經濟產值相比,前者數值較大,具體表現在經營類活動、財務兩個方面的協同效應。其中經營協同指借助企業并購活動,提升企業的經營活力,創造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協同具體表現在合并完成時,對企業生產規模、運行模式等方面加以調整,使其具有經濟性,以此優化經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財務協同指合并行為帶來的財務與稅收雙方面的經濟效益。由此發現,并購價值在于為企業爭取可觀的經濟效益。
2、轉化企業風險
并購行為有助于降低企業轉型、應對市場競爭時的風險與壓力,包括資金總額、技術引進、營銷渠道等方式,在并購行為的基礎上,獲取全新的經營活力,應對企業轉型所需的自身經營能力,改善在市場競爭的不利局面。并購活動為企業帶來多重經營模式,豐富性的經營理念,為企業打開市場面積提供可能性,有助于減少企業經營所面臨的風險。
二、企業價值評估
(一)價值評估項目
針對合并企業開展價值評估時,主要評估企業的項目有:從行業與產業雙方面開展分析與評價,以此明確評估企業所具有行業性質,研究產業的發展特征,分析企業的發展優勢;評價合并企業的研發能力、管理技能、市場經營活力、人資管理制度等方面,以獲取企業運行全面數據。
(二)價值評估途徑
針對合并企業開展價值評估活動時,應依據企業并購目標、企業的實際經營特征等內容,選擇較為適宜的方式,開展價值評估行為。
1、相似法
相似法的價值評估理念:將交易活躍程度相似的企業作為價值評估主體,以其股價與財務數據為基礎,分析其應用的采取比率,以比率作為市場乘數,分析目標企業所具有的價值。相似法特征:以統計學視角出發,總結相似企業所具有的財務特點,保障結論的真實性;應用較為簡單,流程較為簡易,能夠獲取較高的股東支持率;不具有較為精準的理論支持,極易對企業預期經營成果產生偏差,尋找相似企業具有一定難度。相似法適用范圍:對企業上市性質不具有強制規定,應用范圍較廣,適應能力較強。
2、交易法
交易法的價值評估理念:與相似法一致,從相似的收購活動中,獲取具有應用價值的財務數據,以實現對相應收購價值的計算,以此估算被合并企業所具有價值。交易法特征:估算結果具有真實性,操作流程簡易,相似并購實例尋找具有難度,股價估算結果的正確性難以保障。交易法適用范圍:上市企業。
3、流量折現法
流量折現法的價值評估理念:全面考慮資金因素,并從時間成本與風險系數兩個角度出發,將任意時段的現金流量,依據一定貼現率實現完整折算。流量折現法特征:擁有科學嚴謹的理論基礎,應用較為成熟;此方法與其他評估方式相融合,用于校驗融合方法估算流程的科學性;難以有效獲取企業預期經營產值。估算值與企業終值具有一定關聯性,企業終值的獲取具有難度;此法在對企業開展價值估算時,極易受增長率、折現率等指標的影響,造成確定參考對象具有難度。流量折現法適用范圍:與相似法一致。
4、賬面價值法
賬面法的價值評估理念:賬面價值指資產總和與負債總和產生的差值,或稱為所有者權益,此種估算方法,采取的是對資產負債表的清查與估算方式,并為其實施必要性調整措施,并將賬面價值視為企業實際的經濟價值。賬面法特征:數據真實,獲取具有便利性;企業內部的流動資產數額較大時,計算結果較為準確,應用具有合理性;此估算方式無法獲取企業經營能力。賬面法適用范圍:非上市公司。
5、重置法
重置法的價值評估理念:將資產重置予以計算,計算結果視為企業價值;計算方式為:重置成本-損耗價值。重置法特征:持續經營時,以貢獻理念作為單項資產的估算價值,或者按變現理念予以計算;尚未獲取企業預計可獲取的經營能力,計算結果不具有科學性,單獨應用適用性較差。重置法適用范圍:非上市企業。
6、市場價值法
市場法的價值評估理念:將上市公司所具有的市場價值,認定為企業價值,市場價值=市場盈虧率×每股產生的收益×股票基數=盈虧率×凈利潤。市場法特征:此估算方式能夠獲取企業預計產生現金流量價值;盈虧率、單股收益對估算結果具有影響能力;市場盈虧率的確定方式具有難度。市場法適用范圍:上市企業。
7、清算價值法
清算法的價值評估理念:計算企業的清算價值,并將計算結果認定為企業價值;清算價值指企業經營能力不足時,采取停業清算,將資產采取拍賣形式,拍賣數額作為清算價值。清算法特征:企業處于停業狀態,不具有繼續經營能力,增值能力喪失,應用于企業清算環節。清算法適用范圍:停業狀態的企業。
三、涉稅會計
(一)增值稅
在企業并購期間,應將被并購的企業,采取全部產權轉讓方式,無須支付增值稅。在轉讓期間,被并購的企業針對存庫商品,開具增值稅專票,并規范計算增值稅數額,計算其中的銷項數值。參與合并的企業,應將其原材料、成品等具有價值的存貨,一并轉移至并購企業,查看被參與企業的進項數額,如若其進項有余額,將剩余價值轉入合并企業賬戶,作為抵扣項目。在對被合并企業開展資產清查與估算期間,其存貨發生評估數值不足時,此項存貨的進項稅額,應予以轉出,不應作為抵扣項目。
(二)營業稅
企業在參與并購活動期間,發生了整體產權的轉讓行為,營業稅則無須繳納。針對不動產開展有償轉讓期間,存在多項經濟收入項目,具體包括:資產使用權、網點收入、拆遷費用等,均應依據稅法的相關內容,實施營業稅的繳納行為。針對合并單位對目標企業投入的資產,包括無形與固定兩種形式,雙方共同承擔企業運行風險,等份經營性行為產生的經濟利潤,此時發生的資產轉讓,營業稅繳納應免除。
(三)所得稅
參與并購的企業,其所得稅涉稅問題有兩方面:
被合并企業在初期并購談判期間,被合并企業的資產價值計算方式,應參考公允價值計算方式,轉讓所得項目,應作為被合并企業的應納稅數額中,并繳納企業應支付的所得稅款。
對于并購企業而言,并購行為造成的損益,應作為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數額。企業并購活動,采取的并購行為,通常以股權購買為主要形式,采取轉讓、投資方式,資產并購時,應采取轉讓形式,實現為被合并企業帶來并購項目收益,對企業并購行為獲取的所得稅產生一定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參與并購重組活動時,應依據國內現行會計準則相關內容,判定企業合并行為應選擇的價值估算方式,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涉稅問題。結合企業所具有的特征,制定價值估算流程,保障估算價值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并且依據涉稅問題,完成企業合并與重組,為雙方企業發展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合并后擁有較強的經營能力。
參考文獻
[1]石美金.試論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及控制策略[J].商訊,2020(09):50-51.
[2]解芳.淺談企業并購重組財務風險及控制[J].納稅,2020,14(08):45-46.
[3]王霽虹.FK并購案中被并購方的估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