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強
【摘要】“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是統編初中語文教材的核心框架。在這一體系中,名著導讀被置于與教讀課文、自讀課文并列的位置,真正成為語文教材、教學的重要內容。統編語文教材執行主編王本華說過“名著閱讀課程化,就是要把名著閱讀作為語文課程的一部分,有規劃,有指導,給時間,出成果?!比绾斡行七M名著導讀校本課程化方面,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我校語文科組對此作了多方面的實踐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名著導讀? ?課程化?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18-01
“統編語文教材”自2017年全面使用以來,至今已近4年時間。廣東省中學語文教研員馮善亮說過:“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是統編初中語文教材的核心框架。在這一體系中,名著導讀被置于與教讀課文、自讀課文并列的位置,真正成為語文教材、教學的重要內容。統編語文教材執行主編王本華說過“名著閱讀課程化,就是要把名著閱讀作為語文課程的一部分,有規劃,有指導,給時間,出成果,而不是把它當作可有可無的點綴,也不能在教學中放任自流,隨意而為。強調名著閱讀課程化,其目的是改變當下閱讀興趣缺失、閱讀數量偏少、閱讀內容隨意、閱讀方法不當、閱讀品質偏低等堪憂的閱讀狀況?!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在推進名著閱讀校本課程化方面,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名著導讀校本課程化方面,我校語文科組作了多方面的實踐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 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俗語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為了發揮集體智慧,揚長避短,將備課分為三個步驟進行:1.教師個人備課。2.年級備課小組集體審核優化。3.科組最后把關。通過這三步,真正做到了“備教材、備學生”,將整篇內容簡介、閱讀方法指導、堂上練習鞏固(重點文段閱讀)、課后整篇名著閱讀融為一體,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如在學習《西游記》時,在簡介小說內容、人物塑造、思想;閱讀方法指導的基礎上,選取“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作為重點文段閱讀。針對這一片段,提出問題:(1)孫行者第一次借扇為何被拒絕?(2)孫行者、羅剎女的語言各有什么的特點?(3)簡要說說孫行者第一次是如何借到芭蕉扇的?(4)課后認真閱讀《西游記》的相關內容,概括孫行者第二、三次借扇的情況。(5)對比閱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完成以下的問題:白骨精先后三次變身,分別是變成什么來謀害唐僧?孫悟空前兩次打了白骨精,受到唐僧怎樣的懲罰?小說中還有其他精彩的片段,請你說出兩到三個。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整篇名著,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讀書方法。
二、骨干教師引領示范
為了更好地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骨干教師帶頭上好優課:名著精彩片段閱讀指導課或者整篇名著閱讀指導課。如《儒林外史》的整篇閱讀指導課,精心設計了以下環節:(一)課前了解:1.解題。儒林是指什么?外史是指什么?2.作者。3.內容與主旨。4.讀書目標(1)熟悉故事內容。(2)探究諷刺藝術。(3)掌握人物形象。(二)課堂目標。(1)了解作者吳敬梓。(2)內容、結構簡介:重點介紹科舉制度下的文人圖譜——儒生形象、官紳形象、形形色色的假名士等,并選取其中的重點人物進行詳細分析。這樣,做到了點面結合,易于學生理解。(3)探究諷刺藝術。如講“對比的諷刺藝術”時,以胡屠戶對范進中舉前后的態度的比較,使人清楚認識了胡屠戶的人物特點,極具諷刺意味。(4)主題思想。(5)課堂小結。(6)堂上鞏固練習。(三)課后探究。嚴監生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吝嗇鬼,結合名著的相關片段,分析其人物形象。整個指導課由課前、課中、課后組成,環環相扣,重點突出,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整篇名著閱讀。
三、組建校級閱讀興趣小組,定期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
初中生處于青少年的初期階段,要求他們由此至終都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是很難做到的。因此,根據學生閱讀興趣、寫作水平、年齡特點等,組建各級閱讀興趣小組,選出各級閱讀小組長。小組長制定閱讀計劃,堅持當前與長遠相統籌,制定每周、每月、每學期的計劃,由近及遠,逐步推進;組織成員定期定點交流活動,分享閱讀心得,相互促進學習。科組指派老師指導并跟蹤興趣小組的活動,提出相應的建議,做好活動記錄。另外,根據各小組閱讀名著的實際情況,每學期布置兩到三次書面作業,檢查閱讀效果。這樣,同學間的友誼得到促進,學習勁頭更足,同時也促進師生的關系融洽。
四、活動形式多樣,檢查閱讀效果
推進名著閱讀,既要有教師“導”,更要有學生自主參與的“讀”,這樣才能在全校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的建設??紤]到學生的閱讀差異,采取分層設計活動方式:1.知識小競賽、制作閱讀小卡片之類,內容簡單,易于操作,全體學生參與。2.針對班中閱讀興趣較為濃厚、愛好閱讀的學生,要求他們要有閱讀計劃、摘抄筆記、寫讀后感,指導進行專題探究活動等。通過這樣,培養他們積累資料、動手寫作、收集材料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素養。最后,對上述活動的優秀成果及時展出,并對獲獎者及時表彰獎勵,以促使他們以更大的信心去閱讀。
【參考文獻】
[1]馮善亮. 名著導讀的設計與實施[J]. 語文學習, 2017, 000(012):10-13.
[2]王本華. 名著閱讀課程化的探索——談談統編語文教材名著閱讀的整體設計與思考[J]. 語文學習, 2017(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