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摘要】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必須培養中學生政治認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作為高中思政課教師,要認識到內化學生政治認同,空洞的說教不具有說服力,只有利用好現實教學資源,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學生在事實體驗中提升政治認同、在對比論證中強化政治認同、在試題訓練中檢驗政治認同。
【關鍵詞】政治認同? ?事實體驗? ?對比論證? ?試題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97-01
高中政治學科培養中學生的政治認同就是讓學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提升中學生政治認同素養,有利于其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青少年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如何落實政治認同素養,高中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空洞的說教不具有說服力,只有利用好現實教學資源,抓住教育契機,才能真正內化學生政治認同,并自覺踐行。
2020庚子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人民健康,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維護人民健康安全是對黨治國理政、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嚴峻考驗。在以習近平主席為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政府帶領全國人民投入到防疫抗疫中,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防疫抗疫答卷。這是一場全面全民關注、全民參與的抗疫戰,教師應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將防疫引入課堂,優化教學資源,引領學生在事實體驗中提升政治認同、在對比論證中強化政治認同、在試題訓練中檢驗政治認同。
(一)重用事實體驗,提升政治認同
內化學生政治認同依靠教師簡單的理論灌輸效果甚微,甚至會讓學生覺得假大空。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為此,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必須立足學生的生活體驗,切記空洞的說教。
疫情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特別是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從設計方案到交付使用僅用10天時間,創造了無法復制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跡。在疫情防控的各個崗位上,從中央到地方,我們都能看見共產黨員的身影,特別是很多90后、00后預備黨員、共產黨員挺身而出,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中思政課教師在復習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政治課堂上活用這些鮮活的教育素材,借助學習強國網絡視頻和文字材料,結合教材知識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體驗、感悟、分析,讓學生真正體會并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沒有自身特殊利益,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信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優勢,是取得抗疫勝利的關鍵;認同我國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民主集中制等獨特優勢。中國抗疫戰表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效率也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的正確性、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巧用對比論證,強化政治認同
在中國經歷了這次疫情風暴后,美國疫情的爆發速度之快、傳染人數之廣、以及美國政府在疫情面前所展現出來的無能為力的一面為我們思政課強化政治認同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對比論證的素材。一方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各地方各方面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集中統一、上下協同、運行高效;同時我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國際援助,加強國家合作,表現出大國擔當。另一方面是面對疫情美國政府最關心的事情不是疫情防控,而是刻意將疫情政治化、污名化,千方百計“甩鍋”他國和國際組織。白宮防控疫情行動遲緩、延誤時機、故意隱瞞、無視科學,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高居世界首。通過這些一正一反的鮮明對比,必定會讓學生堅信共產黨領導,擁護黨的執政方針,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從而為培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精設練習作業,檢驗政治認同
縱觀近幾年的全國卷文綜政治試題,均凸顯堅持立德樹人的核心立場,突出價值引領,基于核心素養考查,聚焦生活和社會熱點、聚焦時代使命,引導學生理性分析社會現象正確認識中國發展大勢和世界大勢,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從而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抱負,并腳踏實地自覺踐行。那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基于核心素養考核精設練習作業,也是檢驗學生政治認同的重要途徑。為此,教師要精選生活、社會熱點,關注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關注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主張和作為,精心設問,可以是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也可以是談啟示,也可以是辨析。如2020(全國3卷.39)結合材料并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打贏新冠肺炎輿情防控全球狙擊戰為什么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該試題融入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內容,試題巧妙設計情境,不僅讓學生感受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體現的科學精神,更以此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中的獨特價值,讓學生認識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提升政治認同。再如2020(全國2卷.39)結合民法典的通過,闡述兩會所彰顯的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2020(全國2卷.40)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上述扶貧故事給新時代青年擔當使命的啟示。這些試題都在考查學生在分析情境、研讀設問、解答問題的關鍵能力;引導學生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堅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培養學生政治認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參考文獻】
[1]太芳.怎樣在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S2期.
[2]王雋雋.培養政治認同感,提升高中生核心素養.《中學課程資源》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