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凱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而進行的推測與判斷。自我效能感的提出者班杜拉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成績經驗;替代經驗;想象經驗;口頭說服;生理喚起;情緒狀態。由此看來,教師期望對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影響。教師的期望一方面對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起到口頭說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會影響高中生的想象經驗和情緒狀態。
【關鍵詞】教師期望? ?高中生? ?自我效能感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102-01
高中生處在學習壓力的巔峰時段,許多學生都出現過對某一科目學習力不從心的情況,而數學作為高中學習的一大重點科目,它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綜合排名,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數學學習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自我效能感生提升之后,可以減輕學生學習數學力不從心的情況,還可以極大的鼓舞學生學習數學,使學生更有動力提高數學成績。
一、教師的期望可以起到口頭說服的作用,從而提高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
口頭說服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相比于成績經驗和替代經驗要小一些,它屬于一種比較微弱的自我效能感的來源途徑。被說服者的話語技能和說話的可信度吸引,從而給自己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說服者的觀點正確,從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在有關實際研究中表明,口頭說服是可以改變自我效能感的,中等有效方法。對于高中生的數學學習來說,當學生經常從老師那里接收說復信息,使學生接收到從老師方面傳來的積極反饋信息,從而使學生產生努力學習數學的動力。但如果以后證實這種激勵的作用是無效的,并沒有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這種幾率的作用只是暫時性的那并不會提高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由此可以看出,收服能讓一個人嘗試一下活動單,必須帶來實際的成果才能真正提高自我效能感。由此也印證了上面的說法,口頭說服的效用較小,效果時而明顯時而微弱。
二、教師期望可以影響高中生數學學習的情緒狀態,從而影響高中生數學的自我效能感
綜合來說,情緒狀態是最能影響高中生數學的自我效能感的。上面已經介紹過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工作而做的預測和判斷。當高中生的情緒處于積極狀態時,他會對自身充滿肯定的態度,積極努力的去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從而達到提高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而當高中生的情緒處于消極狀態時,消極的心理使她認識不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加這課程難度有所提高,會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底下,甚至放棄對數學的探索和研究,從而造成了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比如當數學老師給予學生們更多的是鼓勵,更多強調的是學生們在數學上的進步時,學生的情緒狀態就會被調動起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格外的輕松因為老師相信他們可以科孚數學上遇到的困難,完成數學學習任務,他們自己也會給自己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認為我能行,我能做到,從而就提高了高中生數學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地,當老師的期望值不高時,學生的上進動力也會相應的不足,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動力是促使學習進步的一大主要因素。
三、教師期望對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影響的實際表現
教師的期望對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高中生數學成績的提高與數學學習的積極程度上。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提升,那么相應的數學成績也會保持穩定,甚至有上升趨勢。高中生學習數學的積極程度也會大大提高。在老師的期望作用下,高中生對數學學習充滿積極性,從內心真正想要滿足老師的期望,提高數學成績。當高中生真正想要學習數學成績的時候,就可能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便是由老師的期望而引發的學生名利的提升,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四、下面的論述將通過一個案例來闡述教師期望對于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案例:與高三學生小華在班里的數學成績一直處于中等偏下的狀態,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不高,數學老師對小華經常說的幾句話就是“你這次考試肯定會不及格,能不能加把勁?別給班級拖后腿”“教了你這樣的學生,真是算我倒霉”“你數學成績這么差,怎么還好意思不努力學數學?”當數學老師見到小華的家長后,也是當著小華家長的面斥責小華不努力學習數學,整天荒廢學業。回家后父母對小華也是嚴厲斥責,教導他要認真學習數學,不要荒廢學業。成績下降,學習效率低等現象是家長從老師嘴里了解到的小華的數學學習情況,而家長沒有了解到的是,小華盡管努力學習了數學,可是缺少了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還有老師的鼓勵,才會導致數學成績持續低迷。
在這個案例中,如果老師對高中生小華數學學習有所期望的話,對小華說的話應該是一些鼓勵的話,而不是一些打擊的語言,如果老師對小華說的打擊他的話語變為“我覺得你能行,你一定能行,我相信你肯定能學好數學老師,看好你”等等之類的話,那小華的數學成績是否會有所好轉呢?答案是肯定的。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的期望對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口頭說服和情緒狀態兩個方面,通過教師的口頭說服使得高中生改變對數學學習的看法,以興趣為指引,朝著老師對自己的期望獨立,并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使自己更好地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從而提高了高中生數學自我效能感。由此得出,教師應該對學生抱有一定的期望,并將這個信息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覺得我是能行的,老師相信我是能行的,從而自發地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 王蓉. 感知到的教師期望對初、高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D]. 2019.
[2] 黃大慶. 高中生的數學焦慮與數學自我效能感對數學成績的影響[D]. 河北大學, 2006.
[3] 錢明華.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學習動機對數學學習成績的影響[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