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寬,龔偉榮,胡 婕 *,林雙喜 ,侍光明,程宇然
(1.江蘇省東臺市植保植檢站,江蘇東臺 224200;2.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南京 210036)
西瓜種植業是江蘇省東臺市特色支柱產業,2019年種植面積為2萬hm2。二斑葉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是西瓜上的一種重要害蟲,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近年來在江蘇省局部地區的設施西瓜上發生較重。該省東臺地區西瓜上二斑葉螨發生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草莓后茬西瓜上二斑葉螨危害重,損失大。二斑葉螨主要集中于植物葉背危害,吸取汁液,初期僅葉脈附近出現失綠斑點,后逐漸擴大,葉片大面積失綠變褐,影響光合作用。螨口密度大時,被害葉布滿絲網,并焦枯提前脫落[1]。二斑葉螨具有個體小、發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突變率高等特點,因不合理用藥,其對化學農藥產生抗性的速度快[2-3]。據國內相關資料報道,二斑葉螨對90多種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抗生素類等殺蟲殺螨劑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4-8]。特別是大面積普遍使用防治葉螨的重要藥劑阿維菌素,各地普遍報道抗藥性上升較快,防效下降明顯。1998年,Beers等[9]檢測到美國華盛頓地區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的抗性為27倍,2014年,劉貽聰、唐小鳳等[8,10]測定發現,不同種群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的最高抗性分別超過1 500倍和2 200倍。為篩選防治西瓜二斑葉螨的高效藥劑,2019年筆者進行了乙唑螨腈等6種藥劑防治西瓜二斑葉螨的田間藥效試驗。
30%乙唑螨腈SC,沈陽科創化學品有限公司;43%聯苯肼酯SC,愛利思達生物化學品有限公司;30%腈吡螨酯SC,日產化學株式會社;240 g/L螺螨酯SC,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0.5%藜蘆堿SL,楊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阿維菌素CS,河北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0.5%藜蘆堿SL 300倍,240 g/L螺螨酯SC 2 000倍,2%阿維菌素CS 1 500倍(常規對照藥劑),對照(噴清水)。
試驗示范區設在東臺市南沈灶鎮一農戶大棚西瓜田內,試驗西瓜品種為8424。西瓜前茬為草莓,有二斑葉螨發生。棚內管理水平良好,西瓜長勢均勻。每個處理重復3次,計21個小區,隨機排列,每個小區面積33 m2。2019年5月15日下午施藥,每畝藥劑兌水25 kg,使用衛士牌WS-18D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5月22日調查后對常規藥劑區及幾個效果好的藥劑再次施藥,每畝用水量30 kg。試驗期間室外最低氣溫10~21℃,最高氣溫18~35℃,5月22—24日最高氣溫均超過30℃,雨日3 d,雨量14.1 mm。
1.4.1 安全性
施藥后1、3、7 d,觀察試驗藥劑對西瓜生長的影響,看有無不良影響或藥害產生。
1.4.2 防治效果
每小區定3株西瓜植株,每株定主蔓上4張葉片(試驗時主蔓展平葉4~5張左右),施藥前調查并記錄12張葉片上總活螨量(以目測可見的成螨和若螨計數,目測不可見的若螨不計數),首次藥后7 d、兩次藥后7 d分別再調查記錄12張葉片上總活螨量,并按式(1)、(2)計算防治效果。

式中:r為活螨減退率;Na、Nb分別為處理前、后的活螨量;E為校正防效;rT、rCK分別為處理區和對照區的活螨減退率。
藥后1、3、7 d觀察結果表明,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等6個處理在上述用法下使用,各小區西瓜生長正常,無不良影響,未見明顯異常及藥害癥狀。
首次藥后7 d調查結果表明,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這3處理效果均比較好,校正防效分別為99.39%、97.58%和94.26%。240g/L螺螨酯SC 2 000倍、2%阿維菌素CS 1 500倍和0.5%藜蘆堿SL 300倍3處理效果均不理想,校正防效僅分別為26.35%、22.30%和15.80%。方差分析表明,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3處理間差異不顯著,240 g/L螺螨酯SC 2 000倍、2%阿維菌素CS 1 500倍和0.5%藜蘆堿SL 300倍3個處理間差異也不顯著,但與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3個處理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詳見表1)。
兩次藥后7 d調查結果表明,各處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3個處理校正防效分別上升到99.82%、99.86%和99.81%。2%阿維菌素CS 1 500倍處理防效上升明顯,但校正防效仍然僅有51.19%。方差分析表明,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3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3個處理與2%阿維菌素CS 1 500倍處理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詳見表1)。
目前,二斑葉螨在西瓜上尚無登記藥劑。在蘋果樹、草莓等其他果蔬上44個登記品種中,主要登記品種為阿維菌素單劑19個,阿維菌素復配劑阿維·噠螨靈12個、阿維·三唑錫3個、阿維·礦物油2個、阿維·高氯1個,其余腈吡螨酯單劑1個,聯苯肼酯單劑1個、復配劑四螨·聯苯肼1個,炔螨特單劑1個、復配劑噻酮·炔螨特、唑酯·炔螨特各1個,唑螨·三唑錫1個。由此可見,西瓜二斑葉螨的防治藥劑登記嚴重滯后,在其余作物上的二斑葉螨防治藥劑登記品種也以效果一般的阿維菌素單劑及復配劑為主,無法滿足當前大面積生產的實際需求。

表1 乙唑螨腈等藥劑防治西瓜二斑葉螨田間試驗結果
在我國農藥登記上,乙唑螨腈是由沈陽科創化學品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臨時登記的原藥和制劑,是一種新型丙烯腈類殺螨劑,主要通過觸殺和胃毒作用防治害螨,對各蟲態防效均有效,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較好,與常規殺螨劑無交互抗性;聯苯肼酯是由愛利思達生物化學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臨時登記的原藥和制劑,是一種新型選擇性葉面噴霧用殺螨劑,無內吸性,害螨接觸藥劑后,很快停止進食、運動和產卵,持效期長;腈吡螨酯是由日產化學株式會社于2017年5月臨時登記的原藥和制劑,腈吡螨酯無內吸性,在生物體內代謝形成的水解物可作用于線粒體電子傳導系統的復合體Ⅱ,阻礙從琥珀酸到輔酶Q的電子流,達到攪亂葉螨類細胞內呼吸的效果。
李斌等[11]研究表明,乙唑螨腈對朱砂葉螨成螨、若螨、螨卵均具有優異的活性。劉少武等[12]研究表明乙唑螨腈使用安全性高、速效性好、持效期長,對柑橘全爪螨、蔬菜朱砂葉螨以及花卉二斑葉螨均有很好的防效。程巖等[13]研究表明,腈吡螨酯對朱砂葉螨具有優異的活性。徐丹丹等[14]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二斑葉螨測試種群對乙唑螨腈、腈吡螨酯、聯苯肼酯、乙基多殺菌素、蟲螨腈等新型殺螨劑表現為敏感、低抗或中抗水平。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處理對西瓜生長安全,首次藥后7 d對西瓜二斑葉螨防效均超過90%,其中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2個處理防效超過97%;兩次藥后7 d上述3個處理防效均超過99%,明顯優于大面積使用的常規藥劑阿維菌素。240 g/L螺螨酯SC 2 000倍和0.5%藜蘆堿SL 300倍2個處理防治效果不理想,首次藥后7 d防效均不超過30%,與常規藥劑阿維菌素相當。30%乙唑螨腈SC、43%聯苯肼酯SC、30%腈吡螨酯SC,是替代阿維菌素的理想藥劑。
西瓜生產中,二斑葉螨的防治應在發生初期進行施藥。鑒于目前3種藥劑均未在西瓜上進行登記,建議各地區先進行試驗示范,待登記后再大面積推廣應用。推薦使用方法:30%乙唑螨腈SC 2 000倍、43%聯苯肼酯SC 1 700倍、30%腈吡螨酯SC 2 000倍交替使用,可添加高效助劑,以適當降低施藥濃度。施藥時根據田間實際情況適當調節噴液量,應使西瓜葉片正反面均勻著藥至濕潤為止,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施藥間隔期7~10 d,田間螨量得到有效控制后,施藥間隔期可控制在10~1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