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丹琴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和興盛。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推動下,各類博物館發展迅速。十三五以來,博物館增長速度不斷加快,我國平均每兩天新增一家博物館,達到25 萬人擁有一個博物館。截至2019 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達5535 家。發展博物館經濟,促進文化事業和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日益成了業界研究學者和經濟學家的熱點話題。
博物館經濟是指以博物館或博物館群為依托,通過發揮博物館的特有優勢和經濟作用,將博物館與文化、旅游等產業有機融合,促進博物館文化事業功能的發揮,從而帶動博物館自身及區域軟實力提升和經濟持續發展的一種經濟形態。博物館經濟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博物館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包含并融合文化藝術、旅游等產業;另一方面,博物館經濟是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博物館經濟效益的擴散,帶動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
博物館經濟與其他的經濟形態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一是對于經濟的貢獻,既有直接性又有間接性。博物館是旅游的目的地和文化藝術的舉辦地,通過展覽展示、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動形式,以收取門票、銷售藝術品等獲得一定的直接經濟收益。另一方面,博物館也是人們旅游、娛樂、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重要文化場所,可以帶動區域文化旅游業發展,帶來無可估量的間接經濟價值。
二是對于區域的發展,既有經濟性又有文化性。博物館經濟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同時又是一個區域的文化品牌,是區域發展的靈魂、凝聚力和黏合劑,體現在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提高地區的軟實力。
三是對于博物館自身,是文化性和經濟性的互補。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博物館經濟的壯大,能與博物館的文化特征良性互動,既能增加博物館自身的收入,也有利于博物館文化事業功能的發揮,在促進事業性和產業性緊密結合上,兩者關系緊密,不可分割。
工美博物館經濟是指以工藝美術行業博物館為依托,通過發揮工藝美術博物館的館藏等特有優勢和經濟作用,與工美文化、當地旅游等有機整合,從而帶動工藝美術行業和區域軟實力提升。發展工美博物館經濟,對于博物館自身建設、工美行業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大部分省市都有工藝美術博物館且多以行業或者國有企業辦館的形式存在,如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山西工藝美術館、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博物館)、福建工藝美術珍品館等。工美博物館作為行業博物館,肩負著加強行業交流、繁榮創作、提高行業技藝的職責,是行業征集、典藏、陳列、研究手工藝品和技藝、讓市民了解工藝美術、接受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的重要場所。工美博物館作為行業或國企辦館,大多缺少固定的經費來源,僅僅靠收取門票是無法滿足自身建設和發展需要的。因此,在為行業和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必須對自身的館藏資源和文化資源進行運營,充分發揮其文化傳播和知識教育等功能,發展博物館經濟,助力博物館文化事業功能的實現。

館藏品:彩燈—福到吉祥燈

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文創產品—麥稈畫文創燈
工藝美術博物館成立之時,便被賦予了服務行業、促進行業發展的使命。發展工美博物館經濟,實現工美博物館事業的良性發展,是行業發展的需求。實現工美博物館事業性和產業性緊密結合,促進工美博物館經濟與博物館文化功能互補,提高工美博物館的展示、陳列、宣傳和研究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市民走進工美博物館,了解工美知識,參與工美文化消費,才能為促進工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藝美術博物館承擔著征集、收藏、展示傳統工藝美術精品(珍品)的職能。新時代更是賦予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新使命和新任務。工美行業博物館是打造區域傳統文化品牌,輻射帶動區域的旅游服務、文化消費以及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
館藏品是博物館立足的根本,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發展工美博物館經濟的物質基礎。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歷代工藝美術珍品、精品達到20 多類共3600 多件,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近年來也大力增加館藏品,從2017 年至2019 年僅兩年時間,增加館藏品300 多件。作為經濟發展的一種高端形態,豐富的工藝美術館藏品、配套的觀展設備、舒適的參觀環境、便利的交通條件、氣質相同的外部環境等,是發展工美博物館經濟的基本因素。
策展能力是博物館的核心競爭力,陳列展覽是實現博物館文化價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也是藏品保護與研究成果的體現。當前,工美博物館大多以展覽展示和技藝傳承來服務、吸引區域的市民群眾。新時代必須樹立全球視野的策展理念,策劃和引進高水平展覽,打造工美博物館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產品。 2018 年,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借助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工藝美術博覽會,由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成功承辦。博覽會以“聚粵港澳三地民智,振興中華傳統工藝”為主題,展覽面積約達1.5 萬平方米,匯聚粵港澳三地超百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展出逾萬件獨具特色的工藝美術精品。通過承辦大型展覽活動,有效打造會展品牌,壯大發展工美博物館經濟。
工藝禮品研制、博物館禮品專營、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目前工美博物館經濟的新增長點。工美博物館可打造形成創意含量高、品類全、有層次、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本館文化創意產品。近年來,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經濟的發展模式值得借鑒,該館業務覆蓋技藝傳承、展覽展示、博物館禮物專營、工藝禮品研制等板塊,還采用“泛博物館”的模式,在博物館周邊增設餐飲、購物等區域,集“博物館會展功能、文化休閑、專業技藝體驗街區”于一體,有效地豐富了工美博物館的產業鏈,實現了良性循環,促進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