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迪迪
河南省濟源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據統計,濟源市現有高等植物197 科、近1800 種,為河南省植物總數的42%,其中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紅豆杉、連香樹、山白樹等34 種。有各種動物近700 種,其中獸類34 種,鳥類206 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7 種,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林麝等7 種,二級保護動物有黃喉貂、斑羚等40 種,在河南省乃至全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
近年來,河南省濟源市林業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建立了太行山獼猴和河南黃河濕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體系,對野生動植物、生態系統等實施有效保護。
加強對野生動物的監測。濟源市在黃河濕地和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設置紅外相機進行網格化監測。經過鑒定,確認保護區有金錢豹等陸生大中型野生動物59 種,其中獸類16 種,鳥類43 種;鳥類樣線調查累計記錄鳥類142 種;初步掌握了巢管蜂類和櫟類食果動物的多樣性。自2015年1月在太行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至今,華北豹、林麝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出鏡率”持續攀升,紅外相機先后拍攝到“情侶豹”和“母子豹”,累計辨識個體不少于6 只,同時記錄到林麝、黃喉貂、雀鷹、紅腹錦雞、勺雞、黑冠鵑隼等多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金錢豹

太行山獼猴

黃喉貂
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全市持續開展“利劍行動”“打擊非法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違法犯罪(雷霆行動)”“春季行動”等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查亂捕濫獵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對典型案件及時曝光,形成強大震懾聲勢。今年以來,全市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餐飲飯店、農貿市場、花鳥市場等重要場所進行專項檢查,累計行動232 次,出動執法人員786 人次,共排查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48 家,檢查各類經營場所及經營單位8700 戶次,累計簽訂承諾書46 份,立刑事案件15 起;同時,對2 個電商平臺、20 個交易類網站、695 個非交易類網站、17 個其他服務網站、155個網店加大監測力度,全面清查違法信息。
積極開展野生動物救助及宣傳工作。濟源市設立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依法依規做好野生動物的收容、救護、飼養、放生和送交工作。自2015年以來,中心累計收容救護受傷、病弱、饑餓、受困、迷途的各種野生動物500 余只,包括原麝、獼猴、大天鵝、紅腹錦雞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時,全市組織開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5·22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宣傳活動,推動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大力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和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決定的重大意義,逐步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野生動物、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全市持續推進科技興林,積極開展優良鄉土樹種資源調查及其開發利用研究,繁育北枳椇、烏桕、山白樹等鄉土樹種20 畝,建設梅種質資源庫20 畝,栽培68 個品種787 棵梅樹,有序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救助野生動物

大力開展宣傳保護

保護瀕危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