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冠疫情沖擊下,我國的經濟形勢遭受重創,但風險與機遇從來都是并存的,我國在當下應抓住機遇,極力推動DCEP的發行流通。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防范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的風險、保護我國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央行計劃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但是數字貨幣由于自身特點,在發行流通過程中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主要包括信息技術風險、法律規范風險、流通環境風險、超主權貨幣風險等。應采取加大信息技術研發力度、加快數字貨幣法律體系建設、推進數字貨幣流通環境建設、加強國際協作等措施應對風險和挑戰。
【關鍵詞】DCEP;信息技術;法律規范;流通環境;超主權貨幣
引言
時代的發展變革會助推金融的發展變革,同時對貨幣的形態和特征會有新的要求。伴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貨幣形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不斷衍生出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等相關系列的新貨幣形態。出于防范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對我國金融貨幣市場造成風險、維護我國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等目的,我國于2014年開始研究設計法定數字貨幣——DCEP。數字貨幣是在新興互聯網技術產生的環境下催生的一種新形態貨幣,其在形態和特性等多層面上不同于以往的其他貨幣,因此央行在研究和發行數字貨幣時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需要做好一系列相關研究工作,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給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1.央行數字貨幣DCEP簡介
我國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英文為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和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簡稱DC/EP。DCEP是一種央行數字貨幣,和人民幣一樣,它具有法償性質、且由國家主權背書、并具有發行責任主體,而和人民幣不同的是,它采用“雙離線”支付方式,支持無網絡條件下也能實現貨幣支付功能。DCEP的發行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中國法定數字貨幣在國際國內的流通拉開序幕。
2.DCEP發行流通面臨的風險挑戰
2.1信息技術風險
(1)區塊鏈技術實現風險。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主要采用區塊鏈技術,但是這個技術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并不算特別成熟,仍有可能產生一系列問題,如“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出現成交筆數量多、成交數額大時,是否可以實現交易順暢且不會出現崩盤現象等。區塊鏈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為法定數字貨幣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技術支撐。
(2)個人信息財產安全風險。以目前的這種技術水平是否具備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能力,能否抵御各種黑客的攻擊,這是必須面臨的棘手問題,央行發行DCEP必須保證客戶的個人信息不會被不法分子盜取。其次,目前的技術能否保護個人錢包密碼不被黑客攻破獲取,個人資金不會被他人盜取,實現個人資金安全是重中之重。
2.2法律規范風險
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都是以人民幣為法償貨幣,而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DCEP并沒有在法律上得到認可,存在法律地位上的缺失。這將導致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兌換、所有權、甚至監管等各方面缺乏合法性,同時法償性在法律上沒有得到保證,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持有人權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會阻礙民眾對DCEP的接受程度和意愿,不利于DCEP在國際國內更快更穩的實現流通。
2.3應用場景風險
(1)數字貨幣的硬件設備、專業人才缺失。一旦DCEP發行并在社會上廣泛流通,這就要求相關的銀行、企業需要有支持數字貨幣支付的硬件設備,支持數字貨幣持有人能夠在絕大部分場景下選擇數字貨幣支付,這需要在全國各地增加或更新相關的硬件設施。除此之外,國家需要增加人工成本,培養一批專業人員,用于服務國民,推廣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目前,我國并不具備數量充足的專業人才。
(2)缺乏配套的數字貨幣應用場景。當下的中國民眾持有人民幣的觀念根深蒂固,更愿意持有現金、銀行儲蓄,或存放在支付寶、微信中,人們對虛擬的數字貨幣了解不足甚至毫無了解,國民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應用過程,在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方面缺乏配套建設。
2.4超主權貨幣風險
目前,DCEP的超主權貨幣挑戰主要來自于國外。當下國際上存在幾種信賴度較高,流通量較多的數字貨幣,一般由國際信任度較高的機構發行,稱為國際可信任機構的數字貨幣。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數字貨幣主要有:比特幣、美國Facebook的Libra以及中國央行發行的的DCEP等。這些數字貨幣都是通過平價錨定銀行存款,進而去錨定央行貨幣,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超主權性。這些具有超主權的數字貨幣將會對我國的金融市場和貨幣主權造成極大的沖擊。
3.未來的應對措施建議
3.1加大信息技術研發力度
我國應不斷加強區塊鏈技術研究工作,完善數字貨幣在存儲、交易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漏洞,同時加強私人錢包密碼加密技術的升級,積極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如:Libra 的分層混合技術路線等,同時參考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相關理念和架構。這有利于提高對黑客的防御能力,同時保證數字貨幣持有人的信息安全權益和個人財產權益。
3.2加快數字貨幣法律體系建設
應對我國在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存在法律依據缺失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快數字貨幣法律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在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等方面明確法律依據,并明確其合法地位。在相關法律中,將人名幣、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同時納入我國的法定貨幣范疇。
3.3推進數字貨幣應用場景建設
(1)政府要引導相關的電信設備服務商和電信運營商加快相關的硬件設備安裝與更新,并給予相關企業在數字貨幣服務方面的一定補貼和稅收優惠。(2)加快相關人才體系的培養,讓專業人員向社會宣傳DCEP,推動社會公眾對法定數字貨幣的了解,讓民眾更快接受DCEP。(3)中央應先進行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試點,來檢測DCEP的相關性能,了解用戶使用滿意度,進行完善,在進行進一步的推廣,按階段按層次擴大法定數字貨幣的應用范圍和應用領域。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完善發展,達到DCEP在國際國內的更廣應用。
3.4加強國際協作
(1)加強國際的區塊鏈技術研發協作。中國應積極參與國際數字貨幣的相關技術研發工作,同時鼓勵阿里騰訊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加強與國際數字貨幣機構的合作交流,推動國內的區塊鏈技術發展。
(2)加強對數字貨幣的國際監管合作。中國國要積極推動國際社會建立統一的數字貨幣監管體系,加強國際社會在數字貨幣監管方面的協作,防范不法人員擾亂國際金融秩序,加大國際金融風險。
4.結語
在新的歷史條件和國際環境下,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是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維護我國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的必然要求。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系統架構、發行流通方式不同于其他貨幣,是由央行在依據實際條件的前提下,進行特別制定選用的。故而國家在數字貨幣發行的過程中,要綜合考量在這一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同時,針對DCEP各方面的問題,必須要做好相關一系列的工作。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廣與應用,對于處于新的國際環境下的我國來說至關重要,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更需要需要我們做好全面的備戰準備,迎接數字貨幣時代的到來。
作者簡介:邱偉(1999.08-),男,江西撫州人,江西師范大學金融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