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發生航空事故后,相關調查機構結合航空系統中的安全隱患提出對應的安全建議,避免同類情況的再次發生。本文先介紹航空事故調查中安全建議的來源、制定模式以及管理方法,其次探究在大數據視角下安全建議分析實現的模式,即安全建議詞頻分析、安全建議聚類分析以及安全建議思維導圖。
【關鍵詞】大數據;航空事故;安全建議
引言
隨著科技水平以及安全管理模式的不斷提升,飛機的安全性和應用價值不斷提升,航空事故發生的頻率逐漸降低。但是事故還是無法完全扼殺的,所以應該提升調查的全面性,明確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在大數據視角下提出指導作用的安全建議。安全建議是調查工作的重要成果,保障航空的基本安全。
1.航空事故調查中安全建議
1.1安全建議的來源
安全建議的主要來源為:調查研究機構提出來的調查報告中的安全建議以及上級部門發布的通知書中提及的安全建議。此外還有航空安全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及的,以及針對某一問題的專項調查和對航空研究中發現的問題。
1.2安全建議的制定
第一,應該明確突出需要整改的部門或者位置。第二,應該以航空事故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提出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以及對應的處理措施。第三,提出的安全建議必須具備實際的實施模式和方法,能夠確保工作的有效落實,以便之后的修正和監察。第四,在調查中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應該及時進行上報,避免發生遺漏的情況,這樣才能保障安全建議的全面和可靠性。第五,安全建議的用詞應該準確,表意清晰不會引發歧義。第六,不應該具備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實施之前應該與有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雙方應該達成共識,這樣才能保障安全建議的順利采納[1]。
1.3安全建議的管理
我國的民航已經具備專門的安全建議管理平臺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能夠在網絡環境中實現閉環管理的模式。把安全建議發布各個部門和單位,然后他們結合問題進行整改。
2.大數據視角下航空事故調查中安全建議分析實現模式
2.1安全建議詞頻分析
安全建議詞頻分析的過程為:安全建議文本集-文本預處理-詞頻統計-高頻詞篩選-關鍵詞確定-關鍵詞分析。第一,先選取2019年的航空事故調查報告的安全建議為參考。第二,安全建議預處理。把收集到的數據匯總到表格中,主要的信息為建議的具體內容、發布時間、航班號、負責人員等。第三安全建議關鍵詞提取。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安全建議中的關鍵詞進行精準采集,挖掘其中的潛在信息。主要應用的是NLPIR平臺,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可視化處理,幫助用戶更好地進行數據處理,提高數據呈現的效果。
首先把安全建議錄入到平臺中,把安全建議轉換為軟件可以處理的格式;在保存路徑中標注轉換后文本的路徑,工作平臺會自動把提取的關鍵詞加入到新的文檔中;把民航專業詞匯導入其中,開啟關鍵詞提取功能,就會自動選取關鍵詞,并且自動保存到關鍵詞路徑中。為了加強關鍵詞提出的準確性,需要建立專門的民航專業詞典,這樣就可以進行自動識別操作,提高提取的精準性,確保輸出存儲的關鍵詞更加準確[2]。因為建立專門的詞典,所以在提取時就不會把專有名詞進行拆分,比如“空中交通管制”就不會被分為三個詞。其次,在平臺中對關鍵詞的處理會呈現安全詞語、詞性、權重以及詞頻這四種模式。最后,按照關鍵詞的數量進行排列,選取出現頻率最多的幾個進行分析處理。第四,安全建議關鍵詞分析。高頻關鍵詞為:飛行員、管制員、發動機、設備、規章、制度等。所以航空部門應該以這樣關鍵詞為基礎,明確改進的方向以及工作的重點,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確保機械設備的穩定運行,加強駕駛員安全飛行的意識,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緊密性和聯系。此外在處理安全建議時應該兼顧好事件的輕重緩急,確保用詞的嚴謹性,直觀清晰地表達觀點,提升航行的安全性。
2.2安全建議聚類分析
安全建議聚類分析的過程為:安全建議文本集-停用詞過濾-文本表示模型-特征項選擇-特征項權重計算-聚類算法選擇-聚類數選擇-安全建議分類。第一,主要應用Python進行操作。第二,安全建議預處理。在安全建議中有一些缺乏研究意義的詞語,比如標點符合、“的”“在”“得”等。這些屬于停用詞,應該及時剔除,避免增加后續工作的壓力,提高聚類分析的精準性。第三,安全建議文本表示。首先構造模型,把數據按照結構化進行表示,提升計算機的識別效果。應用向量空間模型,每一個安全建議都是其中的一個向量,其中維數就是特征項的數量。
其次,選取特征。在剔除停用詞后會獲得安全建議的特征,要把特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提高聚類結果的可靠性。所以應該選取做具有代表性的詞語作為特征,利用Python對文檔進行檢索和篩選。第四,安全建議聚類實現。在聚類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為k-means算法。在經過聚類之后,對得到的安全建議的詞頻進行分析,選取其中重要的關鍵詞,以特點為基礎進行劃分和匯總。
2.3安全建議思維導圖
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對安全建議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明確它們的結構脈絡。安全建議的思維導圖包括概念、來源、發布者、對象、分類、制定要求、綜合評估、管理落實、最終目的這九部分組成。概念為在事故或者事故調查中,調查部門向有關部門提出的認為需要及時采取的預防措施。來源主要為事故調查、專項調查以及事故安全研究。發布者一般為中國民航局航空事故調查中心。對象為航空企事業單位和局方。分類主要按照職能部門、事故模式和事故嚴重性進行劃分。制定要求為是否具有直觀性、實際操作的效果、是否涵蓋全部的內容、能否全面反映情況、用詞準確不會引發爭議、不具備強制性要求組成。對安全建議的綜合評估分為工作是否能夠實施性、能否被有關部門接受、是否具有經濟價值性、能否把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管理落實的模式為跟蹤模式、實現閉環管理、構建安全建議規劃平臺、出臺安全建議管理制度和機制、明確工作的落實效果。安全管理的最終目的為防止類似事故或事件的再次發生。
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對航空調查安全建議進行處理,能夠直觀地顯示數據的內容,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利于航空安全管理人員更好地落實工作,為維修工作提供數據支持,提高安全建設的意識,加強工作的責任感。為航空事故調查人員提供更加直觀的工作思路。
3.結論
綜上所述,安全建議是航空事故調查的核心內容,能夠避免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對數據來源進行準確辨析,對安全建議進行預處理、提取安全建議的關鍵詞,對關鍵詞進行分析,對多個角度出發探究安全建議的特點、制定以及管理模式,為我國的航空事故調查人員進行助力,提升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孫文龍. 大數據視角下航空事故調查中安全建議的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9.
[2]朱志童. 基于飛行數據可視化的通用航空事故調查技術研究與應用[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9.
作者簡介:劉瀟(1994.06-),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企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