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產生很大沖擊。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助人自助的專業,在疫情防控應對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社會工作充分發揮了助人自助、解困、救危方面的作用,并協調社區資源應對公共性突發事件。本文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論述社會工作參與新冠疫情防控時的專業優勢,認識社會工作在疫情防控的作用,并且展望后疫情時代社會工作的機遇與發展,希望能夠增強社會工作應對公共性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提高政府部門以及社會民眾對于社會工作的認識,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化發展,保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社會工作的有序介入和專業優勢的有效發揮。
【關鍵詞】社會工作;專業優勢;新冠疫情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系統地闡明了中央的戰略部署和要求,提出“要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支持廣大社工、義工和志愿者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務”。這一重要講話,是對社會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為社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社會工作界都予以積極的響應。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社會工作表現出了其他專業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種助人的專業行動,它的工作技巧、服務方向、職責內容與疫情的防控工作密切結合。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服務方法,為服務對象提供心理、情緒疏導;通過協調聯絡社區資源,組織義工、志愿者等多方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進入到服務對象的實際生活中,完善社會機制,維護社會運行規律,有效地輔助相關部門開展防疫工作,極大推動了相關部門和人民群眾對社會工作的認識。
1.社會工作參與新冠疫情防控的專業優勢
1.1社會工作的實踐性
社會工作的實踐性,決定了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活力。作為一門實務性強的專業,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都非常具有實踐性。社會工作很多方法與技巧都是在不斷探索中總結提煉出來的,社工在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慢慢發展出本專業獨具特色的服務方法。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面對突發因素,社工會迅速做出判斷,及時介入,面對不同情況,適當調整服務方案,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與技巧來適應不同的服務對象。
正是因為社會工作的實踐性,才能使它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疫情開始后,各地開始封閉管理,面對這種新狀況,社工迅速做出判斷調整工作,配合基層政府,在各個崗位上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擔任著許多重要的角色如:政策倡導者、資源鏈接者、服務提供者,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散發的活力,是其他專業所不具備的。
1.2社會工作的反思性
社會工作強大的反思性,決定了它能從容應對防控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時刻思考,分析總結,更好解決服務對象的問題。專業社會工作者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也帶著反思的態度,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思考如何將專業知識與具體實務經驗相結合。
在此次防控工作中,社會工作者與時俱進創新服務方式,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方式,當然線上服務具有其局限性,如信號不穩定、溝通效果不如面對面交流等,但是社會工作者一直都在反思與總結,試圖尋找更好的解決方式,提供更好的服務。
1.3社會工作的學習性
社會工作的學習性,決定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極具專業敏感度,隨著形勢的改變不斷成長與學習,豐富和發展專業知識。讓社會工作可以靈活面對不同危機狀況,一直處于學習和建構中。
新冠疫情作為突發性公共事件,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這意味著疫情防控工作極其艱難。社會工作因其強大的學習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其他專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社會工作都能夠及時主動地參與其中,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服務。為服務對象提供物質支持、心理慰藉、關注特殊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組織志愿者參與防控工作,讓居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協調社區資源,配合基層社區。本次抗擊新冠疫情的攻堅戰中,社會工作成為重要力量。
2.社會工作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2.1助人自助
助人是社會工作基本的價值理念,也是一項基本功能。面對新冠疫情這種突發性公共危機,人們會產生多方面需要。當自身力量不足以去滿足這些需求,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社會工作就應把它們納入到工作領域,如社工開展線上服務活動宣傳政策和防疫知識,開展心理輔導干預,減輕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不僅很好地發揮了社會工作的助人功能,而且將居民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促進居民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
2.2解困
當服務對象遇到困難但又沒達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時,社工為其提供幫助,我們將其稱之為解困。這里的困難指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困難。有些困難受助者可以通過靠自身的資源來解決,但有時也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的幫助。疫情發生后,社會工作者充當著資源協調者、組織者,幫助居民采買日常生活物資,為社區內弱勢群體提供個別化服務,滿足居民硬件需求。同時精神方面,為了豐富服務對象的線上生活,開展線上活動如云逛街、云看展等。解決服務對象面臨的困境,發揮社會工作的解困功能。
2.3救難
危難指因為身體損傷、經濟破產等原因,危及自身生存的狀態。當事人陷入危險境地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的狀態。新冠疫情發生后,許多人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許多醫護人員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些英雄的離開不僅讓整個社會為之惋惜,而且他們的家人朋友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創傷,這時就需要社會工作者的介入,維持遇難家屬心理平衡狀態,發揮社會工作救難的功能。
3.后疫情時代,社會工作的展望
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新冠疫情不僅危害身體健康,更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生活質量,社會的穩定發展。社會工作作為以利他主義為導向助人自助,用專業的方法,來幫助個人及社會預防和解決問題,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社會服務的專業。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讓全社會看到了它的價值,社會工作者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將專業情懷與理性精神相結合,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對于社會工作來說,此次新冠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體現了整個國家乃至社會對于專業化社會服務的需求,但是目前社會工作的發展水平能否回應這一需求,成為社會工作專業能否可以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契機。然而,當前社會工作缺乏社會所需的具有專業知識和服務創新能力的人才,并且社會工作在處理突發事件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些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瓶頸,需要所以的社會工作者一起去努力突破。最后,期望社會工作在疫情防控中所發揮的作用,可以讓社會認識到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推動社會工作的制度化發展,被納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中。
參考文獻
[1]霍曉英:《治理視角下公共危機的社會工作介入》,《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4期,第26頁.
[2]孟亞男、程達:《借力三社聯動完善社區風險防控體系的對策建議》,《中國社會工作》2020年第7期,第29頁.
[3]王思斌:《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深入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國社會工作》2020年第7期,第46頁.
[4]曾偉:《談中國社會工作介入突發事件的問題》,《才智》,2016年第18期,第254頁.
[5]孫軍輝:《社會工作視角下的公共危機管理》,《地方政府發展研宄》2001第七輯,第147頁.
[6]鐘靈宇:《社會工作介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國社會工作》2020年第8期,第34頁.
作者簡介:白雪(1996.8-),女,研究生,社會工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