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摘? 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搞好農村各項事業的保障。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執政大廈的根基,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證和有力支撐。本文從組織建設、班子隊伍建設、工作載體、作用發揮等方面探究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還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新時代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創新路徑,以期進一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和基礎。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建
引言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戰斗堡壘,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力量。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大廈的根基,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松則大廈傾。要加強企業、農村、機關、事業單位、社區等各領域黨建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基層黨組織是黨的“末梢”組織,也是黨的各項工作的基礎。建強基層戰斗堡壘,需要抓好聚焦黨員隊伍納新、基層干部更新、基層組織創新等重點,全面安排部署,扎實推動落實,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體推進奠定堅強的組織保障。
1.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挑戰
1.1組織建設方面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基層黨組織經過了面臨的改革新形勢和脫貧攻堅,部分基層黨組織把工作重心轉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上,同時,隨著村民民主意識的增強,在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的前提下,希望參與村內重大事務的決策。而部分基層黨組織對群眾參與意識重視不足,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減弱甚至邊緣化,出現了黨建和業務“兩張皮”問題,導致對黨組織重視不足,對農村黨員教育不夠,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也不見了。
1.2班子隊伍建設方面
部分農村基層“兩委”班子不團結,影響工作效能,有的基層黨組織大包大攬,將“領導核心”作用理解為擁有各項事務的最終決定權,本應由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的事情,卻由基層黨組織決定;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無法體現;有的認為村民自治就是“自由”了,就可以不要黨組織的領導。
1.3工作載體方面
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創新不夠,沒有形成農村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
(1)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經濟相對落后的村,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黨建工作滯后,導致基層黨建工作始終走不出低迷狀態。
(2)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不完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政治生活落實不好。對外出務工黨員、流動黨員、無職黨員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不能使他們正常發揮作用。
(3)發展黨員工作相對滯后。不能認清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年輕黨員、能人黨員沒有及時吸納進黨組織,導致發展黨員工作滯后。
1.4作用發揮方面
基層黨組織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群體,黨員能否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至關重要。部分農村黨支部班子成員的思想觀念沒有轉變,服務意識淡薄。不懂“一盤棋”思想,不會高點站位、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具體工作,黨組織的為民服務功能不能滿足群眾所需,在脫貧致富上力不從心,不能有效地帶動群眾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2.新時代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創新路徑
2.1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強化黨員教育管理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通過強化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要注重黨員納新。重點在致富能手、回鄉青年、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和年輕優秀的村委委員中培養發展黨員,著力優化農村黨員結構,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并對發展對象進行資格聯審,嚴把黨員“入口關”。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制定黨員教育培訓計劃,從嚴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黨員“政治生日”等做法,規范黨員教育管理。
(2)要認真組織村“兩委”班子研判。全面了解村級班子運行和干部履職情況,開展村干部素能提升行動,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的農村基層組織書記隊伍。
(3)要組織創新提升黨建質量。開展黨組織標準化創建工作,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聚焦薄弱短板,構建和完善村級黨組織統一領導下的村級組織運行機制,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體推進。
2.2健全基本工作保障,理順工作運行機制
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保障必不可少。
(1)要建立工作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健全基層組織運轉經費財政保障制度,加大對基層黨組織運轉經費投入,要按月落實到位,堅持“村財鄉管村用”等制度,定期公示開支情況。同時,還要保障村監委的工作經費,可從運轉經費中列支。
(2)要大力提高村干部基本報酬。科學建立報酬機制,保障村干部合理報酬。探索建立村干部工齡補貼機制,按在任村干部實際任職年限計算工齡,任職不足1年的按任職1年計算,按照一定標準,給予工齡補助,逐年提高村干部基本報酬。要完善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績效目標考核機制,考核結果與績效報酬、業績考核資金和評先選優等直接掛鉤,作為村干部選拔、任用、獎懲的重要依據。
(3)要建立健全風險機制。建立村、社區干部養老保險補貼制度,為村干部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建立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機制,及時發放離任村干生活補貼;建立村干部風險專項基金和黨員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村干部意外傷害補助,村干部、黨員受災等補助救助,解除村干后顧之憂。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確保“干好有盼頭”。要建立村干部成長激勵制度,從優秀村干中選拔鄉鎮干部機制,在每年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工作中,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職位,定向招錄在職村干部,開通村干部走向國家工作人員的“綠色通道”,吸引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優秀人才到村任職,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確保“干好有盼頭”。
2.3全面統籌基層組織,推動支部作用發揮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下,農村黨支部建設的工作環境、對象和組織依托發生了許多深刻變化。農村黨支部要加強自身建設,不斷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
(1)要以基層黨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基層黨組織要統籌鄉村產業振興科學規劃,依托黨建發展帶動產業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深入分析本地自然稟賦、產業優勢、制約瓶頸,結合銷售前景、群眾意愿等情況積極做好鄉村產業發展規劃,不斷發展以當地農產品為主的特色產業,積極走特色產業發展的產業振興道路。
(2)要推進鄉村治理法制化、營造鄉風文明的鄉村環境氛圍。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到村規民約的制定,發揮村民的主人翁作用,制定適合本地方情況的自治條例。基層黨組織需要依法領導鄉村開展自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依法開展鄉村治理的各項活動,依法推進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要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工作,積極宣傳以法治村的思想,讓農民群眾知法、守法、用法,營造和諧、有序的鄉村環境,切實增強農民的法律觀念和法治意識,讓農民群眾真正能夠發自內心尊崇法律,并將法治意識內化為自己的一種修養、一種自覺的行動,形成法治為先、依法辦事的農村社會氛圍,為實現鄉村振興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確保地區長治久安,為鄉村振興的有序推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7-05,(01).
[2]周志偉.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新經濟 [J],2019(08):63-66.
[3]黃麗沙.淺析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法治與社會 [J],2018(19):175-176.
[4]張嘯.淺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農家參謀[J],2019(11):47+69.
[5]劉茹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人大建設[J],2018(10):54-56.
[6]張鍥,主編,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農村改革、科教文衛體制改革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編.新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1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