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增白瑪
【摘? 要】如果能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學生就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實現自己人生的更大跨越。故此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采用了各種手段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為學生的更高發展提供了更加充沛的動力。在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教學中,引入地方文化資源是一種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在此對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教學及地方文化資源的導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教學;地方文化資源;導入
引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保證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承是每一個國民的責任。但是在當前國家發展、人民交流、科技溝通的要求下,漢語作為一種通用的語言文字越來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民族都在學習自己民族語言的基礎上開設了漢語課,對學生進行漢語教學。在高考中,作文是一項占據分值極高的內容,可以說占據了整套試題分值的半壁江山,所以對于藏區學生來說,提高作文分值是保證學生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重要舉措。作文對于藏區高中生來說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學習活動,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不斷的探究,進行深度剖析,用地方文化資源的引入來為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教學提供更加充沛的發展動力。
1.指導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細致觀察
當前藏區高中生在漢語文作文寫作過程中,往往會感到素材匱乏,面對題目不知從何下手,即便找到了突破口也不能采用更加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的語言來進行闡述和描寫,究其原因不外乎學生不具備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不能把生活當中的素材應用到寫作中來。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細致的觀察,進行深入的思考,以豐富寫作的素材。例如教師可以對藏族地區所特有的民族舞蹈、佛教的繪畫、壁畫、雕塑、藏族的民居以及服飾等地方文化資源進行觀察,對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是又非常容易讓人忽視的地方文化資源進行用心的感悟,通過多種感官進行體驗,以此作為寫作的資源,讓寫作過程變得更加簡單,讓寫作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讓地方文化資源在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寫作中形成強勁的助推力。
2.指導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收集整理
學會了對生活進行深入而又細致的觀察,擁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僅僅完成了第一步。畢竟素材是千姿百態的,只有把搜集到的各種素材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才能夠在需要應用的時候信手拈來,隨機調取。藏區擁有豐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諸如各種民俗習慣、風土人情,諸如文化藝術、特色建筑,諸如生活方式、服飾婚俗等,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搜集與整理。例如藏區有大量的民間傳說,譬如木且苦苦的故事、寶中寶、牦牛王、格薩爾王的故事等;例如藏區的民族歌舞有弦子、鍋莊、踢踏舞等;例如藏區的民間工藝美術形式有面具、瑪尼堆、轉經筒、編織工藝等。教師指導學生對這些藝術形式進行整理,對學生的寫作素材來說是一種有效的積累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參加更多的綜合實踐活動,比如來到大自然當中欣賞格桑花的美麗鮮艷,體驗牧羊生活,真正走進牧民的家中體驗生活,聆聽牧羊人那嘹亮的歌聲等。在學生手機整理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及時用筆記下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在激發寫作興趣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加深了學生的感悟與體驗。
3.指導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剖析反思
對搜集整理的資料進行深度的剖析與反思,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從多個不同的視角、從多個不同的層面對寫作素材進行解讀,可以豐富寫作的內涵,增加文章的深意。因此藏區高中漢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精心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對地方文化資源進行剖析與反思。首先,需要依據自己的寫作目的來選取資源,把那些可以支撐自己的寫作意圖、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的素材挑選出來加以應用;其次,需要對挑選出來的地方文化資源內容進行解讀,形成自己的獨特觀點,并進一步理清寫作的思路,保證作文的邏輯性與條理性;然后需要對文章的布局進行構思,采用合理的結構,把選取的素材加以科學的應用,并注意對地方文化資源這一主題的突出,避免中心的偏離,并采用更加生動、形象、具體、精到的語言來突出中心、點明主題,最終形成一篇文質兼美的習作,促使藏區高中生漢語文作文水平的更大提升。
總而言之,在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教學中,科學引入地方文化資源,把漢語文作文教學同民族傳統文化有機融合到一體,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承,讓民族傳統文化在我們的手上得以發揚光大,進而推動藏區高中漢語文作文教學的不斷發展,推動藏區高中生漢語文作文能力的不斷提高,促進學生在人生道路上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瑞麗.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入本土文化的思考與嘗試:以合作市中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7(11):48.
[2]陳立秀.引入地方文化資源實現藏區中學語文作文高效教學[J].都市家教月刊,2015(12).
[3]陳志斌.基于地域性文化資源的藏族高中學生漢語寫作教學[D].西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