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彬 王雪峰
【摘? 要】醫護人員是公共圖書館龐大的特殊讀者群體,其因職業特點而面臨嚴重的心理壓力,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也影響著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的質量,圖書館應從自身優勢出發,主動承擔對醫護人員提供心理疏導的工作。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醫護;心理疏導
引言
2020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我國衛生技術人員101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2萬人,注冊護士443萬人。這一數據顯示著中國醫護群體的龐大,同時,據統計,目前我國醫生患憂郁癥的概率為25%~30%,為普通人群的4倍。焦慮癥,職業倦怠、恐懼癥等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困擾醫務人員的常見心理問題。作為治病救人的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公共圖書館在為醫護人員提供心理疏導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1.醫護人員需要心理疏導的原因
(1)工作特性決定。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來源主要有期待過高、行業要求過于嚴格、負載過重、生活缺乏規律性、過度暴露于負性刺激等。醫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疾病的患者,經常暴露于生物、化學、物理有害因素中,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護人員不僅需要面對并處理瀕臨危難的個體、群體,甚至時刻處于被感染危險的環境中,無助和悲傷感,甚至抑郁情緒頻現。
(2)來自社會的壓力。隨著目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己所接收到的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也包括醫療服務。因此近些年我國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數量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由其所引發的群體性、暴力性事件時有發生, 據夏保京等對經歷醫療糾紛的醫師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就發現,醫療糾紛發生后,經歷糾紛的醫師在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等因子及應對方式上明顯要比普通醫師消極。當醫務人員長期處于這種精神壓力下,勢必會造成不良的心理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其工作和生活。
2.公共圖書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1)輕松的文化氛圍和舒適的空間環境 。不同于醫院緊張的救護環境,公共圖書館在設計之初就將輕松的文化氛圍和舒適的空間環境作為考慮的首要因素。圖書館的優雅、溫馨、舒適的靜態物理空間,能夠使人不自覺地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在輕松愉悅的人文環境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心理健康疏導。這樣的環境對于進行輔導講座、疏導、宣泄等心理疏導方法效果也有顯著的提高。
(2)豐富的館藏資源和社會資源有助于學生進行自助式的心理健康 。早在100多年以前,西方醫學界和圖書館界就已經將閱讀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的輔助工具,是醫護人員自主解決心理困擾的方式之一。圖書館作為資源中心,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資源保障是其他社會機構部門難以匹敵的。公共圖書館掌握讀者借閱信息,通過梳理醫護人員的借閱信息,并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挖掘,能夠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變化,有助于在第一時間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公共圖書館專業的心理學、社會學館員可以提供專業的心理學指導,對于不具備條件的圖書館,也可以通過開展跨界合作,為醫護人員提供專業的相關服務。
3.加強醫務人員心理疏導的對策
(1)跨界合作建立心理疏導機制。由圖書館牽頭,與醫院和心理咨詢機構專業成立心理疏導小組,建立醫務人員心理健康檔案,及時掌握、跟蹤醫務人員心理狀況,建立心理咨詢平臺,保證醫務人員的心理問題能及時解決,保障醫務人員身心健康。為醫務人員量身定做的專業心理測試、心理健康 小知識等內容,全方位幫助醫務人員緩解心理壓力。在對醫務人員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篩查、心理 危機干預、心理咨詢與治工作內容,通過對醫護人員的心理保健,改善服務質量,讓醫務人員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在緊張的工作中學會自我調節。提供醫務人員崗前培訓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未來從醫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老資歷醫護人員進行經驗指導,使其較快適應醫療行業的職業特色。舉辦公共課程,對醫務人員進行心理健康培訓教育,使醫務人員認識心理健康意義,心理問題識別,心理自助方法,提升心理抗壓能力。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講座,訂購有關心理健康與衛生的期刊、雜志、書籍,提高醫務人員心理調適能力,減輕和消除心理壓力。針對需求來設計培訓內容,從點及面,由粗到細,從普適性培訓到針對個別項目的指導。通過真人圖書、讀書會等活動形式搭建醫護與心理醫生、醫護之間、醫患之間溝通平臺,為醫護人員提供表達和宣泄的途徑。聽取醫務人員的心理感受,了解醫務人員的心理特點,心理需求,評估、分析引起醫務人員心理高壓的原因,提供應對策略,從醫務人員提出的主要問題著手,啟發和誘導醫務人員領悟,從實質及個性根源上“解放自我”,走出“壓力”思維,徹底消除“負性心理”。對已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確需專業治療的人員提供就醫提示和指導,協助專業心理醫生的治療。從心理問題的預防、解決、壓力的抒發多方面共同出擊,建立健全心理疏導機制。
(2)形式靈活,適應醫護人員工作特點和心理疏導的需要。醫護人員因為工作時間長、不固定、工作強度大,對現場講座、培訓、展覽、交流、讀書會的參與度低。長期處于壓力狀態可能形成麻木心理,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問題或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問題。因此圖書館要創新心理疏導的形式,靈活運用多媒體等技術。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交流活動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輔以PPT分 享、視頻賞析等通過語音會議方式,連接館員、有需求的醫護人員。結合聲音、文字等多種形式,利用共情原理,通過閱讀聆聽內容積極向上的文字,促進心理健康。可通過搭建網絡展廳,利用VR技術,豐富閱讀療法形式,充分利用閱讀療法中的共鳴、凈化、平衡、暗示、領悟等原理,疏導讀者的障礙心理。活動內容需緊密貼合社會動態,主動挖掘醫護人員最關心和最需要的內容,使得各項活動的開展有的放矢。
4.結語
心理健康將成為未來社會人的主要競爭層面,尤其是醫護群體要面對專業、道德和心理的三重要求,心理健康的醫藥工作人員才是這個社會的白衣天使。因此,為醫護人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圖書館無論從環境、資源和能力上都是這項工作的的重要陣地。圖書館應社會力量,搭建醫護人員心理疏導平臺; 應從自身專業和資源出發,不斷探索和深化心理疏導工作和服務;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務必考慮圖書讀者群體的職業特色,具有專業特色、多層次、多元化。此次突發公共事件是圖書館此項快速成長的契機。無論是資源保障、技術保障還是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讀者的需求來進行。圖書館不能忽視自身具有的讀者心理疏導的優勢,應主動聯合醫院和相關展業機構,整合人力及資源,切實承擔起醫護人員心理疏導工作,讓圖書館真正成為讀者的精神棲息地。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2020-02-28.
[2] Lin QH, Jiang CQ, Lam 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pational stress,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managerial staff from a Sino-Japanese joint venture inGuangzhou, Chian[J]. J Occup Health, 2013, 55:458-467.
[3]Akbari J, Akbari R, Farasati F, et a1. Job stress among Iranian prison employees[J].
Int J Occup Environ Med, 2014, 5:208-215.
[4] Sun W, Fu J, Chang Y, Wang 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risk factors for anxiety
disorder among Chinese doctors[J]. J Occup Health, 2012, 54(1):1-8.
[5]劉晶,柳麗花,方超,張軍,馮菲.圖書館開展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研究[J].湖 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238) :45 - 46.
[6]喻夢倩.疫情期間高校圖書館“云”閱讀推廣及讀者心理疏導研究[J].圖書館研究,2020(3) :101 - 107.
作者簡介:楊書彬(1990-),女,本科,館員。
王雪峰(1987-),女,本科,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