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生活中會經常看到一些如漫威電影《蟻人》,電影《格勒佛游記》,電影《縮小人生》等許許多多關于人類放大縮小的電影題材。小說類有劉慈欣的《微紀元》等,人們對放大縮小的好奇從未停止,在網絡上也經常有人探討此類型的問題。本文就以物理力學角度來探討當一個人縮小之后所感受的世界模樣。
【關鍵詞】物理解說;縮小人生
在網絡上搜索,世界上力氣最大的生物是什么,螞蟻赫然在列。這是由于根據力學家測定,一只螞蟻能夠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甚至能夠拖動自身體重1700倍重量的東西,儼然一個超級“大力士”。還有甚者說,根據“科學家”作的研究,螞蟻腿部肌肉是一臺超高效率的“發動機”,能夠使得螞蟻產生如此超凡脫俗的力量。
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究竟我們人類和螞蟻對比,到底誰才是高級生物,要知道我們人類通常情況下能舉起自身體重的重量就已經算不錯了。對比螞蟻那“恐怖”的力量,真是讓人感到自慚形穢。由此出現了眾多紛紜的說法,例如,螞蟻要是能夠長到我們人類大小,那么統治地球的絕對是這種大“螞蟻”,想象一下一只人類大小的螞蟻,舉起數十噸的物體向你丟過來。這個時候,不論是老虎,獅子還是其他猛獸在螞蟻面前都只能是口糧。
但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也是我們常人犯的一些直觀印象想當然的錯誤。作為一個人類要有自信,我們作為地球上的統治者,最高等的動物。若能夠像電影《蟻人》或者《縮小人生》那樣的縮小,即便縮小到了螞蟻大小,我們人類依然會是地球的統治者,甚至能夠活的更加輕松。
首先先來探討下一個最常見的誤區,那就是當我們人類縮小到螞蟻大小,不會只是單單的縮小。那時候,我們也將變身成一個個超級“大力士”,也能夠輕松的舉起自身幾百倍重量的物體,甚至更加靈活多變。這并不是隨意的猜測,而是根據現有物理力學規則可以直接推導出來的。
那么先來解釋下為什么,縮小后的人類為什么能夠舉起自身體重數百倍重量的物體。舉個例子,我們手里有兩根材質相同繩子,其中一根長1米,粗1厘米,重1kg,能夠拉起1000千克的物體。第二根長0.1米,粗0.1厘米。那么現在問題來了,第二根繩子應該有多重,能夠拉起多重的物體,請仔細思考。
現在來揭曉答案,第二根繩子由于體積縮小了1000倍,因此僅重1克。能夠拉起多重與其多粗有直接關系,繩子細了100倍,因此能拉起10千克重的物體。換個方向看,1千克重量的繩子,能拉起1000千克的重力,是自身重量1000倍的,而1克重量的繩子卻能夠拉起10千克重力,是自身重量10000倍物體,這個時候你能夠說1克重的繩子比1千克重的繩子質量好十倍么?當然是不行的。仔細想其中的道理,原因是因為一繩子能拉起多重的物體,跟繩子多長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只跟繩子的粗細有關,同理,一個物體的受力大小只與該物體的受力橫截面有關。
再來看看人縮小到螞蟻大小的情況,一個身高1.8米,體重70千克,舉力也為70千克的人,等比例縮小到身高僅1.8厘米,那么此時體重將僅有0.07克,由于力量只和受力橫截面相關,而受理橫截面并不是于體積等比例縮小的,此時只縮小10000倍,因此此時他的舉力為7克。那么舉力與此時縮小人的體重作對比,你會發現,這個時候他就能夠舉起自身體重100重量的物體了。諾是將比例放的更小,那么這個力量與質量的比值比例就越明顯放大。
現在來代入這個被縮小100倍的人類視角,此時他能夠舉起自身百倍重的物體,能夠蹬腿一躍,就跳到了“幾十米”的高度,此時的他不論從多高的高度摔下來都不會遭受任何傷害,在他的眼中,世界仿佛放慢了整整100倍,同時地球對他的重力也縮小了100倍一般。在地上行走之時,最好換上攀巖設備,在地表以攀巖的狀態行走,那樣“走”的更快,否者只用雙腳走路,不小心就跳的太高飄了起來,在空中可不好轉向。
現在來逐句討論縮小人的感官現象,蹬腿一躍,就跳到了“幾十米”的高度,這是由于相對此時的人來說,就好像自身的力量大了整整百倍,一個人跳的多高,取決于在跳起來時雙腿與地面接觸給與自身的的加速度。而加速度的大小a=f/m,意思是力量與質量的比值越大,加速度越大。我們已經知道,縮小百倍之后的人,力量縮小了1萬倍,但質量卻縮小了100萬倍,此時力量與質量的比值就大了整整100倍。因此,蹬腿一躍,百倍于正常人跳躍的加速度,輕易的使小人躍上了“幾十米”高空(其實是幾十厘米,之時對縮小人來說就像幾十米)。
此時的他不論從多高的高度摔下來都不會遭受任何傷害,在生活中會看到一個現象,越小的東西似乎越堅固耐摔,一顆小石頭,你用力往地上砸也摔不碎裂,而礦山開采巨石時,即便在巨石底下,放足夠的泥土來作緩沖,但巨石只是“輕輕”一倒,卻極容易把自己摔的四分五裂。這是由于物體的材質雖然相同,但更大的物體單位受力橫截面遭受自身重量的影響越大,一顆一厘米高的石頭,底部只需要遭受一厘米石頭的重量,一顆十米巨石,相同單位面積的底部卻要承受十米高的重量,底部壓力相差千倍。在作加速運動時也會變得更明顯,因此,越大的物體,運動時就越“脆弱”。越小的物體越耐摔。例如,大象也許只是從一米高的坡上摔下,就有可能永遠站不起,而我們就從來沒見到過摔死的螞蟻。同時受到地球空氣阻力的影響,越小的物體下落時它的極限下墜速度越低,例如從高空墜落下來的貓,就不容易倍摔死, 因此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共同影響,縮小百倍的人無論從多高摔下,都不會遭受任何傷害。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現象,只要用心觀察,換個視角,這種現象生活中是隨意可見的。
在他的眼中,世界仿佛放慢了整整100倍,一個生物對時間的感知是會隨著變大變小而改變的,越小的生物反應越快,越大的生物反應越遲鈍,其實這點并不僅僅局限在生物層面上,在非生物之上也是成立。越小的動物越靈活,越小的玩具越靈活,越小的人也是。除了上面力學上的原因,另外一個就是越小生物,相同的結構,從神經傳導速度看,由于神經傳導速度不變,那么越小的生物傳導所需要的路程就越短,因此就能作出更快的反應速度。同時大腦就像電腦CPU芯片一樣,越小越精細者計算速率就越高,一個正常人腦子中轉了一圈的想法,在縮小人腦海里相同的事已經轉了一百圈。因此可以大膽作出推斷,在他的眼中,整個世界就仿佛放慢了一百倍一樣。
同樣可以舉很多例子,如小孩子比大人更靈活,反應更快。籃球運動員姚明,肌肉練得再強壯,就是跑不過艾弗森,打不了后衛。蜜蜂可以每秒轉向數十次,震動翅膀數百次,貓咪的反應速度是人類的十倍等等。繼續思考身邊的例子。
同時地球對他的重力也縮小了100倍一般。身邊的這是通過上面幾點共同推導出來的感官。一個人類,在正常情況下,如何能舉起原本一百倍的重量?如何能夠一躍數十米高?答案是,只要地球對你的重力縮小一百倍,那么你就能完美的達到上述兩點。
我們再結合一個思維實驗,你就是這個縮小的人,此時的你站在一個高度為一米的電腦桌上,往下跳。這個電腦桌對縮小的你而言,看上去就是一個100米高的大懸崖。那么代入自由落體公式,在正常人的眼中,你只用了0.45秒的時間就落到了地上。但是在你自己的視角中,由于時間感覺被放慢了一百倍,你會感覺花了整整“45秒”的時間,才落到了“100米”的地上。那么代入自由落體公式 h=1/2gt2,計算得出重力加速度g約為0.1m/s2 。仿佛重力小了整整百倍,再結合上面的力量與彈跳,完美結合代入。(題外話,在這種情況下,真空光速對你來說依然是30萬“千米”每“秒”哦,光速恒定真是意外的堅挺)
驚奇的“發現”,雖然我們共同生存在同一個星球,看似同樣的環境。 但越小的生物,他們生存的環境看似更優越。更小的重力感,更敏銳的時間感,更加堅硬耐摔的身體,代表著相對的“更強,更快,更硬”還有由于自身消耗的減少導致的相對“更豐富”的資源。因此,假如人類像電影《縮小人生》里那樣,縮小百倍直徑(體積縮小百萬倍)。那么只要我們點開了科技樹,依然會是地球的統治者,甚至能夠活的更加輕松百倍,這是一個何等波瀾壯闊的世界。
一個大了百萬倍的世界,一個個“力大無比,銅皮鐵骨,反應靈敏,輕功高絕的武林高手”持槍打螞蟻,開著“戰斗機”打飛禽,開著“坦克”對巨獸,建造“萬米”帝國大廈城,在城中飛檐走壁,“萬米”大的空中移動要塞(飛機),不帶降落傘的高空蹦極,數萬米的超級巨輪(遠洋漁船)出海捕魚,面對海中各類超級巨獸,我們操控著巨大機械與其斗智斗勇。數千米的鯤(鯨),數百米的金槍巨獸(金槍魚)等各種海中怪獸巨獸一只只倒在我們的面千,滿載而歸,一個比動漫海賊王更加宏偉離奇的世界在眼前展開,而我們依然立于世界之巔。
作者簡介:黃歡(1990.02-),男,福建福清人,福建福清,350309,科普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