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垚, 劉俊良, 唐啟彬, 宋東鎣, 王先鋒, 孟曉林, 張建新, 湯永濤, 周傳江, 聶國興
(1 河南師范大學水產學院, 河南省水產動物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 新鄉453007 2 正陽縣農業農村局, 河南 駐馬店463600)
正陽縣地處淮北平原(N32°16'-N32°47',E114°12'-E114°53'),縣境南面隔淮河與羅山、信陽相望,東面與新蔡、息縣相鄰,北面與汝南、平輿接壤,西面與確山比鄰,縣境東西全長64.5 km,南北寬57 km,總面積1904 km2。正陽縣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屬于大陸性季風型濕潤氣候,年降雨量充足,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春秋兩輪農作物輪種。正陽縣地處大別山前傾斜平原區,境內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的特點,西部多緩坡和低崗,其余為淮河沖擊平原,縣西北宋店崗地勢最高,海拔102 m;東部岳城地勢最低,海拔40 m;平均海拔78.8 m。全縣境內有閭河、清水河、黃大港、慎水河、田白河等河流,除此之外淮河、汝河、文殊河等流量較大的河流,以小型水庫為主,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65億m3,其中地表水1.12億m3,地下水(淺層)2.3億m3。
2020年5月13日-5月19日,河南省魚類資源調查隊在正陽縣農業農村局的配合下,對駐馬店市正陽縣境內的主要河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魚類資源調查工作,根據縣境內河流分布特征,設21個樣點,其中地處蘭青鄉的16、17、18樣點因河道斷流等原因,不具備采捕條件,并未能采集到魚類,樣點2、5、19等樣點魚類資源豐富,進行了二次采樣,具體采樣點信息見表1。
樣品的采集、固定的方法與前人所用方法相同[1,2]。標本的分類以納爾遜分類系統為基準,鑒定種類主要參考國內權威出版物[3-5],同時可以參考Fishbase、臺灣魚類資料庫等權威的網絡資料對相關種類進行進一步的核實。

表1 正陽縣魚類調查采樣點Table 1 Sampling location in urban area of Zhengyang county
本次調查除進行采樣調查外,還進行了走訪,主要走訪對象為漁民、釣魚愛好者、漁政管理人員及長期從事魚類販賣的商人,除此之外,還查閱正陽縣縣志、漁業規劃、水利志等相關資料。通過與走訪對象進行深入交流、查閱正陽縣魚類資源的相關資料,充分了解當地近年來魚類資源的動態變化狀況。
此次魚類調查過程中,采集與走訪后共48種,分屬于5目11科38屬(表2)。本次調查占主要組成部分的為鯉形目魚類(34種,70.83%),其中鯉科在鯉形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鯉科魚類31種,占鯉形目的81.58%;鰍科魚類3種,占鯉形目的18.42%;鲇形目和鱸形目次之(各5種,10.42%);合鰓目及頜針魚目的種類較少(各2種,4.17%)。從統計數據上來看,正陽縣魚類資源與河南省內其他市縣的魚類資源相同,都是以鯉形目鯉科魚類為主,這與鯉科魚類是鯉形目中分布最廣、種類最大的類群有關。
其中鯉形目中的鯉科魚類在本次調查中占有絕對優勢,本次采集共發現鯉科魚類17屬20種,占鯉形目總種數的90.91%,占總種數的80%。從魚類的種類組成來看,魚類資源以鯉形目為主,其中鯉科魚類又在鯉形目魚類占比最多。從不同魚生活的水層分布來看,本次采集的魚類資源中,于水體中上層生存的魚類6種,占總數的24%;于水體中下層生存的魚類9種,占36%;底棲魚類10種,占40%。
根據營養結構、棲息環境、繁殖共位群等生態生理指標對正陽縣的魚類進行生態系統劃分。從不同魚類在水體中的分布情況來看,生活在水體中上層的魚類20種(41.67%),多為鯉科魚類與頜針魚目的魚類;生存于水體中下層的魚類8種(16.66%),多數為鯉科鮈亞科的魚類;底棲魚類20種(41.67%),主要為鯉形目鰍科魚類、鲇形目、鱸形目及合鰓目魚類,此外還有部分鯉形目鯉科魚類。按照魚類攝取食物的種類進行分類,可以把魚類分為植食性、雜食性與肉食性魚類。本次正陽縣資源調查中,以雜食性魚類為主,高達23種(47.92%);肉食性魚類次之(20種,41.67%);植食性魚類種類最少(5種,10.42%)。根據產卵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魚類劃分為:沉性卵、黏性卵、漂流性卵及將卵產于蚌內的魚類。其中產沉性卵種類最多(16種,33.33%);產漂流性卵次之(14種,29.17%);產黏性卵的魚類10種(20.83%);將卵產于蚌內的種類6種(12.5%);產浮性卵種類最少(2種,4,17%)。根據魚類棲息環境可以把正陽縣魚類劃分為靜水定居型、江湖洄游型、溪流定居型三種類型。其中占主體地位的為溪流定居型魚類(24種,50%);靜水定居型魚類次之(16種,33.33%);江湖洄游型魚類最少(8種,16.67%),主要是青魚、草魚、鰱、鳙等種類。根據淡水魚類區系的劃分特征[6],正陽縣魚類可劃分為江河平原區系復合體、北方平原區系復合體、晚第三紀早期區系復合體及南方平原區系復合體。其中江河平原區系復合體魚類占主要組成部分(22種,45.83%),此類群多為產漂流性卵魚類,如鳈屬魚類;晚第三紀早期區系復合體魚類與南方平原區系復合體魚類,在此次調查中種類數目相同,均為11種(22.92%),前者多喜攝食底棲生物,與嗅覺功能相比,視覺功能較差,后者魚類多具有保護色及輔助呼吸器官,生存能力較強。

表2 正陽縣魚類名錄Table 2 Fish species list in urban area of Zhengyang county
正陽縣為淮河沖積平原,縣境內水系主要為淮河水系,大小河流交錯、無大型水庫、地勢平緩、平均海波較低,整體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且無較高海拔的山峰,僅在西部分布著較少的緩坡和低崗,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溫和。平緩的地形地貌和溫和的氣候也影響了正陽縣境內魚類種類的分布。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正陽縣內溪流定居型魚類與江河平原區系復合體魚類占主要組成部分,這與正陽縣縣境內河流眾多、地勢平緩的地理環境特點一致,是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結果。從營養結構上來看,正陽縣魚類的主要食性為雜食性,攝食對象多而雜。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及碎屑等都可作為這一類群的攝食對象,為其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類魚有較強的適應性,生存能力較強,因而在魚類資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生物界各大類群經過漫長、復雜的演化,在不同的地區產生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7],從而形成不同的區系,根據世界動物地理分區,我國屬于古北界和東洋界[6],而淮河則是我國古北界與東洋界的交界,秦嶺-淮河以北為古北界,正陽縣就處于古北界內。根據史為良魚類動物區系復合體學說[8],本次正陽縣魚類以江河平原魚類區系復合體種類為主,這一類群魚類體型多為紡錘形,各鰭發達,喜流水環境,善游泳。
通過物種組成上來看,在本次正陽縣魚類資源調查中鯉科魚類(31種)為主要組成部分,這與我省其他市縣的調查結果相似,鯉科魚類在我省分布范圍廣、數量多,具較高經濟價值。與其他縣市相比,正陽市的魚類資源也較為豐富,從物種組成、棲息環境、營養結構等因素上來看,魚類種類48種,溪流定居型魚類(24種)與肉食性魚類(20種)較多,這也表明正陽縣境內的水資源較好,天然餌料來源充足,為魚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魚類的繁育提供了保障,進而提高魚類資源量。
正陽縣魚類資源較為豐富,建立長期有效的檢測,可以及時了解魚類資源的變化,另外,魚類具有終生生活在水中、活動能力強、生活史長等特點,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水體中魚類的組成和資源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可以參考長江中上游健康評價的方法[9],通過對魚類生物完整性指數的評價來實現對正陽市水資源狀況的生物評價,在了解水資源變化的同時,也對野生魚類資源多樣性進行監控,從而保障魚類資源的穩定,提高河流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表3 正陽縣魚類生態習性和區系劃分Table 3 Ecological guilds of fishes and fish-fauna in urban area of Zhengyang county

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