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梅,李久佳,馬蘊菡
(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天津300011)
截至2019年底,天津擁有上市企業54家,境內科技型上市企業 34家,久日新材料和賽諾醫療在科創板上市,實現零的突破;新三板掛牌企業 162家;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 913家。企業上市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科技型企業融資能力進一步增強。
一是著力培育一批實力較強的上市企業。2019年,天津擁有上市企業54家,比上年增加4家,增長8%;比2012年增加17家,增長45.95%。其中主板35家,中小板9家,創業板8家,境內科技型上市企業(34家)占上市企業的 62.96%,上市公司總市值 7208.4億元,比上年(3853.01億元)增長87.08%,上市公司規模和總市值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見表1。
二是持續推動科技型企業股份制改造及掛牌上市。市科技局與市財政局共同研究修訂《科技型中小企業股份制改造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將原辦法每年開展一次股改補貼調整為每季度一次,將補貼額度由20萬元提高到30萬元;截至2019年,推動1038家科技型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發放補貼資金1.92億元,推動692家科技型企業實現上市或掛牌。

表1 2018—2019年天津企業上市融資情況Tab.1 Financing of listed enterprises in Tianjin from 2018 to 2019
三是高成長企業梯隊培育助推科技型企業上市。努力夯實新動能底盤,加快落實“天津市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開展“雛鷹—瞪羚—領軍”企業認定,多維度篩選 660家優質企業,配合上市辦從中遴選110家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建立上市重點后備企業庫。2019年,賽諾醫療、久日新材料成功登陸科創板,康希諾在港交所上市。根據發改委新動能引育五年行動計劃,2024年天津科技型上市企業將達到70家。
受 2018年國內資本市場調控影響,創業板、新三板等上市掛牌公司年度新增數量大幅減少,但有市值企業占比呈明顯上升趨勢。截至 2019年底,天津新三板掛牌企業162家,全國占比1.81%,位居全國第 15名。有市值企業 93家,占總數的 57.4%,市值過億元企業 49家,占有市值企業的 52.69%。2016—2019年,新三板掛牌企業全國占比呈先升后降趨勢,有市值企業占比從2016年的36.8%上升到2019年的57.4%,增長20.6%,見表2和圖1、2。

表2 2016—2019年天津新三板掛牌企業情況Tab.2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listed on new third board in Tianjin from 2016 to 2019

圖1 2016—2019年天津市新三板掛牌企業情況Fig.1 Enterprises listed on new third board in Tianjin from 2016 to 2019

圖2 2016—2019年4城市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數量Fig.2 Number of enterprises listed on new third board in 4 cities from 2016 to 2019
為打造天津優質科創企業發展的“加速器”,對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后備企業“預科班”和天津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創新試點的“體驗田”,積極推動了天津OTC科創設立和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天津基地(簡稱基地)在融洽會期間正式揭牌,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天津市金融局、天津證監局、天津市科技局、天津OTC等簽署了《共建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天津)基地協議》。該基地揭牌將加強天津與上交所科創板的互動銜接,實現交易所、地方政府、企業多方共贏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首批 52家中小科創企業已經掛牌,天津 OTC企業服務“大篷車”深入園區、企業送服務,幫助企業融資和規范治理,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2019年,全國滬深兩市擁有上市企業 3777家,總市值 59.29萬億元。天津上市企業、新三板掛牌企業、全國上市500強企業,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進地區相比均存在較大上升空間,資本市場活躍度亟待提升。擁有上市企業全國占比 1.81%,上市公司市值(7208.4億元)全國占比 1.22%;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162家)全國占比 1.81%,且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2018年第三產業僅占 31%,與北京(90%)、上海(100%)、重慶(80%)等地區相比差距較大;全國上市500強企業9家,全國占比1.8%,見表3。
2019年,天津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 17名,增速較慢,且從 2005年以后呈下降趨勢;融資額度占比1.22%。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比2018年少33家,占比下降0.01%,有市值企業和市值過億元企業數量不高(剛剛過半),創新層企業僅占 3.87%。總體來看,天津上市企業數量及融資額度與全市 6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3萬多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萬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不相匹配,見圖 3、4。

表3 2019年4城市上市企業情況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listed enterprises among 4 cities in 2019

圖3 天津市1995—2019年上市企業全國占比Fig.3 Proportion of listed enterprises in Tianjin from 1995 to 2019
缺少創新型領軍企業和大型平臺企業,2018年中國科技創新企業 100強榜單天津沒有企業入選,202家獨角獸企業只有 58家和禧云國際 2家入圍;2019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6106家,與北京(33770家)、深圳(22938家)、上海(14428家)等地區相比差距較大。54家上市企業中,創業板、中小板和科創板企業19家,占總數的35.2%,創業板(9家)占本地上市企業的 16.67%;中小板(8家)占本地上市企業的14.81%,全國(744家)占比1.21%;科創板(2家)占本地上市企業的 3.64%,全國(98家)占比2.04%,見表3。

圖4 2019年全國各地上市企業排名Fig.4 Ranking of li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n 2019
政府、科技型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對接不夠緊密,信息交流與共享渠道不暢,科技型企業信用體系尚未形成,缺乏綜合、全面、系統的科技金融數據庫,優質企業及項目篩選對接機制和不同階段科技型企業梯隊成長機制有待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專業化、市場化人才與團隊數量不足,線上投融資服務和金融產品需要進一步創新,風險補償和擔保增信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加快落實《天津市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發改委新動能引育五年行動計劃、“1+10”行動計劃,培育一批有實力的科技龍頭企業和智能科技產業,從“雛鷹—瞪羚—領軍”企業庫遴選一批市場前景好、成長性強的企業作為上市公司梯隊,壯大上市公司后備隊伍。加快科技型企業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強科技型企業上市輔導和培育,積極推動企業在滬深兩市、“新三板”、天津OTC科創專板融資和掛牌交易。
整合“雛鷹—瞪羚—領軍”企業庫、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股份制改造企業庫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庫,搭建科技金融數據庫平臺,加快科技型企業數字化步伐。創新一批科技金融產品,加強政府、企業、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篩選出一批好企業、好項目,提升企業融資效能,進一步發揮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的作用,助推不同階段科技型企業發展,解決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難題。
精準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財稅支持及配套政策,加大稅收減免力度,延長減免時間,對重點培育企業采取稅收優惠、免稅、加大股改獎勵等措施,支持企業在新三板、科創板和天津 OTC科創板掛牌上市。加大對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的支持力度,稅務部門動態實時跟蹤企業享受稅收減免情況,保證企業應享盡享;構建完善的科技信用體系,建立再擔保機制,完善銀擔合作模式。
圍繞促進科技型企業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考慮在高新區、和平區或南開區,建立科技金融資本集聚區或基金小鎮,引導私募股權投資和各類風險投資基金聚集,積極爭取國家資本加大對天津科技型企業的投資力度。建設中介機構集聚區,支持外資和民營資本在天津發起設立證券公司,建設高端服務功能集聚區,支持有條件機構設立股權眾籌、大數據、云計算等中介服務平臺,為科技型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公開小額融資提供便利。
加快京津冀金融服務一體化步伐,充分利用好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建立中關村-天津科技創新發展基金等,統一規劃城市圈金融資源開發、金融設施配套、金融市場開拓和金融政策,建設金融同城,形成聚合金融模式。深化京津冀金融業在互設機構、打通市場、互通業務、人才交流和協同監管等方面的合作,健全異地授信業務風險管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