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黎 熊 晏 羅 燕 羅新華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貴陽 550002)
肝衰竭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轉化功能嚴重障礙或失代償,并且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1]。肝衰竭發是一種嚴重疾病,病死率較高。肝細胞壞死過程中,會明顯增加免疫細胞分泌的某些因子表達量,而在肝衰竭發病期間,T細胞亞群會發生變化。有研究[2]發現,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會明顯降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肝衰竭預后評價中使用外周血T淋巴細胞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如下。
選取貴州省人民醫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肝衰竭患者作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行健康體檢者45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26~61歲,平均年齡(42.06±10.11)歲;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1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2例,缺氧性肝損傷11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7~60歲,平均年齡(42.41±10.16)歲;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1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1例,缺氧性肝損傷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過貴州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衰竭的診斷標準[3];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其他類型肝部疾病者;不配合本次研究者;有惡性腫瘤、器官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礙者。
清晨空腹采集所有患者空腹周靜脈血5 mL,將其放入EDTA抗凝管中,分離血清,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說明書及相關操作標準檢測CD3+、CD4+、CD8+。
比較兩組患者檢測后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分析死亡患者與存活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CD3+、CD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CD4+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CD4+/CD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較(±s,%)
組別 n CD3+ CD4+ CD8+ CD4+/CD8+研究組 48 23.36±5.33 48.86±8.06 36.36±5.33 1.36±0.36對照組 45 51.48±11.23 49.13±9.42 41.48±5.23 1.21±0.32 t 15.581 0.149 4.672 2.118 P 0.000 0.882 0.000 0.004
結果顯示,死亡患者的CD3+、CD8+水平低于存活患者(P<0.05),而CD4+、CD4+/CD8+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見表2。
表2 肝衰竭死亡與存活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s,%)

表2 肝衰竭死亡與存活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s,%)
組別 n CD3+ CD4+ CD8+ CD4+/CD8+存活患者 28 30.25±6.43 50.07±8.03 37.85±5.84 1.44±0.29死亡患者 20 15.48±3.23 55.31±9.23 30.28±5.03 1.78±0.41 t 9.437 2.094 4.684 3.369 P 0.000 0.042 0.000 0.002
我國的肝炎發病率較高,隨著疾病的發展,肝衰竭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肝衰竭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黃疸、出血、發熱等,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4]。肝衰竭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指肝細胞大量壞死而出現的以肝功能嚴重受損為特征的綜合征,預后極差,臨床認為在肝衰竭發病過程中,細胞因子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變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肝衰竭臨床治療的方法較多,對于其預后的情況臨床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判斷[5]。在肝衰竭患者治療及預后判斷中,淋巴細胞亞群是一個有效的標志。人體免疫狀態的重要指標就是外周血T淋巴細胞,每個亞群均能發揮其作用,通過比例、功能等維持機體免疫內環境穩定。因此,臨床必須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進行深入的研究,進而更好地對肝衰竭患者開展治療,并且對其預后進行準確判斷。
本研究結果顯示,肝衰竭患者得CD3+、CD8+水平比健康者要低,而CD4+水平與健康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CD4+/CD8+水平高于健康者。死亡患者的CD3+、CD8+水平低于存活者,而CD4+、CD4+/CD8+水平高于存活者。說明預后較差的患者CD4+、CD4+/CD8+水平較高,CD3+、CD8+水平較低。究其原因,外周血淋巴細胞是反應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CD3+是總的淋巴細胞,其水平下降表明免疫功能較低[6]。CD4+是指輔助性T細胞,CD8+為細胞毒性T細胞[7],CD4+/CD8+水平反應患者的免疫狀態,其水平的紊亂均說明患者的免疫水平降低,預后較差。有研究表明[8],對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相比于健康體檢者,肝衰竭患者CD3+、CD8+水平低,CD4+/CD8+水平高,并且存活者CD4+、CD4+/CD8+水平低,CD3+、CD8+水平高,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可見,肝衰竭患者常存在免疫機能障礙,以免疫損傷為主,表現為免疫調節紊亂等,并且病情越嚴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越低。同時,肝衰竭患者病情多變,用藥存在復雜性,因此,治療期間比較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臨床需對這一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綜上所述,對肝衰竭患者檢測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可判斷患者的預后,CD3+、CD8+水平下降越嚴重預后越差,CD4+、CD4+/CD8+水平升高越嚴重預后越差,外周血T淋巴細胞對肝衰竭預后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