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梅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qū)中醫(yī)院影像中心,山東德州 253500
兒童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OB)是一種炎癥反應,其病因較復雜,主要以吸入、感染、結締組織病變及先天性BPD 等為主要病因,見于患兒損傷的毛細支氣管處[1-3]。 臨床上針對兒童OB 的診斷, 因病理學檢查所具有的局限性,通常以肺活檢作為其鑒別的標準,但肺活檢對患兒的痛苦程度較大[4]。 而HRCT 診斷能夠顯示患兒的直接與間接征象,且具有特征性改變,其操作較肺活檢更為簡便,故該文選擇該院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36 例疑似兒童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為研究對象, 旨在研究以HRCT 針對兒童OB 進行診斷, 分析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以該院所收治的36 例疑似兒童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1 例,女15 例;年齡在1~12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7±1.15)歲;患兒的臨床主要表現均為咳嗽、 呼吸不暢甚至呼吸困難等;5 例患兒曾患重癥肺炎,7 例患兒曾患上支氣管肺炎,13 例患兒經病原學檢查發(fā)現EB 病毒與支原體,11 例患兒曾患鵝口瘡;行X 線檢查,其中10 例為肺炎改變樣,26 例為無異常變化。
納入標準:①對患兒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其外周血白細胞數量上升,ESR 上升; ②患兒存在持續(xù)或間歇性的喘息、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③對患者進行聽診,其雙肺具有明顯的濕啰音或喘鳴音; ④患兒及其監(jiān)護人對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兒具有支氣管哮喘等其他引發(fā)喘息的呼吸道疾病;②患兒具有其他干擾該次研究的器質性疾病; ③患兒具有精神類疾病,無法正常交流溝通。
1.3.1 高分辨率CT 采用128 層螺旋CT 機(德國Simens 生產), 檢測前指導患兒口服10%水合氯醛, 控制劑量為0.5 mL/kg;調整CT 機各項參數如下,螺距為1.25,層厚為1.0 mm,FOV 為32.4×32.4,掃描劑量為120 kV/80~120 ms;在患兒呼吸平穩(wěn)時,由肺尖至肺底進行連續(xù)掃描。
1.3.2 病原學檢查 采用ELISA 法對患兒進行檢查, 以消毒后的棉簽取其下呼吸道分泌物,檢查內容包括腺病毒、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A 型及B 型、支原體及衣原體。
1.3.3 肺功能檢查 以4 歲為年齡分界,對4 歲以下患兒進行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查, 具體措施如下: 待患兒進食后0.5~2 h,對其口腔進行清理以除去口腔分泌物,指導患兒口服10%水合氯醛,控制劑量為0.5 mL/kg;指導患兒采取仰臥位并入睡,為其戴呼吸面罩測量潮氣呼吸流速。 對4歲及以上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肺功能檢查, 在此過程中指導患兒盡可能用嘴呼吸,配合進行呼氣與吸氣動作。
以征象表現、肺功能檢查結果及診斷準確率作為該次研究的評價標準。 其中, 診斷準確率結合高分辨率CT檢測結果,對比患兒的病原學檢查結果,以次進行準確率計算。
數據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36 例患兒的征象表現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馬賽克灌注征象, 有14 例患兒邊界表現清晰,15 例患兒邊界表現模糊,7 例患兒邊界表現清晰與模糊并存;32 例患兒血流灌注減少,其余4 例無明顯變化;34 例患兒肺內局部氣體潴留,其余2 例無明顯變化;14 例患兒病變占全肺體積的80%及以上,10 例患兒病變占全肺體積的60%~80%,5 例患兒病變占全肺體積的40%~60%,4 例患兒病變占全肺體積的20%~40%,3 例患兒病變占全肺體積的20%以下;26 例患兒病變大部分位于肺上葉,7 例患兒病變大部分位于肺下葉,3 例患兒病變大部分位于肺中葉;25 例患兒存在支氣管擴張,其中12 例患兒為柱狀擴張,9例患兒為囊狀擴張,2 例為其余表現的擴張;25 例支氣管擴張患兒中,16 例患兒擴張位于肺下葉,5 例患兒擴張位于肺上葉,4 例患兒擴張位于肺中葉;9 例患兒出現單側或局限性透明肺,4 例患兒位于左肺,5 例患兒位于右肺;29 例患兒出現肺實質病變, 其中13 例患兒表現為肺不張,16 例為肺炎,見表1。

表1 患兒征象表現結果[n(%)]Table 1 Symptom performance results of children[n(%)]

續(xù)表1Continued Table1

續(xù)表1Continued Table1
在36 例患兒的肺功能檢查結果中,23 例患兒存在小氣道通氣功能障礙,9 例患兒出現混合型通氣功能障礙,4例患兒舒張試驗呈陰性,見表2。

表2 患兒肺功能檢查結果[n(%)]Table 2 Results of lung function test in children[n(%)]
結合36 例患兒的高分辨率CT 檢測結果, 對比其相應的病理學檢查結果, 其中有31 患兒的高分辨率CT 檢測結果與病理學檢查結果高度吻合,判為一致,故高分辨率CT 診斷準確率為86.11%。
兒童BO 是臨床上較不多見的一種上皮炎癥反應,其本質為阻塞性疾病,并具有嚴重的不可逆性,對于患兒的毛細支氣管危害較大[5-7]。 兒童BO 通常繼發(fā)性存在,其患病原因多與患兒自身吸入有毒物質、受感染、異體移植或結締組織的病變等有關。 而目前所記載的基數較大的發(fā)病原因為患兒下呼吸道受病毒感染, 通常為腺病毒或支原體感染[8]。 目前臨床上針對兒童BO 的治療尚無特效療法,但界內對使用激素存在較大的爭議[9]。兒童BO 的發(fā)病機制為免疫反應介導, 同時有兩種及以上的炎癥因子共同參與,在患兒病程早期時,應用甲潑尼龍能夠改善其臨床表現及肺功能狀況;同時又有相關文獻報道,使用小劑量的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患兒得到了類似的好轉情況;還有學者表示, 可以支氣管擴張劑對BO 患兒進行平喘治療,一旦出現合并感染時,則采用抗生素進行對抗。 BO 患兒一般都具有支氣管的損傷,而其損傷主要存在兩種類型,一是縮窄性細支氣管炎,二是增殖性支氣管炎;其中縮窄性細支氣管炎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能夠對患兒的黏膜上皮細胞造成教研組的非特異性損傷。
臨床上針對兒童BO 的診斷,通常以肺活檢為權威標準,但肺活檢的準備較多,且對患兒的痛苦較大。 肺活檢由不適于患者存在不合作行為, 或具有無法自我控制的咳嗽,而BO 患兒恰恰具有這一特性。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在臨床診斷方面,CT 是目前經常使用的技術之一,且HRCT 在呼吸道疾病的診斷當中表現出色,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針對BO 患兒的診斷,HRCT 圖像顯示多為患兒肺部呈馬賽克灌注,且具有充氣不均的特征;大部分患兒的HRCT 圖像出現可見磨玻璃影, 少部分患兒則出現支氣管壁增厚或支氣管擴張等情況, 仍有患兒的圖像出現網格影。 結合該次研究的所有患兒圖像分析可知,馬賽克灌注正是BO 患兒的圖像特性,可作為兒童BO 的診斷征象,且不存在特異性。 患兒的小氣道阻塞情況,則由肺部氣體潴留情況作為參考;患兒若存在小氣道阻塞,其肺部控制滯留征會較為明顯。 分析患兒的支氣管壁增厚的原因, 則在該類患兒的病史中發(fā)現其均具有反復發(fā)作的支氣管炎,故導致其支氣管纖維性增生,進而引發(fā)支氣管壁增厚。 該次研究中BO 患兒的肺功能結果表明,大部分患兒存在小氣道通氣障礙,其次則具有混合型通氣功能障礙,極個別患兒舒張試驗呈陰性。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 在36 例患兒的征象表現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馬賽克灌注征象,14 例患兒邊界清晰,15 例患兒邊界模糊,7 例患兒邊界表現清晰與模糊并存;在36 例患兒的肺功能檢查結果中,23 例患兒存在小氣道通氣功能障礙,9 例患兒出現混合型通氣功能障礙,4 例患兒舒張試驗呈陰性。 高分辨率CT 診斷準確率為86.11%。這與張義堂等[10]相似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顯示,兒童閉塞性細支氣管炎采用高分辨率CT 診斷后8 例患兒邊界清晰,9 例患兒邊界模糊,高分辨率CT 診斷準確率為90.00%,與該文研究相似,具有佐證意義。
綜上所述, 應用HRCT 對兒童閉塞性毛細支氣管炎進行診斷,其對患兒的征象表現更為直觀,并結合患兒所具有的臨床表現,能夠及時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診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