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衛兵,趙群峰,顧文東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呼吸科,江蘇蘇州 2151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COPD),屬于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特別是在老年人中發生率較高[1-2]。 該病以持續氣流受阻為特征,并且隨著病程進展,患者會因肺臟或/和氣道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加,出現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癥等,最終導致呼吸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4]。 一般來說,通氣治療是呼吸衰竭時的重要處理手段,但傳統插管通氣法因會給患者造成一定創口,不僅患者痛苦,還可能因創傷感染導致一系列并發癥, 大大增加了治療成本及風險性。 隨著近年來,現代醫學的發展進步,雙水平氣道正壓(BiPAP)無創呼吸機的出現,無疑解決了這個難題[5-6]。 BiPAP 因其無創、方便等優勢,已在臨床上備受推廣,且多項臨床研究表明[7]BiPAP 無創呼吸機對治療慢阻肺合并II 型呼吸衰竭有良好療效。 該實驗選取該院2017年3 月—2019 年9 月間收治的68 例慢阻肺合并II 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究BiPAP 無創呼吸機在治療慢阻肺合并II 型呼吸衰竭上的功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68 例慢阻肺合并II 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對象入院后,均充分了解病情、治療措施,基于自主自愿原則,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4例。 對照組男30 例,女4 例;年齡58~82 歲。 觀察組男32例,女2 例;年齡范圍56~84 歲。 兩組性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納入標注:①遵從醫囑,知情并簽署同意書;②經臨床診斷,符合相關疾病標準而確診為慢阻肺合并II 型呼吸衰竭者。 排除標準:①意識不清且無法自行呼吸者;②呼吸道伴有大量膿性分泌物者。
對對照組施以常規治療,主要以平喘、祛痰、低流量供氧、抗感染等為原則。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無創呼吸機治療(飛利浦BiPAP A30)。在進行無創呼吸機治療時,患者取半臥位,選擇適用于患者的面罩,并運用頭套進行固定,呼吸機選擇S/T 模式,吸氧流量控制在3~7 L/min,呼吸頻率控制在12~18 次/min,起始吸氣壓力(IPAP)控制在8~12 cmH2O,并以2 cmH2O/次的頻率遞增,最終在患者可耐受范圍內使動脈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頻率;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動脈血氣分析指標, 包括PaO2、PaCO2、pH 的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并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頻數與百分比(%),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 兩組呼吸頻率平均值對比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呼吸頻率比較[(±s),次/min]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breathing frequen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times/min]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呼吸頻率比較[(±s),次/min]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breathing frequen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times/min]
組別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4)觀察組(n=34)t 值P 值38.27±3.15 38.64±2.99 0.013>0.05 29.51±3.74 21.16±3.13 15.463<0.05
治療前, 兩組各項血氣分析指標對比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相較于對照組更優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對照組共發生不良反應9 例,分別為腹脹5 例,口鼻干燥4 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5%(9/34);觀察組共發生不良反應2 例,分別為腹脹1 例,口鼻干燥1 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9%(2/34)。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χ2=5.314,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組別Pa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PaC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pH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4)觀察組(n=34)t 值P 值54.87±2.28 55.12±2.19 0.002>0.05 72.54±2.57 78.96±2.66 13.957<0.05 71.33±3.01 71.49±2.63 0.004>0.05 63.48±2.86 61.49±2.63 17.801<0.05 7.17±0.05 7.19±0.03 0.001>0.05 7.30±0.05 7.36±0.04 8.571<0.05
COPD 是呼吸系統常見病癥, 主要危害老年人健康。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 低血氧癥, 并往往伴有胸悶、氣喘、咳嗽、痰量增多、發熱等,還可能導致患者精神不振及神志不清,甚至窒息等癥狀的發生[8]。 該病可能發作于黏膜水腫、 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原因引起的氣道狹窄、塌陷等從而導致通氣不暢,殘留氣體滯留于肺泡內;并且該病往往伴隨嚴重炎癥,進一步破壞肺泡結構,增加肺臟負擔,損傷其發揮正常功能;隨著病程發展,肺部組織彈性逐漸減弱,失去其正常換氣功能,致使通氣及血流量比例失調,最終出現缺氧及高二氧化碳分壓,進而誘發呼吸衰竭的結局[9-10]。 臨床治療主要可分為有創及無創治療兩大類。 有創治療如插管治療能夠有效通氣,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等情況,但往往造成患者痛苦,療程較長,創口可能加重炎癥反應,并增加發生感染及其他并發癥概率;無創治療較有創治療具有無痛、便捷、安全等優勢,因此備受關注[11]。
BiPAP 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即是對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具有良好療效的方法之一,能夠通過提供雙相壓力支持并調節吸氣及呼氣兩者間的壓力差來控制通氣量大小[12]。該儀器能夠輔助患者進行正常呼吸并改善肺泡功能,促進患者康復。 已有多項研究表明BiPAP 能夠通過調節呼吸頻率并改善PaO2及PaCO2值,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肺部損傷狀況[13]。
于吉利學者[14]就其研究中,將5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均分, 分別實施常規及BiPAP無創呼吸機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頻率、血氣指標(20.89±3.22)次/min、(7.35±0.02)mmHg、(77.63±2.54)mmHg、(73.25±2.16)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30.65±3.44)次/min、(7.29±0.02)mmHg、(72.27±2.49)mmHg(62.87±2.33),且觀察組治療不良反應率4.0%也顯著低于對照組16.0%。 而該次研究結果也相對印證了以上結論, 治療后觀察組呼吸頻率平均值及各項血氣分析指標 (21.16±3.13)次/min、(78.96±2.66)mmHg、(61.49±2.63)mmHg、(7.36±0.04) 相較于對照組(29.51±3.74)次/min、(72.54±2.57)mmHg、(63.48±2.86)mmHg、(7.30±0.05)更優(P<0.05);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9%(2/34)明顯低于對照組26.5%(9/34)(P<0.05)。 結果與于吉利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實了其可靠性。
綜上所述,BiPAP 無創呼吸機治療是一種無創、 操作簡易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降低患者呼吸頻率、 改善包括PaO2、PaCO2、pH 在內的血氣分析指標、降低治療中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治療慢阻肺合并II 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