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廣新
山東良莊礦業有限公司醫院急診科,山東新泰 271219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以早飽、噯氣、腹脹、腹痛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而臨床檢查多無明確的器質性病變,臨床以胃動力藥、促消化藥以及消化道生態制劑等藥物治療為主,臨床治療效果并不滿意。 患者往往癥狀反復發作,不適癥狀多較為明顯,甚至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導致生活質量的降低[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與胃腸道動力異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及胃腸道的消化及吸收功能下降等因素關系密切[2-3],而且有精神及心理因素的參與。 匹維溴銨是選擇性胃腸道鈣離子拮抗劑,能夠有效緩解平滑肌痙攣,對胃腸道功能具有調節作用,不僅能夠緩解消化道痙攣,而且對消化道電生理活動具有協調作用。 復方消化酶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的消化酶,能夠改善胃腸道的消化功能。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該院采用匹維溴銨聯合復方消化酶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2 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山東良莊礦業有限公司醫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4 例,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2015 年發布的《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診斷標準[4],反復出現或持續存在的消化不良癥狀, 影像學及內鏡學檢查不存在與癥狀相關的器質性疾病;②年齡>18 周歲;③自愿納入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消化道器質性疾病;②合并精神或情感疾病;③合并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 患者入選后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2 例,其中男17 例、女15 例;年齡34~57 歲,平均年齡(40.9±5.2)歲。對照組32 例,其中男19 例,女13 例;年齡32~61 歲,平均年齡(41.2±5.3)歲。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內容經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
兩組患者均常規胃腸鏡、大便常規等檢查,除外器質性病變,對照組給予匹維溴銨片(批準文號H20160396)50 mg,3 次/d,口服。 觀察組采用口服復方消化酶膠囊(批準文號: H20181242),2 粒/次,3 次/d,口服;匹維溴銨片50 mg,3 次/d,口服。 兩組均連續治療4 周。
1.3.1 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評分 依據臨床文獻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進行評分[5-6],評估癥狀包括腹痛、腹脹、噯氣、早飽,各個癥狀均為5 級評分標準,0 分:無明顯癥狀;1 分:癥狀輕微,偶爾出現,對日常工作和生物尚無明顯影響;2 分:臨床癥狀輕微,隨偶爾出現,但不適感較為明顯,對日日常工作和生物尚無明顯影響;3 分: 臨床癥狀出現頻繁, 不適感明顯, 對日常工作和生活存在一定影響;4分:臨床癥狀嚴重,不適感較重,對生成生活及工作存在影響和干擾。
1.3.2 臨床療效 依據相關文獻制定[7-8],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癥狀明顯緩解,但仍偶有發作,但較輕微,對生活及工作無影響;無效:臨床癥狀較前無明顯緩解,或較前加重,或對生活及工作影響無減輕。
數據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各癥狀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腹脹、腹痛、噯氣及早飽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注:a 表示同治療前比較,aP<0.05,表示同觀察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時間腹脹腹痛噯氣 早飽觀察組(n=32)對照組(n=32)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76±0.72(0.42±0.28)a 2.72±0.69(0.92±0.32)ab 2.58±0.56(0.54±0.21)a 2.51±0.54(0.71±0.31)ab 2.49±0.67(0.62±0.33)a 2.36±0.61(0.84±0.26)ab 2.26±0.47(0.77±0.22)a 2.22±0.44(1.21±0.39)ab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6.8%, 對照組臨床有效率為78.1%,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49,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以反復發作的腹部不適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 但又缺乏能夠解釋癥狀的器質性病變。 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HP 感染、消化道動力異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及社會心理因素均參與消化功能不良的發病過程。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缺乏明確的客觀診斷依據的支持,臨床治療多以對癥治療為主,消化道動力藥、解痙藥、抗酸藥、胃黏膜保護劑及腸道益生菌等微生態制劑均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藥物, 但是臨床治療效果往往不滿意,癥狀控制率低,復發率高,患者臨床癥狀反復發作,對生活和工作造成明顯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9],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SF-36 生活質量量表的各因子的評分均明顯降低, 提示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具有客觀依據, 說明功能性消化不良雖然沒有客觀的器質性病變的依據,但仍需要給予干預治療,采用藥物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匹維溴銨是作用于胃腸道的解痙劑, 能夠選擇性地作用于胃腸道平滑肌, 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抑制平滑肌的收縮,發揮解痙作用。 除此以外,匹維溴銨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減低致敏性傳入的刺激作用, 調節胃腸道植物神經功能,降低消化道的敏感性[10-11]。 匹維溴銨沒有抗膽堿能作用,因此不會出現口干等抗膽堿能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小,而且具有抑制內源性乙酰膽堿的作用,由于是選擇性鈣離子拮抗劑,對心血管系統也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應用較為安全。 在對該組資料的觀察發現,單獨應用匹維溴銨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有效率為78.1%,而且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評分也明顯降低, 充分說明了匹維溴銨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除了胃腸道動力異常外, 尚存在消化功能下降等表現, 其可能與消化道神經調節抑制異常引起的消化液及酶類的分泌變化有關, 在觀察組中給予復方消化酶聯合治療,復方消化酶是含胃蛋白酶、木瓜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等多種酶類的復合制劑,具有輔助消化功能[12],對于由于酶類分泌不足或消化酶功能異常導致的消化功能障礙具有較好的療效, 在該組資料中觀察組給予復方消化酶后,其臨床有效率提高到96.8%,臨床癥狀評分較對照組降低的更為明顯,說明匹維溴銨聯合復發消化酶,能夠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易默[13]采用匹維溴銨聯合伊托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94.3%的臨床有效率,與該文的結果相似,也說明聯合用藥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亞冰玉等人[14]采用匹維漠接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早飽、脹氣、腹痛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 而且緩解程度要明顯優于單獨應用莫沙必利,聯合用藥組患者早飽癥狀從(2.8±0.3)分降低至(0.6±0.1)分,改善程度略優于該組資料,其可能同莫沙必利的消化道動力功能有關, 提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普遍存在消化道動力障礙。
綜上所述, 匹維溴銨聯合復方消化酶在改善消化道動力的基礎上,復方消化酶能夠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聯合用用能夠有效緩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癥狀,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適宜于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