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文娟,王姍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急性腦梗死在神經內科疾病中發生率較高, 中老年患者一般為高發人群。 其致病因素較多, 常因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因素導致,機體因腦部供血不足,進而出現缺血、缺氧情況,使局部組織發生壞死[1]。 在發病后患者主要癥狀為癱瘓、眩暈、失語、吞咽障礙、肢體麻木等,如患者存在大面積梗死,會發生意識障礙、腦疝等情況,嚴重可危及生命安全。 現今我國老齡化嚴重,急性腦梗死發生率逐漸提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及時予以有效措施治療,將病死率和致殘率予以降低。 現今主要采取靜脈溶栓、動脈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動脈硬化、保護和修復受損腦神經、改善腦部微循環等藥物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應用率較高,丁苯酞軟膠囊對缺血性腦損傷具有一定保護作用[2]。該文以2017年4 月—2019 年4 月作為研究時間, 選取來該院就診的72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現報道如下。
選取72 例來該院就診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抽簽法進行分組,各36 例。 實驗組男20 例,女16例;年齡44~80 歲,年齡均值(62.31±1.45)歲;病程區間1~10 h,中位病程(5.12±1.05)h。 參照組男18 例,女18 例;年齡44~79 歲,年齡均值(62.58±1.52)歲;病程區間2~10 h,中位病程(5.31±1.21)h。 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①全部患者均滿足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急性腦梗死疾病診斷標準;②行頭顱MRI、CT 診斷確診為急性腦梗死的患者; ③自發病至送到醫院總時長在72 h 之內;④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知情同意該研究;⑤上報該院倫理委員得到批準認可。
排除標準:①伴有肝、心、腎等嚴重器官疾病的患者;②其腦梗死灶面積較大的患者;③具有心律不齊的患者;④伴有非器質性精神障礙的患者; ⑤具有不完整臨床資料的患者;⑥對治療藥物存在過敏的患者。
對全部患者均采取基礎治療, 主要進行水電解質紊亂糾正、營養支持、降血壓、降血糖、調血脂、改善微循環等治療。 并予患者75 mg 氯吡格雷(國藥準字J20130083)口服,1 次/d。
對參照組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 ( 國藥準字J20130078)口服,100 mg/次,1 次/d,連續服用1 個月。
對實驗組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丁苯酞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50299)治療,丁苯酞軟膠囊口服200 mg/次,3 次/d,連續服用1 個月。 阿司匹林腸溶片的使用劑量和次數與參照組一致。 在用藥治療期間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和不良反應進行密切觀察, 并制定相應措施予以改善。
對比兩組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 認知功能評分、治愈率以及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 進行t檢驗, 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相比于實驗組,參照組NIHSS 評分較高、Barthel 指數較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比較(±s)Table 1 Comparision of the NIHSS scores and Barthel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比較(±s)Table 1 Comparision of the NIHSS scores and Barthel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治療前NIHSS(分) Barthel 指數治療后NIHSS 評分(分) Barthel 指數實驗組(n=36)參照組(n=36)t 值P 值16.84±3.72 16.76±3.68 0.092>0.05 42.58±3.87 42.62±3.81 0.044>0.05 6.45±0.75 9.12±1.25 10.990<0.05 73.95±11.76 56.54±10.05 6.753<0.05
表2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ion of th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2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ion of th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組別時間時間定向延遲記憶即刻記憶動作指令簡單計算 言語能力實驗組(n=36)參照組(n=36)t 值P 值實驗組(n=36)參照組(n=36)t 值P 值治療前治療后5.12±0.82 5.15±0.85 0.152>0.05 9.27±1.73 7.64±0.92 4.991<0.05 2.15±0.65 2.22±0.68 0.446>0.05 3.03±0.94 2.21±0.75 4.091<0.05 2.83±0.78 2.82±0.79 0.054>0.05 4.26±1.25 3.07±0.94 4.565<0.05 2.78±0.45 2.82±0.46 0.373>0.05 5.92±1.32 3.28±0.56 11.047<0.05 3.32±0.75 3.35±0.76 0.168>0.05 5.46±1.41 4.02±0.92 5.132<0.05 4.97±1.62 4.93±1.54 0.107>0.05 8.96±1.76 6.05±1.32 7.936<0.05

表3 兩組患者治愈率和不良反應比較[n(%)]Table 3 The cur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治療前兩組認知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參照組, 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實驗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參照組,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急性腦梗死發生率較高,在老年人群極易發生,老齡化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3]。 此疾病具有較高致死率和致殘率,病理、生理因素較復雜,其與血小板大量聚集等存在關系,血栓形成、腦動脈粥樣硬化等存在一定關系。 現今急性腦梗死診斷水平逐漸提升,因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損傷、后遺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4]。
使用降纖維、溶栓、抗凝、調脂等方法治療,阿司匹林為常用治療藥物,應用率較廣,其對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血栓形成具有預防作用。 對于風濕痛、感冒等疾病也可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5]。 對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急性腦梗死疾病,可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不可逆性,阻止前列腺素、血栓素生成,使微循環得到改善。 有關學者指出[8],僅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效果佳,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神經功能修復。
丁苯酞軟膠囊屬于新型藥物, 其保護缺血性腦損傷效果明顯,使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得到緩解,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健康[7]。 丁苯酞軟膠囊主要機制如下:①使缺血區開放毛細血管數量增多,有利于局部腦血流量增加,使微循環、能量代謝等得到改善,將腦梗死面積予以減少,緩解機體神經功能損傷情況;②將自由基予以清除,使細胞結構完整性得到保護,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改善線粒體功能,對梗死灶發展進行控制,將梗死面積縮小[8]。
該研究結果表明,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認知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實驗組相比,參照組NIHSS 評分較高,Barthel 指數、認知功能評分均較低(P<0.05);實驗組治愈率97.22%(35/36)明顯高于參照組治愈率77.78%(28/36)(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33%(3/36) 低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0.56%(11/36)(P<0.05)。該結果與閔陽[8]文獻中結果相一致,其選取100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 例。 研究組治療效果為94.00%(47/50),對照組治療效果為70.00%(35/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將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予以減輕,將日常活動和認知能力予以提升,控制不良反應發生,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臨床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