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莉
江蘇省睢寧縣人民醫院兒科,江蘇睢寧 221200
臨床上, 皰疹性咽峽炎屬于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發,夏季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時期[1]。 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潰瘍、咽部皰疹、咽痛、厭食、流涎、高熱等,若不及時干預,隨著病情發展,部分患兒還可能出現心肌損傷或者手足口病[2-3]。現階段, 臨床尚未出現一種特異性藥物用來治療皰疹性咽峽炎,主要以抗病毒藥物為主,但通常難以獲得理想的藥物治療效果[4-5]。 炎琥寧具有抗炎、抗病毒、解熱等諸多功效,對呼吸道合胞病毒、腸合胞病毒均具有一定滅活作用[6-7]。 為改善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預后,該研究在該疾病治療中采用炎琥寧注射液, 并將其治療效果與熱毒寧注射液進行對照,以該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80 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為研究對象, 探究采用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80 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兒家長知情同意;②首次發病;③不存在藥物禁忌證;④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②過敏體質;③合并其他細菌感染;④合并嚴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疾病;⑤合并手足口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均分為兩組, 觀察組患兒男22 例,女18 例;年齡1~6 歲,平均年齡(3.25±0.28)歲;病程1~6 d,平均病程(3.25±0.28)d。 對照組患兒男27 例,女13 例;年齡1~5 歲,平均年齡(3.22±0.24)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3.29±0.35)d。 對比兩組患兒一般資料,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入院之后均補充維生素, 若患兒合并細菌感染,則給予其抗生素應用,對照組于100~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13023202,規格:100 mL∶0.9 g)中加入0.6 mL/(kg·d) 熱毒寧注射液 (國藥準字Z2005 0217;10 mL/支),給予患兒靜脈滴注,1 次/d。 觀察組在5~10 mg/(kg·d)注射用炎琥寧(國藥準字H50021641 規格:80 mg)中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33724;規格:100 mL∶5 g),充分稀釋之后給予患兒靜脈滴注,1 次/d。
療效評定標準:經2d 治療,皰疹完全消失,食欲、體溫均恢復正常,則為顯效;治療4 d 內,患兒皰疹、發熱癥狀完全消失,食欲得到明顯改善,則為有效;治療5 d 內,患兒皰疹、發熱癥狀均發生任何變化,食欲也未好轉,則為無效[8]。 總有效=顯效+有效。
對比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 住院時間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s), 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s), d]
組別 流涎消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發熱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 值P 值4.52±1.05 3.42±0.88 5.078<0.001 4.89±1.35 2.92±0.85 7.810<0.001 3.75±0.86 2.56±0.68 6.865<0.001 5.69±0.55 4.42±0.63 12.528<0.001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7.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皰疹性咽峽炎在臨床上十分常見, 屬于發病率較高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傳染性極強,1~7 歲兒童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群體[9-10]。 該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為小兒呼吸道防御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呼吸道黏膜嬌嫩,且呼吸道表面細胞自潔功能相對較差[11]。西醫通常會選擇采用利巴韋林治療該疾病,雖然能發揮一定治療效果,但同時也可能導致貧血與白細胞減少, 大劑量用藥時還可能導致心肌受損,在有呼吸道疾病存在的情況下,還可能引發胸痛、呼吸困難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我國中醫將皰疹性咽峽炎歸為“口瘡”“喉痹”范疇,認為該疾病發生和胃、肺以及心具有密切相關性。 嬰幼兒血少氣弱、黏膜柔嫩,不耐邪熱熏灼,故極易患皰疹性咽峽炎[12]。該研究主要針對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療效進行探究, 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提示與熱毒寧注射液相比,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有效率更高。國內學者[13]也經研究發現,炎琥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P<0.05),這與該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明了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有效性。 其次,該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兒流涎消失、皰疹消失、發熱消失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當,提示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利于促進患兒病情恢復,且用藥安全性高。 究其原因,炎琥寧凍干粉針劑是由中藥穿心蓮制成的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鉀鈉鹽,具有良好穩定性。 該藥物靜脈給藥之后,藥物會在體內會快速消除,且通常經尿液排出,具有抗病毒、解熱功效,能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中性粒細胞吞噬能力增強。 與此同時,該藥物還可抑制對肌苷酸5-磷酸脫氫酶進,將肌苷酸阻斷,促使其向鳥苷酸轉換,進而進行病毒RNA/DNA 合成抑制。
綜上所述,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采用炎琥寧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利于縮短住院時間與癥狀改善時間,且具有較高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