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廣東省科學院、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廣東 廣州 510045)
水質檢測主要是分析水資源中的污染物種類,實時監控不同污染物質的含量以及相應的變化趨勢進而做到評價分析水資源整體狀況的過程。科學分析化驗采集的樣本,衡量污染物的分布與擴散形式。樣本采集要滲透城市用水的全部環節,全面無死角的分析整個水資源循環系統各個環節的水質情況。在水源地要結合當地的地質地貌特征以及水源開采的狀態進行科學分析定點采集樣本,在設置水質采樣檢測地點的時候要針對城市水循環不同位置進行足夠的數據采集,抽樣的位置要有代表性,數量要有說服力。城市集中式供水水質檢測采樣分配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用水人數按比例設置。不同時間段對水體樣本的采集可能會獲得不一樣的檢測結果,這就需要在進行水樣采集的時候保證水樣的采集在合理的頻率之內,把握水質樣本的純潔性。
拿某地的同一管網的相距20 米的兩個位置設置點位進行分析。用戶1 為一家小型工廠的值班室,用水不頻繁。用戶2 則是一家餐飲店需要一直用水。在進行樣本采集定點選擇的同時對相同環境同種消毒時間條件下的余氯和渾濁度進行檢測分析,用戶2 的余氯含量在各個時段采樣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用戶1 因為很少使用則數據變化不明顯并不適合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研究。
水樣的采集分析之后,對樣本進行保存運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的問題。針對出廠水和管網水樣品的采集分析,應該事先打開取水口充分放水,根據待測目標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容器進行保存。采樣容器務必能夠保證樣本的化學成分穩定性,且不會與水中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容器壁不會吸附待測的項目組成部分。在瓶身貼注標簽之時要表明采集的地點、時間、操作人員姓名、待測信息、采樣體積等相關有效信息。
拿部分的水樣采集保存為例,詳情見表1。
水樣采集完畢之后要立即送回實驗室進行數據監測分析。
飲用水水質檢測中常見的檢測方法是定量分析法,除此之外離子檢測對應電極法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化學法、重量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等則被普遍應用于國內外水質常規檢測。在分析數據的時候要注意從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入手保證數據的質量,即能夠反應水質的質量。
數據的代表性是指在有分析價值的時間地點按照采集標準收集樣本,且樣本能夠真實的反應整個水質情況使得實驗結果能夠反應整體的污染物分部狀況以及水質的實時狀態。這就要求在采集數據的時候要妥善選擇可以概括描述整個區域的地點進行樣本采集。
數據的準確性是指數據的結果同真實情況完美契合,采集的樣本從采集、保存、運輸、到最后的檢測都能保持準確合理。一般衡量數據的準確性會采用一個度量作為參考標準用以特定的分析。具體方法是使用單次測定數值或者是使用多次測定的均值與預估假定的數值之間進行比較。這種比較誤差的方法是反映整個系統的準確度減少誤差的最佳方法。通常為了保證數據準確度會采用的方法是如下三種評價方法。
通過分析標準的樣品以此了解實驗數據的準確性。或者可以在樣本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物質進行事后回收分析,這是最常見的確定數據標準的方法。在回收實驗當中還可以發現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計算回收率的方法如下:

針對同一樣本數據采取不一樣的分析方法,對照兩種方法的實驗結果,兩種實驗結果一致或者誤差小的情況之下可以確定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保證數據分析的精密性與準確性是檢測分析結果的固有屬性也是數據分析的根本目的所在。要保證專業的精密儀器的輔助檢測,在使用儀器之前要進行儀器的功能檢查驗證儀器可以正常操作使用。操作人員應按照實驗室的規定認真實現數據操作分析最后達到數據的準確精密再現。數據的準確是為了判斷測定的數值同標準數值之間是否契合,數值的精密性則表現為測定的數值有一定的重復性和再現性。精密性主要是分析同一樣品數據在特定的分析程序之中重復分析一個樣品得到的與測定值之間的誤差,誤差越小精密度越高。精密度通常采用極差、平均偏差和相對平均偏差、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表示。標準偏差比較常見。
數據的可比性是指針對同一水樣進行特定污染物測量的時候所得出的數據測量結果的一致程度。在環境標準樣品的定值時不同的標準分析方法會得出具有良好可比性的數據。這就要求不僅同一實驗室的同一樣品的數據結果可以互相比較,還要求每一個實驗室的同一樣品的數據結果同相關項目之間可以進行數據分析比較。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歷年的同期數據也要有可比性。如果操作得當得到的數據甚至可以在更大的環境范圍之內實現數據比較分析,比如,用離子色譜法測定NO3-N 的結果與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的結果應基本一致。
數據的完整性主要是在強調水質檢測工作的整體規劃切實執行,保證計劃按預期標準能夠有系統性連續性的順利結束,且能夠準確的獲得樣品的檢測結果和有效信息。
檢測的數據結果要能夠保證做到以上5 點信息要求切實做到真實可靠保證在使用中的權威性以及法律性。錯誤的數據檢測結果會對整個水質監測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能夠保證檢測結果正確可靠各國都規定了不同的有效的參考標準可供我國借鑒參考。為了能夠保證檢測結果的直觀展示水質情況幫助人們正確的評價認識管理治理城市水資源循環系統,避免因為不切實際的治理方式造成損失,要認真做好數據分析的工作。
進行環保水質的檢驗時在操作階段要注意對標本的集中管理工作。其中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實驗室運用新型的信息技術用軟件對整體進行有序的管理。這其中包括組織與監督機制的成立、編寫執行標準操作的程序文件、對實驗室人員進行相關專業性的培訓、儀器設備的集中標準化管理等。嚴格控制人員進出,制作相關的工作人員門禁卡,進出門打卡以免丟失樣本和貴重的檢測儀器。
在對標本檢測之時要注意實驗室周邊的環境質量控制,以防出現污染標本破壞標本活性的問題出現。對操作環境進行質量監管是環保水質檢驗必不可少的一項常規工作。對操作環境的把控貫穿于實驗室各個工作環節和每一個檢測項目,注意實驗室溫度,實驗室整潔度,環境是否無菌,操作的試劑質量,操作程序或者手法等出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檢驗儀器技術發展進步,許多操作儀器也進行了革新與傳統的檢測手法不同的是大量的自動化儀器相繼進入實驗室,加快了整個環保水質檢驗質量進度。從微生物培養,到鑒定與藥敏實驗速度加快且結果準確度高。對高科技僅器設備的質量把控,一是要檢驗出產商是否是正規企業由國家相關的質量證書,二是根據說明書的操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以確保證測試系統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在選擇環保水質的成分檢測項目時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水質中的成分含量復雜多樣。在環保水質檢測儀器高度發展的當下質檢的種類復雜繁多,每一種檢驗項目都有他自己存在的目的。為了能夠正確的判斷水質的真實情況是否會對人體以及當地的環境造成危害,需要合理的選擇檢測項目才能得到相關有用的判斷信息。因此從自己的檢測目的出發做出最優判斷,避免錯誤檢查決定是保證環保水質檢測的關鍵的一步。
對實驗室的試劑進行質量控制主要是要注意試劑的生產廠家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質量是否合格,確保實驗的試劑不會對實驗樣本進行污染進而影響實驗的數據結果。除此之外的自制實驗試劑,要將整個配制過程的操作步驟詳細記錄并保存,并在瓶簽上注明配制試劑的名稱、配制日期以及相應的配制人。已經過期的實驗試劑應該及時廢棄不再使用。
水資源的成分是時刻變化的,這就需要及時將分析報告在實驗完畢后及時送到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可以就檢測結果對水質情況進行直觀的分析判斷。環保水質檢測在這個步驟的主要作用是保證服務項目的檢測結果正確,正確解釋檢測結果,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簡單的現實情況介紹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輔助其他部門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水資源循環系統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保證,因此保證水資源的質量對于整個公共衛生安全的管理有巨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