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新基建帶來新機遇,也帶來新挑戰。其中,新基建的網絡安全問題不得不提。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聚焦新基建網絡安全,提交了4份提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那么,提起新基建,為何就不得不提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之于新基建為何重要?
眾所周知,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加快了全球擁抱數字化變革的步伐。 在周鴻祎看來,新基建會加速推動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他表示,新基建本質就是數字化基建,這已不是簡單的“水泥+磚頭”,新基建與傳統基建最大的區別,就是“數字化”。物聯網、云計算、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把整個社會、產業的發展都架構在軟件和網絡之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前所未有。IoT物聯網技術、5G移動通信、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是新基建的基礎,而新技術本身就會帶來各種被攻擊的可能性。
周鴻祎認為,隨著國家和社會對網絡安全越來越認可,加上新基建的投入,網絡安全的投入肯定也會隨之加大,網絡安全進入一個新階段,需要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感知、基于新的網絡安全技術,也需要通過新的技術普及、新的網絡安全防范理念,真正實現應對。“物聯網、云計算、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運用,能夠幫助很多產業轉型升級。”周鴻祎強調,新技術的運用,會使生活自動化、數字化程度加深。

安全基石。在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看來,網絡安全是新基建最重要的根底型技術之一,必須在新基建推動過程中同步部署。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公司之一,360擁有國內規模領先的高水平安全技術團隊,旗下360安全衛士、360殺毒、360安全瀏覽器、360安全桌面、360手機衛士等系列產品深受用戶好評,使360成為無可爭議的網絡安全領先品牌。
不過,360的能力不僅限于網絡安全,此次疫情,360除了捐物資,還用“技術所長”給社會解決問題。“當社區成為防疫一線時,我們用搜索、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技術,在最短時間里打造一系列疫情防控解決方案,發動‘百城戰疫,動員能動員的力量,把方案快速落地。復工復產階段,遠程辦公的需求增大,360除了推免費的‘遠程辦公包,還要負責‘新事物的安全,用我們的專長,避免遠程辦公沒防護地‘裸奔。”周鴻祎說道。
此外,對于如何賦能政企客戶完成數字化轉型、共同構建大安全生態,周鴻祎透露:“360構造了一套預警機系統,叫‘360網絡安全大腦。圍繞著‘網絡安全大腦這套技術,希望能建立一套安全防護方法論和體系,把它輸出到工業互聯網里,輸出到新基建里,輸出到5G安全防護體系里。通過一套大數據為核心的分析系統,通過漏洞的搜集和定期打補丁的方法,使得很多系統安全防護能力整體提升。”
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的市場規模為495.2億人民幣,全球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則達到1269.8億美元(9002億人民幣)。不過,中國網絡信息安全行業這幾年一直保持高于20%的增速,遠高于全球8%左右的增速。
周鴻祎認為,目前網絡安全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時代,而新時代自然要有新打法。在他看來,“大數據”不僅是360在網絡安全中的重要優勢,同時也是整個網絡安全產業的必答題。新基建大趨勢下,這個答案似乎更加明確。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最近幾年,360公司重點從國家級智庫的角度,在網絡安全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帶動了網絡安全產業向前發展。“現在,360的目標很明確,即網絡攻擊發生時,能最快知道、最快封堵、最快止損、最快反擊、最快溯源。”周鴻祎說。
為實現這一目標,360公司已經在建設網絡安全大腦,即通過網絡安全大數據和網絡安全專家,加上人工智能技術,做到在網絡攻擊發生時,用最短的時間發出告警。另一個探索則是城市安全大腦,即利用物聯網,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城市從消費到交通、從危險品到電梯的安全問題。
“360公司的構想是在一個城市的所有高樓都布上可聯網的傳感器,利用5G網絡,將傳感器檢測情況及時傳至大數據中心,對消息進行智能診斷后,及時向火災附近的人廣播,盡可能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周鴻祎說,“360還在布局建設家庭安全大腦。進入老齡化社會后,空巢老人的安全問題不斷凸顯,借助攝像頭對老人進行檢測,通過家庭安全大腦及時預警,便可解決家庭安全問題。從國家社會的網絡安全,到城市物理的世界安全,到家庭的人身安全,這是360未來的3個安全戰略。”
“過去我們不聯網的很多工廠設備都聯網了,城市里很多新的傳感器也都聯網了,聯網的物聯網設備數目可能是過去我們使用網絡的個人用戶的100倍,這樣大量的終端都通過5G連接的時候,任何一個終端都可能成為一個攻擊的起點,也可能成為一個系統的短板。”周鴻祎說。
他直言,不能等到新基建完成了再來考慮網絡安全的建設,應在建設各種數字化系統的同時,就考慮如何同步建立整個安全體系。“沒有網絡安全體系的保護,任何數字化發展就像裸奔一樣,跑得越快將來風險越高。有了網絡安全體系的支撐,我們的新基建才能走得更快。”
因此,周鴻祎建議,要運用整體思維,規劃新基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頂層設計;要同步建設安全基礎設施,聚焦安全防護能力構建;要強化大數據平臺安全,實現安全的大數據協同計算;要開展常態化網絡安全攻防對抗演習,持續檢驗和提升新基建安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