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尹桂平 李結華


摘 要:通過對常用岸坡防護措施的優缺點分析,結合南京市某航道岸坡除險加固工程案例,本文詳細介紹了護坡加固方案的設計、施工工藝流程。模袋混凝土護坡的優點比較明顯:一次充灌成型,施工簡便、速度快,機械化程度高,防護坡面面積大、整體性強、穩定性好,防沖刷效果較好,可以水下施工,不需設置圍堰等。
關鍵詞:模袋混凝土;岸坡;除險加固
中圖分類號:U6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08-0085-03
航道是以組織水路運輸為目的所規定或設置的船舶航行通道。由于河道水流沖刷、船行波侵蝕等因素,航道岸坡往往面臨著結構破壞、變形失穩等問題,這關系到河道堤防穩定、航道運行安全。因此,航道岸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進行除險加固措施,維護岸坡穩定安全。
1 岸坡防護措施概述
相關研究及實際應用表明,常用的岸坡防護措施包括兩類:一類是實體抗沖防護,另一類是減速不沖防護[1]。目前內河航道中常用的是實體抗沖防護措施,包括:拋石防護、模袋混凝土防護、軟體排防護以及賽克格賓防護等,主要優缺點對比如下:
2 工程概述
南京市某航道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根據文獻記載,當年開挖過程中在切嶺段發現中生代次火山巖系風化物,經薄片鑒定為安山玢巖,并已產生了較強烈的蒙脫石化。蒙脫石具有強烈的吸附性和遇水膨脹的特點。據此,當年采用了防滲、防巖體風化和防隆脹等綜合處理方案,本工程段邊坡處理具體方案為:在膨脹性巖土坡面上回填一層1.5m厚的粘土,再鋪一層0.5m厚漿砌塊石。
航道開通后未進行過系統整治,近年來河道兩岸漿砌石護坡砌石脫落破損,水位變動區護坡沖刷嚴重,影響堤坡穩定及河道通航安全,需要對問題嚴重岸段進行除險加固。
3 護坡加固方案
3.1加固方案選擇
本工程涉及河段位于切嶺段,水面相對較窄,岸坡較陡;河道行洪、通航功能要求盡量減少對河道斷面的占用;施工過程中,河道水位不能降低,不能斷航,需要進行水下施工。根據表1中常用實體抗沖防護措施的優缺點分析,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確定采用模袋混凝土對現狀岸坡進行除險加固。
3.2加固方案設計
3.2.1模袋混凝土護坡厚度確定
因模袋混凝土厚度是不均勻的,最大厚度與系繩處最小厚度有一定差別,一般所提的模袋混凝土護坡厚度為平均厚度[2]。根據相關規范及文獻,模袋混凝土厚度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抗漂浮能力。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SL/T225-98),抗漂浮所需厚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c為面板系數1.0;Hw、Lw為波浪高度與長度(m);Lr為垂直于水邊線的護面長度(m);m為坡角α的余切;γc為砂漿或混凝土有效容重(kN/m3);γw為水容重(kN/m3)。根據以往工程經驗,結合常用模袋混凝土厚度0.15~0.25m,本次取模袋混凝土厚度為0.2m。根據相關規范要求,結合本工程運行環境及工程等級,要求模袋混凝土強度不小于C25。
3.2.2模袋材料技術要求
根據確定的模袋混凝土厚度,計算確定模袋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抗拉強度、延伸率、滲透系數、等效孔徑等參數,并通過試驗確定[2]。模袋材料的抗拉強度與模袋厚度、單位時間充填高度有關。模袋的單位面積重量與抗拉強度有關。材料滲透系數的確定需要考慮混凝土漿灌入后多余水分的及時排出。等效孔徑的選取應從防止漿液中砂粒外流的角度進行考慮。本工程模袋材料主要技術指標見表2。
3.2.3護坡穩定計算分析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SL/T225-98),對水下模袋混凝土護坡進行穩定計算分析。
式中:L2為坡面模袋長度(m);L3為坡腳以外模袋長度(m);m為邊坡系數;α為斜坡傾角;H為護面高度(m);fcs為模袋與坡面間的摩擦系數,應由試驗測定。Fs為抗滑穩定安全系數。選取工程段典型斷面進行穩定計算,Fs>1.3,滿足1級堤防規范要求。
3.2.4模袋混凝土護坡設計
本次對工程河段兩岸迎水坡高程8.0m至河底采用模袋混凝土護坡,上部設素混凝土格梗,尺寸400mm×500mm(寬×高),用于固定模袋上緣。模袋混凝土護坡鋪設前,應對標高8.00m以下水下漿砌石護坡表面進行清理,對現狀護坡破損、松動處用塊石填筑。
4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
水泥漿量不僅要滿足泵送要求,還要滿足模袋填充要求,一般占混凝土總量的30%左右。
砂率的確定要考慮混凝土的強度要求,一般模袋混凝土的砂率在50%左右。
石子最大粒徑是根據模袋混凝土的厚度來決定的,石子過大不宜充灌模袋,本工程最大粒徑選取20mm。
模袋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較多的膠凝材料,可以摻用一定量的粉煤灰。
摻入混凝土高效減水劑或泵送劑,可減少用水量,節約部分水泥,增加和易性。
5 施工工藝流程
(1)基礎開挖及坡面整理。按照設計,在迎水坡8.20m標高位置開挖格埂溝槽。坡面平整度控制在150mm內。
(2)鋪設模袋。將模袋(寬度12m/塊)均勻攤鋪在坡面上,不能有折疊、卷曲、覆蓋等現象,并預留收縮余量。
(3)混凝土充灌。混凝土充灌采用拖泵,灌注前潤濕管道,輸送混凝土至管口后停止輸送。施工人員將軟管口插入模袋口,扎牢后開機輸送灌注混凝土。充灌速度控制在4~5m/h(充填高度)范圍內,充灌壓力控制在0.2~0.3MPa范圍內。施工人員站立于袋口位置,時刻檢查灌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灌注將近飽滿時,應暫停5~10min,待模袋中的水分析出后,再灌注至飽滿[3]。相鄰模袋接縫采用人工縫制土工布,土工布與每塊模袋搭接寬度不小于500mm。
6 結語
(1)本工程已建成,目前運行情況良好。
(2)模袋混凝土護坡在河道護岸工程中已有較多應用,建議制定專門的模袋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施工規程和驗收標準。
(3)今后應加強對已建模袋混凝土護坡運行狀態的監測,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模袋混凝土技術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房世龍.江河航道岸坡防護工程的措施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84-87.
[2]任重琳,任傳棟,王志真,孫炎渤.模袋混凝土護坡設計[J],海河水利,2013,(1):35-37.
[3]陳大洪,楊以瓊.模袋砼在河道護坡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