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軍
摘要:在推廣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時,可能會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如監管粗放、病蟲害監管不科學,施肥不合理等,這些都會深入影響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深入推廣和使用。為了更科學、更全面地推廣該技術,要強化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現狀分析,深入了解在技術推廣應用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解決方案。鑒于此,文章以諸城市山區為例,分析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它對經濟建設、經濟增長的作用是積極且重大的。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農業發展向產業化、規模化轉型,改變了以前傳統生產方式,積極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科學調整,政府相繼推出一些政策,進一步推進農業發展。在農業發展中,就玉米而言,其可謂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如何高效推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也是諸多農業研究者關注的問題,但在某些山區,因為環境問題和地理因素,此項技術的推廣有一定的難度。在本文中,筆者結合濰坊市諸城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及應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展開了相關的討論,希望對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有所幫助。
一、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一)管理方面的問題
社會經濟在飛速發展,城市化建設在加快。城鄉經濟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城市建設勞動力缺乏,更多的鄉村、山區勞動力選擇了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大大減少。最近幾年,諸城吸引了非常多的年輕勞動力進城務工,但是,在諸城山區,因為環境、地理等因素的制約,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都是青壯年。諸城山區青壯年力量的減少,也影響著玉米的栽培和種植,在平常的玉米種植過程中,多數是由勞動能力相對較低的老人、婦女等完成。首先,這些人在體力方面和青壯年比起來,相差非常大。其次,從受教育的角度講,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和青壯年相比,要明顯地低一些,在玉米種植管理實踐中,不夠科學、全面。另外,在應對玉米生長過程中遇到的病蟲害問題方面,反應不夠及時,往往錯過了病蟲害防治最關鍵的時期,這對于玉米的生長而言,影響十分不利。同時,青壯年進城務工,也會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在推廣應用該技術時,要求農戶有一定的栽植專業知識,但是,實際情況是諸城山區的玉米種植人員很難滿足相應的要求,導致高產栽培技術得不到推廣和使用。
(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問題
病蟲害防治對于玉米的栽植而言是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就諸城山區的玉米栽植狀況而言,一些農戶并未充分意識到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農戶的文化水平不高,沒有科學栽植的理念,也沒有較高的病蟲害防治意識;二是和城市相比,諸城山區的經濟水平較低,就算是農戶發現了病蟲害的存在,在落實防治工作時,也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另外,專業科學的病蟲害防治知識的缺乏,導致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 某些農戶未能科學利用農藥,對玉米的生長而言是很大的威脅,同時,也會對玉米生長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高頻率用藥,會使害蟲的耐藥性大大提升,害蟲的危害也更加嚴重。
(三)施肥方面的問題
在種植玉米的時候,有機肥的合理施加十分重要。施加有機肥,可為玉米生長提供豐富的、必要的營養物質,與此同時,還會有疏松土壤的作用,有效改善土壤環境,尤其是山區土壤,施加有機肥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肥沃度,玉米可以更好地生長。但是,就諸城山區現在的玉米栽培狀況而言,并未十分重視施肥狀況,同時,土壤、玉米營養吸收方面都存在問題。農業科技在持續發展,以前的耕種模式已經被淘汰,在農業作業中,小型農業機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農家肥卻沒有得到較好的利用。在施肥時,不少農戶選擇化肥,并未使用其他肥料,這一做法導致以后果:一是施肥模式單一,玉米所吸收的營養是非常有限的;二是施加過量的酸性肥,會讓土壤的酸堿度有所改變,土壤的酸度增加了,也就加快了土壤的惡化速度,會導致土壤在很長時間內不適合種植玉米。農戶未意識到科學用肥的重要性,同時,也沒有意識到在玉米生長過程中三大營養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積極作用,也難以做到科學合理的施肥,這樣一來,玉米的總產量也就難以保證。
二、上述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甄選合適的玉米種植技術及玉米的品種
就諸城市山區而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現狀要想得到根本性改善,需要遵守玉米種植的適應性原則,選擇和諸城山區當地環境、生態特點相匹配的種植技術和玉米品種,結合諸城山區當地的環境特征、地理特征,進行玉米的種植,進而推進當地玉米產量的不斷提升。當然,即使在同一個地區,土壤的肥沃度也有不同,建議在山區采用輪作模式(玉米+土豆),這樣既可以優化土壤,還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總產值,提高玉米的產量。另外,建議積極應用前沿的玉米種植技術,切實提升諸城山區的玉米總產量。
(二)強化病蟲害防治相關工作
在栽植玉米時,病蟲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得到高度重視。就目前諸城市山區玉米種植狀況而言,經常遇到的病蟲害有小地老虎、黑穗病、玉米螟、紋枯病等,防治小地老虎時,可以用20%的速滅沙丁乳液2000~2500倍液噴灑。預防黑穗病的方法是使用50%的多菌靈粉劑。玉米螟集中出現在玉米大喇叭口時期,建議先用沙土(每公頃45公斤)和1.5%辛硫磷顆粒(每公頃375克)混合,在沒有露水的時候,撒到大喇叭口中,這樣效果會更顯著。
(三)科學施肥
科學施肥對于所有地區的玉米高產栽培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山區而言,因為其土壤貧瘠,所以要通過合理的施肥措施來調整土壤的肥沃度,通過科學的施肥措施,可以大大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優化土壤的理化性狀,為當地玉米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切實的提升玉米的總產量。筆者經過考察得出,合理施肥的前提是測試種植地土壤,在充分了解土壤狀況后再對肥料進行相應配比。通常情況下,施加每公頃300公斤左右的碳酸氫氨或是每公頃105(±15)公斤的尿素,可以較好改善山區的土壤肥沃度。假設土壤測試的結果是缺鋅,就要加鋅肥,從而確保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另外,一般來講,山區環境獨特,土壤流失相對嚴重,故而,應在玉米授粉后,施加壯粒肥,并且要確保碳酸氫氨的施加,從而讓玉米更好地生長,切實提升玉米的總產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諸城山區更好地推廣、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一定要充分結合諸城山區的環境、地理特征,同時以此為甄選栽植技術和栽植玉米品種的主要依據,切實提升玉米的總產量,提升種植戶的種植收入,進而提高農戶的玉米種植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周紅忠,林金龍.淺議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8(02):110.
[2]何培波.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0):57-58.
[3]管小琴.淺析玉米高產種植技術[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8(02):92.
(作者單位:諸城市桃林鎮財政經管統計社保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