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有諸內者,必形諸外”,頭發的健康與否往往能反映身體機能的狀況。不過,盡管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每天洗頭、定期去美容院護發已經成為絕大數人的選擇,但國人的頭皮健康卻依然堪憂。時下正值秋冬,一些人的頭發也像落葉一樣容易“飄零”,而如何才能科學護發、滋養頭皮,也成了大家關心的健康話題。
不少年輕人存在“早生華發”的問題,而其具體原因,醫學界目前尚無明確的定論。但一般公認,既有先天的遺傳原因,也與后天外部因素有關。
首先,遺傳因素會導致先天性“少白頭”的出現,這類人常有家族遺傳史。其次,后天各類生活、飲食、環境等綜合因素導致的“腎氣虧虛”也會引起白發。祖國醫學將青、赤、黃、白、黑五色分別歸屬于肝、心、脾、肺、腎五臟,各主其色,稱為“常色”,即健康的顏色。頭發“生于腎,如以縞裹紫”“腎為牝藏,其色黑”“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黃帝內經》中的論述清楚指出,正常的發色應是烏黑帶有光澤,而這也是腎中精氣旺盛、氣血充盈、榮華于外的征象。中醫講“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發為血之余”“肝藏血”,當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時,頭發就失去內在的滋養而變為灰白。腎是“先天之本”,亦是五臟六腑精氣的聚集處。若腎精虧虛,那便無法供給足夠的養分給身體的每一處器官,而頭發更是率先受到“牽連”,因此便會出現脫發或白發。
精神因素也能間接影響頭發變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等俗語、詩句其實并非沒有道理。比如有些人在短時間內頭發大量變白,的確就與過度焦慮、悲傷等嚴重精神創傷或精神過度疲勞不無關系。已經有研究證實,憂愁傷感、緊張恐慌、焦慮不安等不良的精神因素,會使交感神經興奮,酪氨酸酶活性減少,影響黑色素的代謝,黑色素合成減少進而就產生了白發。而且,不良心理還會干擾內分泌功能,使之紊亂,從而導致黑色素細胞凋亡。
此外,營養失調也會引起頭發變白。因為頭發色素顆粒的顏色往往和它含的金屬元素有關,黑發中的色素顆粒含有銅、鋅、硒、鐵等元素,若缺少這些元素便可能出現白發。
根據《中國脫發人群調查》,我國脫發人數約2.5億,20~40歲男士是脫發主力軍,30歲左右發展最快,比上一代人的脫發年齡提前了20年。同時,年輕女性對掉頭發的焦慮,一點都不比男生少。《2017都市女性健康洞察微報告》指出,在咨詢脫發問題的人群里,20~25歲年齡段的女生排在第一,遠高于同年齡段的男生。那么,提前脫發的現象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
從醫學角度講,脫發主要有以下原因:遺傳、免疫低下、雄性激素平衡紊亂、皮脂分泌增強、頭皮干燥、頭屑增多、頭皮細菌、真菌增殖、毛乳頭微循環障礙、毛發生長相關酶活性異常等,這些因素使頭皮血液供應減弱、整體與特定營養供給不足,最終導致毛囊萎縮,毛發脫落,再生緩慢。
另外,由于勞累、失眠、緊張、用腦過度等因素的影響,大腦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競爭性會增加,而頭皮部血液循環中的有效營養成分就會相應減少,加之頭皮屬身體的最頂端表層,屬末梢血液循環,有效營養成分的供應相對更少。同時,頭皮也是環境污染物最易沉積、紫外線損害最為嚴重之處,故可致頭發加速脫落。
國人平均每周洗頭3.3次,仍屬于中等偏低水平。許多人認為,頻繁地洗頭會損傷到發質,所以選擇隔天,甚至隔2~3天洗一次頭。事實上,只要洗頭的方法正確,哪怕一天洗一次,也不會影響到頭皮健康。而健康的洗頭方式,就是要認認真真地洗頭,頭發的每一處都要洗到,特別是不容易清潔到的地方,像是后腦勺處的頭發,也一定要“面面俱到”。
由于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緊張,很多人習慣每天晚上洗頭,頭發未干就倒頭大睡。殊不知,這樣對頭皮和全身健康都很不利。
首先,熱水洗頭后,已擴張的頭皮毛細血管受到外界刺激,易使機體受凍。而且洗頭后頭部會有大量水分蒸發,會帶走體內熱量。散熱會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局部血流量減少,更容易導致呼吸道抵抗力降低。于是,早已潛伏多時的致病微生物便會乘虛而入,生長繁殖,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現種種感冒癥狀,比如鼻塞、流鼻涕,甚至發燒。因此,特別要強調,晚上一定要先等頭發干透以后再入睡。
建議洗頭發的水溫最好控制在30~40℃,不要過熱。過燙會使頭發變得松脆易斷,過冷則去污、去油膩效果差。在頭發洗干凈后,可用一塊大的干毛巾把頭發上的水盡量吸掉,用梳子輕柔梳理后,再自然晾干。如果需要使用吹風機,應該使用柔和檔,最適當的距離為10~15cm,勿讓熱風太靠近。
時下正值秋冬季節,雖然頭發如落葉易飄零散落,卻也是養護頭皮、滋養發絲的最好時節。建議從以下兩方面來養護頭皮、頭發的健康:
1.給頭發加點“油”
正常健康的頭發,中間是發芯,外面有毛鱗片的保護。正常情況下,毛鱗片既可以張開讓養料進來,好好給頭發補充營養,同時也可以緊閉以防外界侵害。但當外界的侵害過于強大,毛鱗片的表面漸漸地變得不平滑、摩擦力增大,最終導致毛鱗片翹起,無法正常開合,秀發也因此受損而變得干枯。而濕發狀態下會讓毛鱗片持續打開,待到頭發自然風干,毛發必然會更加毛躁干枯。因此每次洗完發,應盡快將頭發弄干。建議洗發后使用熱能防護乳或者護發精油等免洗產品,然后盡快使用吹風機將頭發吹干。這樣既能抵御吹風對頭發的熱能傷害,更讓秀發滋養亮澤。
2.頭皮按摩不能少
頭皮的最外層有皮脂膜與正常菌群形成天然的防御系統,以抵抗外界異物的侵襲。正常頭皮的新陳代謝為16~25天,每天的掉發量則在40~100根。然而,因為過度疲勞、生活壓力、營養攝取不均衡及使用劣質洗發或造型產品等因素的影響,頭皮會處于失衡的狀態,導致皮屑芽孢菌異常增生,刺激頭皮皮脂腺過度分泌,產生頭皮屑等。而經常按摩頭皮,能促進血液循環,對脫發、改善發質等有一定幫助。因此,要堅持做頭皮按摩,它是養護頭皮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家簡介
楊勤萍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主要致力于毛發疾病發病機制和治療的研究、常見皮膚病(痤瘡、白癜風、銀屑病、濕疹等)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和皮膚病的藥物臨床試驗,負責并參與多中心臨床研究4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