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文藝事業和群團改革,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決策部署,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為基層曲協組織,我們認為在新形勢下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哪里有曲藝工作者、愛好者,曲協工作就應該做到哪里。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原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臺州市曲協在堅決執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圍繞進一步深化“網格化管理服務”,以“一個都不能少”為服務宗旨,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傾情投身戰“疫”,創作曲藝作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臺州曲藝人身先士卒,滿腔熱情,激發了高昂斗志,敲響了責任和擔當的鍵盤。早在戰“疫”之初,臺州市曲協主席尚文波創作了方言三句半《疫情防控來宣講》和微劇《送口罩》,成為臺州文藝聲援最早的作品。兩個作品正月初四一經發表,就反響強烈、廣受好評,一天之內,臺州市內自媒體累加閱讀量超過30萬之多。微劇《送口罩》全網閱讀量超過50萬,同時被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錄用。1月30日,臺州市曲藝家協會推出了“抗擊疫情 曲藝在行動”作品征集活動,廣大會員積極響應、踴躍投稿,不到一個月,收到原創作品132件,累計上百名會員參加了創作和表演。臺州曲藝微信公眾號堅持每天“一視頻、一音頻、一文稿”轉發會員的作品,連續編輯刊發30期。此項工作受到了上級部門和各級領導的高度贊賞。
(二)熱情慰問長者,幫助困難會員。疫情期間,臺州市曲協提出了慰問老曲藝家“一個都不能少”。4月1日至17日,接連看望慰問了吳雁、蔡嘯、王宗元、張庚青等15位資深曲藝家,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65歲。吳雁老先生說:“感謝曲協每年都來看我,我從事曲藝56年了,與曲藝融在了一起,我們老了,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我們隊伍中來。”丁定定老師熱淚盈眶:“我一直沒有忘記曲協對我的培養和提升,我一直受曲協的關照,由衷感激。”張庚青老師雖然因多年前中風行動不便,可他早站在門口迎接前來慰問的同志,他說:“我今年還在唱,已經賺了幾千塊了,要不是疫情影響,賺得還多。”臺州市曲協不僅慰問老曲藝人,還為困難會員伸出了援助之手。三門縣有一位曲藝人,因病致貧,疫情突襲,生活更加艱辛,協會得知后,及時送去了1萬元。今年1至7月,臺州市曲協共幫困會員11名,協會設立的慈善基金專項支持達5萬元之多。
(三)真情打造平臺,服務曲藝“兩新”。臺州市曲協共有會員371名,87.6%為新曲藝群體和新曲藝組織,靠曲藝謀生的占一半以上,疫情當前,這些曲藝“兩新”群體和組織日子非常難過。據統計,臺州市曲協會員創辦的新曲藝組織共有76家(個),因疫情影響,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一會員創辦了臺州最大的一家文化演藝公司,上半年虧空了200多萬元。另外,靠曲藝謀生的新曲藝群體因各種演藝活動不能開展,大多都在家閑著,個人收入損失也很大。為此,臺州市曲協多次走訪慰問各新曲藝群體和新曲藝組織,同時了解到,沒有演出活動尚能理解,沒有舞臺平臺手腳更“癢”。為了給大多會員提振信心、保持斗志,臺州市曲協號召各縣市區協會,爭取各種媒體的支持,注冊公眾號、開辦曲藝欄目、開展“云活動”等,為廣大會員提供展示平臺。臺州市曲協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廣電集團等單位的支持下,拍攝了各種曲藝作品10多個,為30多位會員提供了展示平臺。全市共創辦了《臨海人講老話》《玉環曲藝》《鄉村大擂臺》等曲藝欄目5個,均注冊了同名微信公眾號和抖音號,通過拍短劇等形式累計為70多位會員提供了展示平臺。
(一)召開專題學習會,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臺州市曲協專題學習會是組織全體會員,通過網絡平臺和網格方式舉行的政治學習會,每年舉辦兩次。4月30日,臺州市曲協召開的專題學習會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會設主會場和網絡直播學習平臺,協會16名主席團成員集中參加主會場學習,350多名會員登入直播平臺學習。專題學習會上,臺州市曲協號召全體會員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以各級領導講話內容來對標對表,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積極加入到“建設‘大窗口、曲藝大行動”序列中,為繁榮文藝多作貢獻。通過學習,臺州市曲協全體會員一致認為:習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承載的思想博大精深,蘊含的內涵豐富深邃,一定會深入地學、反復地學,不斷學出更高站位,學出更強擔當,學出更足干勁,學出更多的實踐成果。
(二)做實“五大工作板塊”,勇當深化改革排頭兵。6月30日,中國曲協召開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單位視頻座談會,會上宣讀了基層試點單位名單,臺州市曲協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倍感自豪,深受鼓舞。8月5日,臺州市曲協專題召開了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工作部署會,會上再一次學習了中國曲協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工作視頻座談會精神,建立了臺州市曲協深化改革基層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一了“哪里有曲藝工作者、愛好者,曲協工作就做到哪里”的深改工作目標,同時決定協會今年工作重心轉向深化改革試點工作。為此,臺州市曲協特別制定了深化改革基層試點“五大工作板塊”實施方案,特別是“一縣一品”工作板塊的實施,對推動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創造了有力條件。其中,路橋區曲協的打造曲藝活動“一館十基地”、黃巖區曲協的打造“黃巖曲協義工”志愿者服務隊、溫嶺市曲協的打造“曲藝軍地共享”新模式、玉環市曲協的瞄準曲藝“兩新”打造玉環模式等項目都非常有創意。
(三)創建“中國曲藝之鄉”,傳承中華藝術瑰寶。今年,臺州市曲協全面策劃執行所屬路橋區申創“中國曲藝之鄉”。雖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創建工作有條不紊,特別是路橋區曲藝活動“一館十基地”的打造,使創建提升工作增添了許多亮點。所謂“一館十基地”,即在全區建設一家區曲藝館和10家曲藝活動基地。區曲藝館建在路橋寸土寸金的十里長街原古宅群中,總面積600平方的場地,配置曲藝展覽廳、曲藝演藝廳、曲藝書院等功能區塊。同時集結全國曲藝資源,定期開設周書場、月演出、季講座、年讀書月等活動,努力實現“每周有活動、每月有看點、每季有驚喜、每年有成果”的活動組織目標,竭力打造成全國地方曲藝活動組織樣板地。10家曲藝活動基地建在全區各鎮(街道)最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硬件設施配置“五個一”,即一塊牌子、一個禮堂、一個排練廳、一個展覽區和一套音頻交互系統;軟實力提升“五個一”,即為每個基地傳承一項曲種、組建一支曲藝表演隊伍、創作一個曲藝作品、承辦一場曲藝活動、組織一臺“曲藝農民村晚”,努力實現“有傳承、有隊伍、有節目、有活動、有展示”的基層活動組織目標,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一)減少集聚性活動,推動線下活動向“云曲藝”轉變。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大多集聚性活動無法開展,為及時調整疫情防控常態中曲藝活動的開展,臺州市曲協廣泛利用新媒體資源平臺,新打造文藝欄目,將年初制定的一系列線下活動,更改為“云曲藝”方式進行。如臺州市曲協“演出進禮堂”“故事進校園”“鼓詞下基層”的三大品牌活動,均納入新建文藝欄目“臺州好故事”中,在“云”上進行展播。
(二)減少演藝類活動,推動賽事活動向“紙作品”轉變。臺州是浙江疫情的重災區,防疫工作特別嚴峻,臺州市到目前為止,所有地面演藝活動一律停辦,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臺州市曲協取消了一些舞臺賽事活動,并通過多層設計,更改為“紙作品”方式進行。如原定的臺州市曲藝大賽更改為臺州市曲藝作品征集大賽,臺州市傳統曲種優秀曲目會演更改為編輯《臺州曲藝精品集》,臺州市故事會更改為匯編臺州優秀故事作品等。
(三)減少常態化活動,推動室內活動向“搬出去”轉變。為遵循疫情防控常態化,一些在室內舉辦的活動在臺州基本無法開展,臺州到目前為止,室內演出均不提倡,臺州市曲協為配合防疫需要,要求涉及書場、曲藝講堂、曲藝小劇場等場所均停止一切活動。通過多方努力,臺州市曲協將一些室內活動搬到了室外進行。如路橋開辦10年之久的“南官書場”、臺州最火的“椒江曲藝講堂”“三門走書曲藝館”等均搬到室外舉行活動。為確保安全,臺州市曲協對室外曲藝活動舉辦制定了疫情防控手冊,同時分發到每個活動舉辦點。
(作者:浙江省臺州市文聯副主席、曲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