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任婧媛 吳思潔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科學科研數據的管理服務研究”(項目編號:18BTQ070)。
作者簡介:王丹丹(1980-),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科研數據管理。任婧媛(1994-),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數據管理。吳思潔(1996-),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數據管理。
摘要:[目的/意義]對德國社會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SowiDataNet|Datorium進行研究,揭示其特色和成功經驗,為我國開發國家層面的社會科學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參考。[方法/過程]利用文獻調研和案例分析方法,以德國為例,通過對文獻資料和網站內容的調查,獲取一手資料闡述德國社會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SowiDataNet|Datorium的構建情況、功能與特色以及先進經驗。[結果/結論]盡快建立我國國家層面的社會科學公共數據平臺,該平臺應采取分工協作,協同建設的方式;應考慮將機構用戶作為重要服務對象,提供面向機構的服務;應通過完善數據標準和規范審核流程的方式加強對數據質量的控制;應考慮提供靈活的數據訪問權限選擇,并適當降低使用門檻,以在最初階段最大程度地推動平臺的使用。
關鍵詞:社會科學;科研數據;科學數據管理;數據平臺;德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0.11.010
〔中圖分類號〕G25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20)11-0099-08
Research on Social Science 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
Wang DandanRen JingyuanWu Sijie
(College of Management,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Research on the German social science 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SowiDataNet|Datorium,to reveal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na to develop a national-level social science public research data repository.[Method/Process]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taking Germany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literature and website content,obtained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o explain the construction,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wiDataNet|Datorium and advanced experience.[Result/Conclusion]A national-level social science public research data repository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China.The repository should take the form of division of labor,collabo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at the same time,should consider institutional users as important service targets,provide agency-oriented services;provide more flexible data access permission options and lower the use threshold appropriately to maximize the use of the platform in the initial stage.
Key words:social science;research data;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data platform;German
社會科學科研數據主要集中在社會、經濟領域。社會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對于切實改變傳統的科研數據私有觀念,打破信息壁壘,實現科研數據的合理流通和最大限度地共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歐美主流的社會科學數據研究機構,均構建了社會科學科研數據平臺開展科研數據管理并提供服務[2]。近年來,國內的一些機構和高校也逐漸認識到社會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構建的重要性,并逐步開展這方面的實踐。出現了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家調查數據庫、湖南大學經濟數據研究中心等機構層面的平臺。但整體而言,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平臺功能遠不夠完善,國家層面面向社會科學學科領域的公共數據平臺尚未出現,由于缺乏技術和服務支撐,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社會科學科研數據缺乏應有的重視,處于流失狀態。
德國是世界主要經濟強國之一,是歐盟國家中重視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也是開放獲取思想和倡議的發起者及實踐先驅之一[3]。作為歐洲開放科學云(EOSC)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一直負責通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2014年,在全面收集和分析科研機構的需求后,由德國萊布尼茨學會資助,萊布尼茨社會科學研究所、萊布尼茨經濟學信息中心、柏林社會科學中心和德國經濟研究所合作開發了社會科學科研數據平臺SowiDataNet|Datorium,它是面向具體學科領域的國家層面的公共數據平臺,目標是支持實現德國社會經濟學領域科研數據的統一存儲、安全歸檔和集中獲取[4]。鑒于此,對SowiDataNet|Datorium進行全面的調研和分析,將國內5個平臺與SowiDataNet|Datorium進行對比,總結SowiDataNet|Datorium的特色與經驗,為我國構建國家層面的社會科學公共數據平臺提供啟發和參考。
11平臺簡介
SowiDataNet(https://sowidatanet.de/)項目重點是集中和共享德國社會經濟科學領域的科研數據,其核心是SowiDataNet|Datorium,一個基于Web的科研數據平臺,通過與德國社會科學領域最大的基礎設施提供商GESIS合作,為社會經濟科學領域科研數據的交流和長期獲取創造一個穩定環境,其目的是:1)為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個人和期刊提供科研數據基礎架構;2)匯集不同來源和數據提供者的科研數據;3)確保安全的數據存儲和對數據的集中訪問;4)促進德國數據共享文化;5)通過簡化數據共享過程,加強有關數據管理的知識,減少數據共享的不便性[5]。該平臺有3類用戶:一是科研人員。社會和經濟科學領域的科研人員被邀請作為數據存儲者,將定量數據、代碼、元數據和其他相關文檔上載到平臺庫中,并建立與相關出版物的鏈接。通過選擇訪問類別和許可,存儲者可以確定數據獲取條件;二是數據用戶。對于有興趣重復使用數據的數據用戶,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了便捷的搜索功能。三是科研機構。對于沒有機構自己的數據基礎設施用于歸檔和發布科研數據的機構,SowiDataNet|Datorium提出了面向機構科研數據管理的工作流程,并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出版平臺。但是,使用SowiDataNet|Datorium來管理和發布科研數據的機構需要與GESIS簽訂合同。
SowiDataNet|Datorium的開發借鑒了GESIS數據共享平臺Datorium的開發經驗。Datorium專注于社會科學科研人員個人的數據。在Datorium中,科研人員可以自行記錄、共享、管理和發布其數據,使數據可見并可用[6]。SowiDataNet|Datorium則專注于機構的數據,解決德國只有少數科研機構能夠使用自己的資源來構建可持續運行的科研數據基礎架構這一問題,它特別強調平臺與機構科研數據管理實際工作流之間的靈活銜接,強調要考慮經濟科學領域和科學機構的特殊需求。為此,SowiDataNet|Datorium調整了Datorium所有的工作流程、元數據字段、受控詞表以及數據監管過程等,還增加了數據版本控制。GESIS致力于整合Datorium和SowiDataNet,目前SowiDataNet|Datorium已被集成到GESIS的存儲和發布服務中。
12數據服務
121數據存儲者
SowiDataNet對“科研數據”進行了廣泛定義以涵蓋各種數據類型。平臺中可能包含由實證研究工具新生成的一次數據和從現有信息中推斷出的二次數據,可以整合一次數據和二次數據,以及用于數據轉換和分析的程序或腳本。此外,還可以提供便于以后使用數據的文檔(如問卷、代碼簿或技術報告)。要將數據提交到SowiDataNet|Datorium中,數據存儲者首先必須注冊,并在注冊表格中輸入地址和與機構的隸屬關系。注冊完成后即可在SowiDataNet|Datorium中上傳和存儲數據,數據發布之前,GESIS的負責人將對其進行審查。如果存儲者所屬機構與GESIS簽訂了SowiDataNet|Datorium的使用合同,那么SowiDataNet|Datorium會將數據同步分配給機構,由機構管理員進行審查。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科研人員建立新的數據項目,上傳數據,附上問卷、代碼本或語法文件,并使用標準化元數據進行描述。在編輯過程中,可以使用評論功能記錄未解決的問題和開放問題,評論內容會及時轉發給管理者。一旦完成數據上傳,數據就會被轉移到機構數據池中。第二步,機構管理員訪問數據池,選擇項目進行內容審查。管理員會根據正式標準(即可讀性、完整性、數據保護規定和正確描述)檢查數據、元數據和文檔。如必要,管理員在與相關科研人員討論并達成一致后可修改或更正文件。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檢查表來幫助機構數據管理員審查所提交的數據(如圖1)。未來,計劃開發面向特定科研機構的檢查表。第三步,機構完成審查后,管理員把數據發送給GESIS,由GESIS的管理員進行再審查,通過后,注冊服務da|ra為數據分配DOI,并使數據及其元數據在da|ra、DataCite元數據門戶以及所有利用元數據收割的服務(如OAI-PMH)中均可見,且能與re3data.org和OpenAIRE等集成。
提交的數據存放在SowiDataNet|Datorium中。SowiDataNet|Datorium運營期間,會保證對所有數據和元數據物理保存至少10年。如有需要,可延長保存期,或將數據存入GESIS數據檔案庫中長期保存。與GESIS數據檔案庫的集成極大地提高了長期有效存儲科研數據的可能性,當科研人員或內部人員跨機構流動時,科研數據仍能以一種用戶可理解和重用的格式集中記錄和保存,即使沒有數據提供者或內部人員的支持,在以后也可以追溯和使用數據。如果SowiDataNet|Datorium停止運營,數據、元數據和其他材料將會被納入GESIS社會科學數據檔案庫,并按照協議維護和重用。所有文件都會與校驗和一起存儲,數據管理者會定期檢查這些校驗和以確保對應文件沒有任何更改,數據集和元數據每天都會進行備份,并將備份存放在不同的位置。
發布數據時,數據存儲者可以設定訪問級別,包括:1)免費獲取(無需注冊);2)免費獲取(需要注冊);3)受限獲取。當數據使用者嘗試下載數據時,SowiDataNet|Datorium將生成電子郵件表格。數據使用者需填寫此表格,向管理員請求獲取數據。協商后,管理員將批準用戶獲取數據;4)時滯期。對于那些不想讓他人立即獲得其數據的存儲者,可以設置時滯期,最長2年。元數據會立即發布,但數據本身僅在時滯期結束后方可使用。時滯期結束時,上傳的數據將自動出版,以供免費或受限獲取。
在“我的提交”中,數據存儲者可以看到所有提交數據的狀態:1)未完成。這是尚未提交審核的草稿,可以訪問,繼續編輯,直到提交。2)審閱。這是機構管理員或GESIS管理員正在審核的已提交數據項目,無法再編輯。審核通過后,數據將在SowiDataNet|Datorium中發布,并被分配DOI。存儲者及其機構將收到電子郵件通知。3)已發布。這是在SowiDataNet|Datorium中已發布數據的列表。如需對數據、元數據或文檔進行更改,則必須與GESIS的SowiDataNet|Datorium團隊聯系。任何更改都必須在出版之前進行審核。
122數據用戶
SowiDataNet|Datorium為社會和經濟科研數據提供了統一訪問入口,數據用戶能夠使用元數據進行研究,使用數據進行重新分析或開始新的科研項目。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搜索合適的科研數據:一是在起始頁上的搜索框中輸入關鍵字;二是通過單擊頂部導航中的“Show All Data”按鈕開始瀏覽整個館藏。要縮小結果范圍,則使用結果頁面上提供的過濾器。如果在搜索結果中找到了感興趣的記錄,可以單擊標題獲取詳細的記錄說明和下載選項。
123科研機構
除了面向數據存儲者和數據用戶的免費服務外,SowiDataNet|Datorium還可以與研究生院、特殊研究領域(德國合作研究中心)或實驗室直接對接,SowiDataNet|Datorium為與GESIS簽訂合同的機構提供額外的收費服務,標準見表1。其中包括:
1)進入監管區,機構的管理者可以對機構員工提交的數據進行初步審查。
2)提供導出機構研究和元數據以在機構網頁上展示的技術手段。
3)提供機構出版的科研數據的統計報告下載。
4)為機構使用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支持。
機構通過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的預定義角色——機構管理員,可將SowiDataNet|Datorium集成到機構科研數據管理工作流程中。在項目開始時,機構管理員告知科研人員可以進行數據管理和出版,向科研人員說明數據的時滯期、與數據準備或數據文件有效處理相關的要求等,以避免在項目的最后階段工作量過大。在項目進行中,SowiDataNet|Datorium對機構數據進行管理,支持數據版本控制并為內部和外部報告提供信息[8]。
2SowiDataNet|Datorium的特色與啟示
21分工合作、協同建設
目前,我國的社會科學數據平臺主要是由國家投入資金,高校主持建設或高校聯合各部門自主建設,多為機構獨立建設,缺乏國家層面的統籌管理。平臺建設的經費也主要是國家財政支持,很少有社會組織或專業學會的資助,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如表2。
平臺主題領域建設時間與建設主體資金來源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社會經濟、地球與環境科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其他2013年,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研究中心985項目資助
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社會科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其他2015年,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科學數據中心、科研部、社科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武漢大學高校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社會學、生命科學2012年,武漢大學圖書館、CALIS科研數據管理項目組教育部專項資金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家調查數據庫社會、經濟、教育、健康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中國政府統計研究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湖南大學經濟數據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管理2013年,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本校資助
與國內平臺的建設模式不同,作為國家層面推動建設的項目,SowiDataNet|Datorium采用的是跨機構分工合作和協同建設的方式,保證了平臺技術的可靠性(安全運行和及時更新維護),同時確保科研數據收集的專業性和高質量。SowiDataNet項目是由德國萊布尼茨學會(Leibniz-Gemeinschaft)資助,萊布尼茨社會科學研究所(GESIS)、萊布尼茨經濟學信息中心(Leibniz Information Centre for Economics,ZBW),柏林社會科學中心(Berlin Social Science Center,WZB)、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DIW)合作建設的。鑒于GESIS和ZBW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豐富的經驗,由GESIS和ZBW負責基礎設施的開發,而由專注于社會經濟研究的WZB和DIW負責相關的研究工作。作為國家層面的公共數據平臺,SowiDataNet|Datorium為沒有自己數據基礎設施的機構和科研人員提供了安全記錄、持久存儲和共享科研數據的平臺,為數據用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和統一的檢索入口;使得制
定共同標準對德國社會和經濟科學科研數據存檔和記錄得以實現,通過最終鏈接到GESIS數據檔案庫,確保了社會和經濟科學科研數據的長期保存。與此同時,通過提供收費服務來收取資金,維持持續運營,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22服務對象多元化,關注機構用戶
國內已有的社會科學數據平臺都屬于機構平臺,主要為本機構的科研人員服務,以收集本機構科研人員的數據為主,數據是直接存儲在本地(見表3)。很少有平臺對外開放,供其他機構和科研人員存儲和出版數據。各平臺獨立存儲,單獨維護,標準不一,用戶要使用數據,就必須訪問多個平臺,這給數據用戶帶來了不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據共享[9]。SowiDataNet|Datoriu則是將機構用戶作為平臺的一類重要用戶,突出面向機構的服務功能,解決只有少數機構能夠使用自己的資源構建并長期運營數據平臺這一問題,讓盡可能多的機構能夠很容易借助SowiDataNet|Datorium,實現機構自己的數據管理和服務。
與國內平臺的服務模式不同,SowiDataNet|Datoriu除了為數據提供者和用戶提供服務外,還專門針對機構提供付費服務。SowiDataNet|Datorium支持機構系統地存檔其科研成果,并及時提供給科學界使用。SowiDataNet提供了一個附加模塊,使機構可以將存儲在SowiDataNet|Datorium中的
科研數據集成到機構自己的網站中展示并使其可搜索。展示窗口Showcase可以進行個性化設計。通過Showcase,Sowidatanet為機構提供了自己的前端,搜索功能與Sowidatanet主頁上的搜索功能一一對應(自由文本搜索和分面過濾)。只是搜索范圍僅限于機構自己的數據館藏。Showcase和SowiDataNet之間的信息交換是通過REST API進行的。因此,元數據和數據本身都可以直接從Showcase中獲取。Showcase可以作為一個中心Web服務由Sowidatanet托管,此時Showcase通過iFrame集成到機構網站中,但可以作為科研機構主頁的獨立子頁面調用(如圖2)。上述兩種情況,機構均可以通過改寫CSS文件(如,通過合并徽標或調整顏色和字體)來自定義視圖,也可以選擇在機構的服務器上執行本地安裝,并根據需要調整源代碼。
23重視數據質量,啟動二級審核
國內的平臺中只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家調查數據庫和湖南經濟數據研究中心提到了數據清洗,其它平臺均未提到數據質量檢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家調查數據庫收集的主要是社會調查數據,所以其數據清洗主要是對調查問卷的檢查,具體項目包括:1)問卷數據的單變量非法值檢查(含連續變量的不合理值檢查);2)問卷數據的邏輯檢查,包括跳答題的檢查,復選題的檢查,偏好次序題的檢查;3)依據問卷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做邏輯檢查;4)問卷數據的開放題檢查,包括確認選項(如,選“其他,請說明”)與文字記錄之間邏輯的一致性,開放題中的文字內容若與固定選項完全相同,則歸入該選項;5)缺失值處理;6)生成逐邏輯檢查項、逐變量缺失情況變量,作為判定數據質量的指標(再核實);7)生成數據邏輯錯誤糾正、數據缺失插補記錄;8)生成數據清理報告[11]。湖南大學經濟數據研究中心沒有對其數據清洗進行詳細介紹,僅通過鏈接文章說明了缺失數據的處理辦法。
SowiDataNet|Datorium對數據質量有嚴格地控制,對提交的各類型數據都會進行數據本身、元數據及其附帶文檔的審查。對于沒有隸屬機構的科研人員提交的數據,由GESIS管理員進行審查;對于隸屬某一機構的科研人員提交的數據由機構的管理員和GESIS管理員進行雙重檢查。首次檢查是由科研人員所在機構的管理員完成。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了機構管理員角色并開發了相應功能,幫助解決數據存儲者在數據存儲過程中以及數據用戶在數據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機構科研人員完成數據輸入后,數據先是存儲在機構項目庫中,機構管理員會按照FAIR(可發現、可訪問、可互操作、可重用)標準對數據進行檢查,如有必要,管理員可與相關研究人員協商后補充信息或修改更正文件。機構管理員完成檢查后,交由GESIS的技術存儲庫運營商,由GESIS的管理員再次檢查數據。此外,為促進標準化進程并為管理者提供幫助,SowiDataNet|Datorium開發了一個通用檢查表來指導數據檢查[12]。通過通用檢查表配合二級審查的方式,SowiDataNet|Datorium有效提高了存儲數據的質量。
24訪問權限靈活,最大程度促進共享
科研數據只有通過廣泛的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實現整體增值,并減少國家的重復投入,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13]。我國的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很少有可以直接訪問具體數據的,大多只能瀏覽元數據,需要注冊申請才能獲取完整數據(見表4)。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是分級別分層次來控制對數據的訪問。數據管理者在自己的數據空間中設置用戶組,為用戶分配角色,不同的角色擁有不同權限,可以對數據進行不同的操作。用戶申請數據使用權限實質上就是申請加入某個用戶組,數據管理者有權同意或拒絕,從而達到對數據的管理和控制。用戶若要使用湖南大學經濟數據研究中心的數據,也必須先注冊,然后按照所給出的數據獲取方式申請獲得數據,有些數據僅限教師申請,非注冊用戶不能獲取任何數據。
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了自由訪問(無需注冊)、自由訪問(需要注冊)、受限訪問、時滯期4個數據訪問級別,可供自由選擇。在SowiDataNet|Datorium中有很多數據項目,無需注冊申請即可直接訪問數據本身。其原則是只存儲要公開發布和共享的科研數據,即使由于某些原因數據不立即公開使用,在一段時間后也會自動公開發布,SowiDataNet|Datorium中的科研數據最終都可供用戶使用。
25降低使用門檻,確保量的增長
數據平臺面向的對象以及數據提交的便捷性是影響平臺數據量的重要因素。國內社會科學數據平臺面向的對象一種是僅限本校人員,如武漢大學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一種是以本校科研人員為主,其他機構也可使用。如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和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家調查數據庫雖面向國內科研人員,但它僅收集調查數據。此外,元數據字段的復雜程度也會影響科研人員使用平臺的積極性。各平臺的元數據標準見表5。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和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建立了基于DDI的元數據著錄規范的通用型元數據,并參考和借鑒業界已經形成的元數據規范作為學科專有元數據標準[14-15]。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和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均需要對數據空間和數據集進行描述,但主要以數據集為描述對象。對于數據集的描述,包括標題、作者、聯系人、描述、學科等多個必填元數據字段。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提供的是中英文界面,部分資料信息需要分別按中英文雙語填寫。為了降低使用門檻,更廣泛的收集數據,SowiDataNet|Datorium僅要求5個必填元數據字段(Title;Primary Researcher & Institution;Publisher;Publication Year;Available),其余均為可選字段[16],通過降低數據描述的難度,提升數據存儲者使用平臺的積極性,確保初始階段數據量的穩步增長。
3結語
盡管德國研究基金會“維護良好科學實踐”指南[17]以及Wissenschaftsrat等科學委員會關于2020年德國進一步發展科學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議[18],都提出了數據管理的要求。但是,在德國社會科學領域學者使用數據平臺管理和共享科研數據并不普遍,對公開他們的科研數據大多持拒絕態度。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與英國、美國等國相比,德國只有少數科研資助機構和期刊有數據共享的要求[19];二是盡管德國GESIS萊布尼茨社會科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數據檔案館已經提供了數十年的數據存檔服務,存儲了很多記錄翔實且經過安全歸檔的社會科學數據集,這些數據集能被其他學者重用。然而,在德國,共享數據的顯著優勢并沒有促使數據共享文化在全國范圍內形成[20]。我國目前的情況和德國的類似,且只有少數機構能夠使用自己的資源來構建可持續運行的科研數據平臺。
科研數據聯盟長尾科研數據興趣組在2017年提出的支持長尾科研數據管理的7項建議中指出,必須擴大并加強機構在管理科研數據中的作用,因為對生成數據的科研人員提供本地支持,有助于科研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更早地采用標準和最佳實踐,從而提高數據被他人理解和重用的可能性[21]。因此,我國開發國家層面的社會科學數據平臺必要且迫切。應盡快建設面向社會科學領域的公共科研數據管理平臺,統一社會科學數據存儲標準,以整合分散存儲的社會科學科研數據,實現社會科學科研數據的集中存儲與一站式檢索,促進社會科學領域數據共享文化的形成。SowiDataNet|Datorium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就建設模式而言,我國可以考慮整合多方力量,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優勢。讓有技術基礎的社會組織、IT企業和專業領域內有聲望的科研院所或高校合作建設,同時通過提供收費服務、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商業機構和個人資助等方式,獲取更多的資金,維持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就服務功能而言,應重視開發面向機構的功能,支持機構將平臺嵌入自己的工作流程,使更多的機構有能力將平臺與已建立的機構研究實踐相結合,實施機構自己的科研數據管理;就數據質量控制而言,要注意多方溝通,不斷完善數據質量檢查標準并規范數據質量審核流程。此外,還可以考慮提供更為靈活的數據訪問權限選擇,并適當降低使用門檻,以在最初階段最大程度地推動平臺的使用。
參考文獻
[1]谷俊,許鑫.人文社科數據共享模型的設計與實現——以聯盟鏈技術為例[J].情報學報,2019,38(4):354-367.
[2]殷沈琴,張計龍,張瑩,等.社會科學數據管理服務平臺系統選型研究——以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19):92-96.
[3]王陽,沈軍軍,江震.德國開放獲取戰略規劃實施論述[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0,(1):40-46.
[4]GESIS.SowiDataNet|Datorium[EB/OL].https://data.gesis.org/sharing/#!Home,2020-04-14.
[5]Monika Linne,Wolfgang Zenk-Mltgen.Strengthening Institutional Data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Data Sharing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ciences[EB/OL].https://www.liberquarterly.eu/articles/10.18352/lq.10195/,2020-04-14.
[6]Linne M.Sustainable Data Preservation Using Datorium:Facilitating the Scientific Ideal of Data Shar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EB/OL].https://fedora.phaidra.univie.ac.at/fedora/objects/o:378062/methods/bdef:Content/download,2020-04-14.
[7]GESIS.SowiDataNet Price List[EB/OL].https://data.gesis.org/sharing/docs/SowiDataNet_Prices_english.pdf,2020-04-14.
[8] Dro? P,Linne M.Sicheres Und Einfaches Data Sharing Mit SowiDataNet:Dokumentieren-verffentlichen-nachnutzen[J].Bibliotheksdienst,2016,50(7):649-660.
[9] 衛軍朝,張春芳.國內外科學數據管理平臺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7,(7):97-107.
[10]Dro P J,Linne M.Sicheres Und Einfaches Data Sharing Mit SowiDataNet:Dokumentieren-verffentlichen-nachnutzen[EB/OL].https://www.degruyter.com/view/journals/bd/50/7/article-p649.xml,2020-04-14.
[11]中國國家調查數據庫.管數據[EB/OL].http://www.cnsda.org/index.php?r=site/datamanage,2020-04-14.
[12]MonikaLinne.SowiDataNet-A User-Driven Repository for Data Sharing and Centralising Research Data fro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ciences in Germany[EB/OL].https://zenodo.org/record/3607229#.XpWKuKEjxXQ,2020-04-14.
[13]沈夢軒.國內科學數據資源建設與共享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S1):137-141.
[14]張計龍,殷沈琴,張用,等.社會科學數據的共享與服務——以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1):74-79.
[15]朱玲,聶華,崔海媛,等.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據平臺建設:探索與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4):44-51.
[16]Jensen U,Linne M.SowiDataNet-Metadatenschema Version 10[EB/OL].https://www.ssoar.info/ssoar/handle/document/54975,2020-04-14.
[17]DFG.Proposals for Safeguarding Good Scientific Practice[EB/OL].https://www.mpimet.mpg.de/fileadmin/publikationen/Volltexte_diverse/DFG-Safeguarding_Good_Scientific_Practice_DFG.pdf,2020-04-14.
[18]Wissenschaftsrat W R.Empfehlungen Des Wissenschaftsrats Zur Weiterentwicklung Der Wissenschaftlichen Informationsinfrastrukturen in Deutschland Bis 2020[EB/OL].http://www.wissenschaftsrat.de/download/archiv/2359-12.pdf,2020-04-14.
[19]Kvalheim V,Kvamme T.Policies for Sharing Research Data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A Survey About Research Funders Data Policies[EB/OL].from http://ifdo.org/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7/ifdo_survey_report.pdf,2020-04-14.
[20]Zenk-Moeltgen W,Lepthien G.Data Sharing in Sociology Journal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4,38(6):709-722.
[21]RDA Long Tail of Research Data Interest Group.Addressing the Gaps:Recommendations for Supporting the Long Tail of Research Data[EB/OL].https://www.rd-alliance.org/system/files/Supporting%20Long%20Tail%20of%20Research%20Data%2C%20August%202017_0.pdf,2020-04-09.
(責任編輯: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