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峰
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國各地群眾的文化素質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但是,群眾的文化素質仍舊需要進一步提升,這樣才能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形象、競爭力做出相應的貢獻。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服務機構,需要充分使用其自身的資源,進而發揮出提升市民文化素質、城市形象、文化競爭力的作用。本文從公共圖書館自身定位入手,探討了提高市民文化素質的策略。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提高;市民文化素質
在人類歷史當中,書籍一直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文明記載的載體和寶庫,它始終都貫穿著國家、民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過程。圖書館作為書籍、知識的大型儲備機構,其在精神文明建設和發展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到公共圖書館借閱書籍的群體大多是學生和市民。在國家推行全民教育中,它為廣大群體提供了很多相應的知識,也使得廣大群眾在借閱當中進一步梳理自身的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廣大市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一、公共圖書館在提高市民文化素質中的定位
(一)在提高市民文化素質當中具有特殊使命定位
縱觀我國發展歷程,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的發展與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曲線基本趨同。從單個城市的發展角度來看,圖書館的發展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當中非常重要,也貫穿了城市物質建設過程,所以,圖書館不僅沉淀著城市發展的歷史和文明,也標志著城市物質發展的成果。從圖書館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圖書館是城市文化發展格局當中的核心,將城市書房、精神、記憶等融于自身,反哺城市政治、文化、科技等行業和領域的發展,也通過舉辦相應的閱讀活動來引導人們的閱讀風氣,提升城市文化方面的品格和精神。所以,公共圖書館在市民文化素質發展當中有其特定的定位和使命。
(二)在市民終身教育中的學校定位
在每個城市的教育體系當中,圖書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縱觀人生百年,八成以上的知識是人們在社會當中習得的。隨著社會當中各種知識的沉淀,城市推行學習理念日漸深入,適逢國家產業轉型,城市也隨著產業的變化,從原來看重資源、資本等,逐漸轉為以人才、知識、科技、信息等為重心,城市發展當中也凸顯了這些元素的重要性,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由原來的生產物資轉向生產力的過程,也說明了當代發展和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人。強化人力的資源開發和培養,充分重視和完善廣大市民的終身教育,不斷提高市民文化素質和創造力,才能讓城市的綜合實力具有相應的競爭力和發展活力,最終實現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所以,公共圖書館在市民文化素質提高當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社會學校定位。
二、公共圖書館提高市民文化素質的策略
(一)充分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
公共圖書館本身就是公益性文化機構,是面向廣大市民的文化場所。城市中市民數量、工作種類、專業方向都比較多,所以公共圖書館自身資源結構的合理性、品種的多元性等,與城市自身的特點是否相合就顯得比較重要。一般情況下,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要符合以下特點。首先,結構的合理性。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種類、數量都要求比較多,但其結構要充分考慮合理性。圖書館需要依據所在城市的人文、讀者等情況,以及收集的借閱數據,再進行相應的分析,進而確定館藏資源結構。其次,館藏資源的多元性。隨著電子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圖書館僅做紙制品館藏是無法滿足當下人們需求的。而現代硬盤、膠片、云儲存等科技已經相對成熟,而且實用性和便捷性也非常高,同時占地面積也小,這就決定了新的儲存方式會成為圖書館館藏方式之一。最后,館藏資源的特色性。公共圖書館要明確自身的資源特點,挖掘館藏資源特色,充分發揮優勢,構建有特色、有個性的圖書館,增強圖書館服務能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二)強化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在圖書館當中,工作人員處在服務的第一線,他們也決定了圖書館呈現出來的服務水平和質量,也影響著圖書館最終產生的社會效益。專業素養方面,在當代不得不提信息素質這個元素,信息素質是我國信息科技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它要求當下的社會個體需要具備能夠客觀地挖掘、整理、分析、利用各種信息的技能,這里面不僅包含了相應的技能,也需要具備主觀認知、判斷的能力。所以,在當代的圖書館工作中,僅具有一腔熱情的工作愿望和傳統服務技能已經不能勝任當下的工作,這就需要圖書館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方面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腳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進行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未來趨勢,公共圖書館需要在發展大潮中做到自身的定位,并深入挖掘自身的特點,為廣大市民提供特色服務,才能在提高市民文化素質建設中貢獻相應的力量,做好自己社會學校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金星.信息化條件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構建策略[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89—90,93.
[2]張世權,許超玥,李亞.基于提高新市民文化素質視角淺談圖書館功能發揮[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1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