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臨深
摘 ?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現代建筑工程呈現出高層化、集中化發展特點,對消防安全構成了嚴峻挑戰與考驗,如何采取有效方法與措施,切實優化建筑防火分區設計效果,成為業內廣泛關注的焦點課題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的基本內容,分析了大型建筑傳統防火分區方法中的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突出自動消防,構建動態化防火分區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探討了大型建筑防火分區的性能化設計方法,望對性能化防火設計實踐有所裨益。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火分區;性能化;設計方法
1 ?引言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城市建設規模持續擴大,使大型建筑消防安全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當前形勢下,必須宏觀審視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設計問題,精準把握防火分區設計的關鍵與核心,綜合施策,為現代大型建筑消防安全構建可靠屏障。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2 ?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簡述
性能化防火設計也被稱為“以性能為基礎的消防設計”,它以現代建筑工程為主要面向對象,以消防安全工程基礎理論為主要參照,在充分考量建筑火情誘因、擴散、救援等基本趨向的同時,實現各項消防安全資源要素的科學合理布局與分配。由于不同建筑工程具有不同結構特點及荷載狀態,其中所包含可燃物的危險性也存在顯著差異,在性能化防火設計中應作出區別化處理。長期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性能化消防設計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在技術標準規范、方法過程控制、綜合效益評價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性能化防火設計提供了基本遵循與方向引導,在建筑防火分區設計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推動新時期建筑消防安全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與活力。同時,廣大消防救援單位及科研機構同樣在創新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優化性能化防火設計流程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使其實踐應用價值進一步凸顯。
3 ?大型建筑傳統防火分區方法中的存在問題分析
3.1 ?過多使用防火卷簾
防火卷簾是大型建筑傳統防火分區的關鍵載體與工具,對于有效隔離煙霧具有重要作用。縱觀傳統防火分區實踐,普遍存在著防火卷簾使用過度,僵化固化的防火分區設計理念根深蒂固等共性問題,導致防火卷簾的應用弊端趨于暴露,在高溫環境下容易出現物理變形,且受外界客觀要素的影響較多,任何雜物均會導致防火卷簾無法正常啟用,防火防煙等實際應用效果大大降低,無形之中放大了建筑火災風險。
3.2 ?長距離水幕保護
根據消防安全技術規范與標準,水幕帶具有重要防火分隔作用,但其寬度應控制在相應范圍內,并保證具備足夠數量的配水管。從當前水幕保護實際來看,部分建筑防火分區依舊沿襲保守的水幕保護思維觀念與設計方式,未能緊跟建筑工程內部實際需求做出深入優化處理,甚至采用水幕代替聯片的防火墻,其長度較大,在工程實踐中具有較高的實現難度。由于水幕保護距離過長,在建筑內部發生火情時,難以第一時間滿足消防救援對消防用水的強烈需求。
3.3 ?自動噴淋保護設置不到位
在建筑防火分區設計中,自動噴淋設備始終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是緊急狀態下預先實施噴水滅火的重要消防設備。實踐表明,盡管現代建筑工程廣泛配置了自動噴淋裝置,但由于必要的保護措施運用不充分,對自動噴水滅火的覆蓋范圍辨識不清,在火災火情等緊急狀態下無法形成特定的噴淋強度。此外,自動噴淋設備的布局范圍與密度相對不足,無法達到相應的冷卻水量。
4 ?大型建筑防火分區的性能化設計方法探討
4.1 ?突出自動消防,構建動態化防火分區
要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防火分區設計理念,突破僵化固化防火分區思想的桎梏與局限,運用新形勢下自動消防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策略解決性能化防火設計實踐中遇到的新難題,統籌處理防火墻、防火門、防火卷簾、消防栓等消防要素之間的關系。將動態化、主動化的防火分區設計理念融入消防安全實施全過程,避免片面地對某一物理空間實施功能劃分,而割裂連續化防火要素之間的潛在關聯。要重點將“著火源”進行重點防控,根據潛在消防安全隱患級別高低的不同,設置不同的防火分區應對措施,使各項靈敏可靠的消防安全設施能夠實現集中化、統一化的集約管理。
4.2 ?大空間火災荷載的非連續化處理方法
部分大型建筑擁有較大的內部敞開式空間,比如展覽館、候機廳、博物館等,這些建筑內部空間相對較為開闊,某一時段的人流量相對較大,具備一定的疏散能力,且可燃物存在顯著的非連續性特點,所承載的消防安全荷載相對較低,這使得防范與疏散可燃物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煙氣成為上述場所性能化防火分區設計的重點任務。為了保證開放式空間的自身結構性特點,可對物理意義上的防火分區進行淡化,設定相應的防煙分區,配置性能優良的排煙通風設備,對有害煙氣進行有效控制與處理,降低燃燒排放的煙氣對人體造成的損傷。
4.3 ?科學處理防火分區與防煙分區之間的關系
防煙分區是以屋頂擋煙隔板、擋煙垂壁或從頂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為界,從地板到屋頂或吊頂之間的空間。防煙分區劃分的合理性與否直接關系到性能化防火安全設計的整體效果,應根據不同建筑內部構造的不同特點,處理好防煙分區與防火分區之間的關系,避免出現過度交叉或重疊。部分情況下,包括地下室等結構區域在內的建筑空間不設置排煙設施設備,且可不對防煙分區做出進一步細化。但部分區域按照消防安全設計相關技術規范設置了排煙設施,而與其相鄰近的區域則同樣應單獨設置防煙分區,或將防煙分區予以分設或合設。
4.4 ?確保性能化防火設計分割構件的耐火性
分割構件是構成大型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體系的關鍵要素,是提高性能化防火設計成效的重要載體,只有根據相關技術規范與標準,確保各個構件的耐火性參數指標,才能使最終形成的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案更具實用性與針對性。為此,應明確性能化防火設計分割墻體為不燃燒體墻,杜絕夾雜阻燃系數較低的紙面石膏板夾巖棉等材料。對于性能化防火設計中的控制中心、消防水泵房等關鍵區域應確保其耐火極限保持在特定標準之上。在現代化防火設計基礎理論的支持下,性能化防火設計系統的綜合效益將得以顯著提升。
5 ?結語
綜上所述,受設計理念、方法控制、效益評價等方面要素的影響,傳統模式下的防火分區設計依舊存在諸多方面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阻礙著建筑整體防火性能的優化提升。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大型建筑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遵循性能化防火設計基本原理與規律,創新設計方式方法,強化設計過程控制,為建筑工程構建穩定可靠的消防安全屏障,為實現現代城市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胡孫靚,李堅然.淺議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設計若干難點問題探析[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9(18):115~116.
[2] 呂紹國,陳龍珠.現代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綜合運用方法[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20):225~226.
[3] 袁宏永,李元洲.基于GIS的建筑防火分區和防火間距的對立統一性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9(15):335~336.
[4] 周坤哲,徐文才.建筑防火設計中有關防火分區問題的幾點看法——以某劇場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9(20):199~200.
[5] 吳振坤,周賀東,李正等.基于模糊控制理論的現代建筑防火分區常見問題成因及對策[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20(1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