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士忠

武科大原校長劉某涉及的腐敗工程
劉某的人生曾經輝煌璀璨,在湖北是一大名人,成就顯赫。他1946年5月出生于江西贛州,1981年畢業于武漢水利大學,是“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隨后留校任教,先后任系主任、科研處長、教務處長,1996年擔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副校長,2001年9月,被任命為武漢科技大學校長(正廳級)、黨委副書記。他還是湖北省被破格提拔的最年輕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國內著名的水利專家。
當他掌握接近7個億的投資,經管新校區建設這一重大工程項目時,巨額金錢像一塊磁鐵,把意志不堅定的劉校長吸進深淵,令人羨慕的人生發生大逆轉。
2005年3月,武漢科技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工程項目招標。這是塊“大肥肉”,開發商們都想搶到自己碗里。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成功的只有一個。大建筑商彭英實認識該校名為古遠囤的教師,給了他320萬元的活動經費,古遠囤開了一家裝飾公司,曾給劉某裝修過房子,因此有了交情。
古遠囤找校長劉某了解工程情況,說要競標。教師怎能競標?但劉某竟然同意,說愿意幫忙。
競標入圍單位要求很高的資質。古遠囤動用其人脈資源,借用了江蘇某公司和山西某公司的建筑特級資質報名競爭。
招標辦公室初步確定的圖書館工程入圍名單里,本來沒有江蘇某公司。劉某面對求情,當即向招標辦負責人打招呼,非要把該公司加進去。在學校招標會上,劉某當場拍板,古遠囤和彭英實操作的江蘇某公司和山西某公司全部入圍。
劉某“好事”做到底,先幫古、彭入圍,然后在招標會上力排眾議,讓之奪標。有正直的人舉報江蘇某公司非法借用資質,學校因此一直無法與這家公司簽訂施工合同。
劉某把這家資質不夠的公司扶上馬再送兩程。此后連續召開了幾次校長辦公會,決定圖書館工程仍然由江蘇某公司中標,必須簽訂合同。就這樣,一家不夠資質的三流公司,竟拿到多少高資質建筑單位都拿不到的大學圖書館工程!
無利不起早。劉某這么賣力,自然有強大的驅動力:古遠囤和彭英實先后給了他人民幣48萬元、美元4000元,總計折合人民幣52萬余元。
在武科大新校區籌建前期,武科大組織成立了“建設工程指揮部”和“建設招標委員會”,分別對工程進行招標。在2004年底的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上,劉某竟然大言不慚地宣稱,經過嚴格的招標程序,相關工程為學校節省了大量資金。
貪念之門一旦打開,再關閉就難上加難。劉某陸續收受了很多賄賂,并利用職權,為行賄者謀取利益。他也擔心害怕過,曾經想把錢退給他們。收了第一次后見沒有什么事情發生,自己就放松警惕,坦然接受了,第二次、第三次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他覺得不會出什么事,而且還自欺欺人地認為:他們是真心誠意送的,我也沒有做什么違背原則,利用職務為自己謀私利的事,所以退錢的念頭就淹沒在瑣事的海洋里。
貪財欲望、僥幸心理和法律意識淡薄,讓他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無法回頭。
校長劉某和書記吳某矛盾很深,互相瞧不起。劉評價吳:“他不學無術,成天就搞小動作。”而吳認為劉太霸道,飛揚跋扈,根本不把書記放在眼里。吳無法忍受劉,瞅準時機,果斷出手。
2006年3月6日,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干警上班后,按照慣例,在一堆來信中尋找線索。檢察官們突然眼前一亮,一封舉報武科大校長劉某的信件映入眼簾。該信揭發,劉某在該校黃家湖新校區建設中,收受建筑承包商的賄賂,落款者是“樊輔者”。
反貪局領導分析,“樊輔者”很有可能是“反腐者”的諧音。根據內容推測,舉報者不會是普通工作人員,應該是被舉報者身邊人,對之非常了解。正當干警們分析推敲信中內容時,陸續又收到幾封舉報信,檢舉劉某受賄20多萬元的詳細情節,落款是“反腐者”諧音:“樊府哲”。
雖然數額不算太多,但牽涉新校區工程,“激流之下必有深潭”!檢察官們猶如經驗豐富的獵人,敏銳地嗅到巨獸的味道。鑒于劉某的特殊身份,辦案人鎖定該校的工程建設,開始了謹慎秘密的初查。
武科大黃家湖新校區占地面積超過2000畝,建設總投資接近20億元。該工程項目共有11家建筑公司競標和承接,這給權力尋租帶來巨大空間。仔細核查這些建筑公司資質,狐貍尾巴若隱若現:某個只能修修補補干零活的三級資質施工隊,根本無資格染指大型建筑工程!因為國家有規定,承接大型工程必須具備一級或特級資質。但這家小建筑隊卻拉大旗作虎皮,借助另外一家擁有一級資質的公司獲取大型工程的承建權。這里豈能沒有貓膩?檢察官們增添了必勝的信心。
全面摸底后,4個承接工程量很大的建筑公司負責人浮出了水面,而且疑云重重:都是借用他人的資質;確實在新校區建設中獲得大量工程;都是采用議標的方式拿到項目;他們的名字都曾經出現在舉報信中;更重要的是——都有行賄記錄。
辦案人接觸承接學校工程最大的建筑商姜包寧,經過耐心真誠的思想工作,姜打消顧慮,說他沒有直接和校領導打交道,而是通過一個名叫皮雅舒的中間人辦妥的。經過了解,“皮雅舒”是石首人,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活動能量驚人,專以搞關系“拉皮條”為業,收益豐厚。如果能找到他,一切都會水落石出。但此人早就聽到風聲,逃之夭夭,到廣州、深圳乃至南方某些縣鄉躲避起來。他行蹤詭秘,每到新地方,就換掉以前的手機號,改用當地號碼。
檢察官們決心全力以赴,找到這個“掮客”,打開突破口。
2006年“五一”前夕,他們得知皮雅舒會駕車從外地經過武漢回老家石首,馬上在其必經之路蹲守,從凌晨四點直到午夜十二點,緊盯著高速路上駛過的每一輛車,卻不見其蹤影。原來,詭計多端的皮雅舒繞道回了趟老家,然后又迅速溜去南方藏匿。
5月8日,檢察官們獲得一個重要消息,皮雅舒悄悄潛回武漢,正在一密友那里打牌。他們迅速找到這個秘密地點,將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目標逮住!令人失望的是,皮雅舒承認自己收了建筑商的活動經費,但他說劉某校長堅決不收,那些錢都被自己花了。
第一條線索斷了,辦案人啟用第二條線索。他們找到另一個大建筑商榮派古,結果情形與皮雅舒所說高度雷同。榮說他沒和校方直接洽談,而是通過一個叫楚阮彈的中間人一手促成的。辦案人找到楚,楚說自己確實曾拿3萬美元送給劉某,但被其生氣地拒絕了。
檢察官們決定啟用第三條線索,找到承攬了大工程的建筑商彭英實,打開其心理防線。彭證明,他給了該校教師古遠囤320萬元的活動經費,因而拿到了造價6500多萬元的圖書館建設工程。順藤摸瓜,檢察官們找到了古遠囤。開始時,他極力掩飾,但其故作鎮靜,掩蓋不了內心的慌亂。辦案人給他宣講法律政策,曉以利害,使他敞開了心扉,承認給劉某送過48萬元。就在檢察官們找他的當天,劉某還對他說:“最近查得緊,他們動不了我,但是你們自己要小心,你們出了事我可不管。”
《人民的名義》中最先出場的貪官“趙德漢”就是這樣的“油滑政客”:受賄數億,卻住在一個沒有電梯的舊樓,穿著樸素,一碗炸醬面就解決了晚飯。“趙德漢”把贓款藏在另外一個住所里,鋪在床下,立在墻壁旁,舍不得花,經常來看看,滿足一下變異的心理。請看劉某藏匿贓款的地方和受賄態度:
話說檢察官們分成兩組,一組審訊劉某,一組搜查劉某家。后一組連續搜查一個多小時,一無所獲。無意間,辦案人看到劉某家天花板有個天窗,打開后,看到上面全是爛紙箱子。仔細翻檢,找到兩個密碼箱。辦案人通過劉某愛人獲知密碼打開后,發現里面有120萬元的現金。
面對被搜出來的巨款,劉某的老伴一頭扎到床上躺下,好長時間也不起來,連洗手間也不去。這一反常現象引起檢察官們的注意,事出反常必有妖!他們將其請出后,挪開席夢思,打開床板,一大批嶄新的人民幣露出來!照方抓藥,在另一房間床板下,又發現了一個箱子!數額不等的現金和存折陸陸續續被搜查出來,證據不斷增加。銀行工作人員當場使用3臺驗鈔機,點了4個多小時,算出劉某家中的現金和存折,累計有300萬余元!
長纓在手,可以縛住蒼龍了。該辦案組迅速把搜查情況告知另一組。那個辦案組正為無法攻克劉某頑固的心理防線而焦慮!在接受傳喚的12個小時里,劉某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對問題只字不交代,反而大講特講其“豐功偉績”。
2006年6月20日晚,檢察官們將搜查結果告訴劉某,并宣布對他刑事拘留。劉某精神防線頓時崩潰了!在此后兩天里,他陸續交代了受賄事實。除了收受古遠囤、彭英實那筆錢外,還為另外三家企業承攬工程提供幫助,對方分別送給他42萬元、40萬元和24萬元。
這么多贓款,劉某為什么不轉移而要藏在家里?他交代說:“有時候閑來無事,晚上和老伴把錢翻出來,清點一遍,享受一下自己有這么多錢的樂趣。”這與藏錢不花、經常品味的“趙德漢”簡直同出一轍。
當辦案人到學校調查劉某的相關情況時,黨委書記吳某代表學校與檢察機關積極聯系和溝通。他義憤填膺地多次強調,沒想到劉某會出這么大的問題,并代表校方表示:“一定要吸取教訓,搞好廉政建設,嚴防腐敗現象的發生。”
讓人驚呼看不懂的是:劉某被捕一個多月之后,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吳某涉嫌受賄的事實浮出水面!一個給建筑商穿針引線的“中間人”招認,他曾給吳書記送過錢。
經查明,2001年至2006年上半年,犯罪嫌疑人吳某在任武科大黨委副書記、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在承建工程及工程款結算等方面謀取利益,多次收受賄賂總計折合人民幣67萬余元。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2006年初,武科大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查報告會上,當時的書記吳某、校長劉某公開承諾:廉潔自律,從我做起;嚴格要求,接受監督。兩大腐敗分子竟然堂而皇之作報告,“諄諄教導”廣大師生。
即將退休的劉某住在學校里,他準備從校長的位置退下來后專心搞研究、帶學生,而且已經接了幾個項目,但這注定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人生規劃。
庭審現場,劉某深有感觸地說:“一想到有那么多學生的畢業證上蓋的都是我的印章,我就覺得對不起他們。”更讓他尷尬的是,在法庭上有一位法官竟然是其學生!對學生來說,他非常尊敬的校長導師竟然是一個涉嫌犯有兩項罪名的被告人,心中原存的美好景象徹底粉碎了。
2007年8月7日,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同年9月25日,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吳某有期徒刑十年,并沒收個人財產十萬元。
另外,武科大系列案中的其他三個涉嫌受賄的犯罪嫌疑人也受到應有懲處。
身份的巨大轉變讓劉某無法適應:快到60歲的正廳級知識分子,事業處在巔峰,因為貪財而觸犯刑律,成為一名階下囚,精神快要崩潰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好像在做一場噩夢。他原本很要強,一輩子都沒受過批評,一直都是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怎么突然之間就進了監獄?剛進監獄的前幾個月,劉某幾乎日夜不眠,頭發全都白了。他幡然醒悟:為那些錢付出這樣的慘重代價太不值了,確確實實不值!
劉某犯罪,固然是他意志薄弱,見錢眼開,喪失了黨員干部底線。但從機制上看,劉某作為一校之長,竟然有權決定一個弄虛作假包裝資質的公司中標,導致自己收受賄賂,鋃鐺入獄。而且還有書記及某處長等一批干部受到處罰,毀掉美好人生。
由此可見,對建筑項目招標、團體采購等重大事項,必須實行集體領導,透明化,公開化,既能保護國家和集體利益不受損害,又能警戒和保護領導干部,避免墮入犯罪深淵。
(本文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