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群


【摘 要】 酸堿鹽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難點內容,而對于概念圖來講,其在初中化學復習教學活動中的恰當引用,可以將原本零亂的知識點合理構建成信息塊,能夠為學生理解、掌握提供一定便捷,促進課堂復習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 初中化學 ?酸堿鹽復習 ?“211”概念圖
前言:初中化學教學著重強調要重視、完善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科學培養。而對于具有顯著基礎性、思維性與綜合性特征的酸堿鹽知識點來講,可以基于概念圖,來激活、拓展學生化學思維與學習能力。
一、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中引用概念圖的作用
酸堿鹽的相關知識點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難點,不僅零散,且較多,理解、記憶起來難度較大。對此,就可以通過“211”概念圖的恰當引用,幫助學生理清、準確把握零散繁雜知識點的密切聯系,鍛煉發展其知識遷移、概括歸納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等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更完善的化學知識結構。
二、酸堿鹽化學性質概念圖的構建
基于對初中化學學習深廣度的分析,可以對酸堿鹽化學性質總結為如圖所示的“211”概念圖;中點三角形的各個節點主要表示的酸堿鹽,是概念圖的核心所在。其外面的三角形,各個節點主要表示的是在初中階段,化學學習中可能接觸到的,與酸堿鹽溶液體系可以發生反應的物質類別,也就是金屬、氧化物,以及指示劑。而外圍大三角形的“中線”則是酸、指示劑的連接;弧線表示的主要體現的是鹽自相連接。所有連接表示的都是在容易讓體系中,相連的物質存在某種化學反應。這就是圍繞酸堿鹽化學性質構建出的“211”概念圖。其中的“2”主要表示的是中點、外圍兩個三角形,兩個“1”主要表示的是中線、弧線。
三、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中“211”概念圖的引用
之所以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是要基于此來完善知識結構的構建,從而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引用奠定良好基礎,幫助學生掌握更新穎、多樣化的技能方法,懂得從更深層次,或者是不同角度來將所學知識準確、靈活引用到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當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才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酸堿鹽化學性質復習鞏固過程中,要圍繞具體題目來完善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使其可以在問題分析、解答過程中,準確、快速的找到題眼、解題思路,能夠做出清晰、準確的表達。
例如:針對下面這一張關于物質間反應關系的卡片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夠在溶液體系中發生化學反應)其中的X、Y、Z三處的卡片是還未粘貼的。
基于上述圖片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下問題:一是:X處可以黏貼哪一卡片( )?(填卡片中的化學式);二是:Y處卡片中可以是哪一種物質( )?(填“酸”“堿”或“鹽”);三是:Z處卡片中的物質與Fe發生反應后,可以列出怎樣的化學方程式?這一反應的基本類型為( )反應;四是:在分別確定了X、Y、Z之后,“Fe”的位置可以引用下列哪一物質來替換( )?①NaOH ②Zn ③Ag ④CO2
相比于以往較為簡單的題目來講,概念題的類型題既可以對學生能否從宏觀層面來實現對整體知識的把握進行考查,有效拓展知識考查面,也能夠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的理解、掌握程度,鍛煉發展歸納推理與信息處理能力。上述題目,能夠對屬、氧化物、酸、堿、鹽的相關性質做出綜合考查,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性、靈活性,能夠運用發散思維來思考、引用所學知識點。但若能夠實現對“211”概念圖的科學引用,將同類型物質對號入座,就可以輕松、高效的解答相關題目。針對上述題目的解答來講:已知Fe為切入點,且屬于金屬,在本文的“211 ”概念圖的右下角,有兩條金屬連接線,分別為——酸、鹽,就是指金屬可以與這兩類物質發生反應。而針對該題目三張未黏貼的卡片來講,第一張屬于酸、第二張屬于鹽。若題目沒有其他的限定,不論是X還是Z都可以選擇這兩張卡片,所以,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H2SO4,或者是CuSO4。而Y便是剩下的第三張卡片,其屬于堿。所以,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堿”。第三個問題,是問的Z與鐵的反應,且沒有做出其他的限定,所以最后的答案就是Fe與H2SO4或CuSO4的反應。第四個問題,就可以引導學生回到概念圖,思考與酸、鹽同時連接的,除了之前已經分析的金屬之外,還有堿、鹽和指示劑。基于此,就可以將屬于氧化物的最后一個答案直接排除,之后再結合H2SO4或CuSO4與金屬,以及堿發生反應需要的條件,將答案①或②快速、準確選出。由此可見,在酸堿鹽相關知識點的復習教學活動中,恰當引用“211”概念圖,不論是對復習效果、效率的顯著提升,還是學生化學思維、綜合學習能力的全面激活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綜上所述,對于酸堿鹽這一知識點來講,其涉及到物質性質、用途,以及實驗探究等諸多內容。具有顯著的綜合性,不論是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還是思維方式等方面提出的要求都很高。因此,不論是在具體講解,還是后期復習教學中,其教師都要給予足夠重視,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積極探索出概念圖等更完善、適合的策略方法來構建更生動、高效的化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李春光.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策略[J].中華少年,2019(14):132+135.
[2] 王圣濤.試析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9(11):62.
[3] 林梅云,吳新建,張賢金.創設擬人化情境構建自然共情的學習環境——以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教學為例[J].化學教學,2019(0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