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亮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日前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是基于現階段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作出的科學判斷和戰略抉擇。向內看,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對外開放,而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就需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向外看,國際經濟聯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但近年來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沖擊,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擔憂。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我們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一、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需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我們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必須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一是實施更大范圍的全面開放。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開發開放,優化對外開放的空間格局,引導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同時,開放程度的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有更大更好的開放平臺來承載,為此,當前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二是實施更寬領域的全面開放。不僅包括擴大對外貿易、跨境投資合作,還包括深化和拓展資金、人才、科技等領域國際合作,完善要素市場化國際化配置,使商品、要素等領域開放形成協同效應。同時,要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業態和模式創新,加快提升貿易質量,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培育外貿新動能,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三是實施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進一步完善我國涉外經貿法律和規則體系,實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如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法》,淡化了內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差別,以法律框架保障公平競爭環境,強調對外商投資的促進與保護。
二、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需要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一是積極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制,旗幟鮮明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當前,全球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升級,國際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日益迫切,我們要從國情出發,堅持發展中國家定位,把維護我國利益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結合起來,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構建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二是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機構改革,變革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動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維護開放、包容、非歧視性等世界貿易組織基本原則,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切實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三是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規則談判,推動建設國際經濟金融領域、新興領域、周邊區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機制新規則。推動區域合作機制的建設與完善,加強周邊區域合作,共同研究當前所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加強國際社會應對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絡信息安全、防范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的能力。
三、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個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在推進對外開放中要注意兩點:一是凡是愿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包括美國的州、地方和企業,我們都要積極開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二是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著力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一方面,發展是安全的基礎。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另一方面,安全是發展的條件。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認真研究解決金融債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等問題,積極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以確定性措施應對不確定性變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新的歷史起點,中國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必須堅持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我們既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也要把握好矛盾運動規律,增強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本領,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就應該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相信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給世界帶來穩定、進步和繁榮。
(作者系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李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