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區營商環境局

“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苯衲?,是哈爾濱新區暨自貿區哈爾濱片區營商環境建設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卓有成效的一年。哈爾濱新區堅持先行先試,著力推進效能提升、服務提質、誠信建設,樹立“新區模式”,推進各領域改革再突破、創新再深入、制度再完善,聚焦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傾力打響新區營商環境品牌,不斷提高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一、創新思維優化服務,建設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
扎實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努力構建智能簡便、快捷高效、一次辦妥的綜合政務服務體系。一是實現政務服務“只進一扇門”。將19個部門的483項行政許可事項進駐中心,充分利用集成審批的優勢,實現了“企業辦事不出區”,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二是升級“線上化”服務。企業可通過“松北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公眾號及“哈爾濱新區政務服務”APP進行“掌上預約”,實現涉企服務事項全部實現“預約辦”。三是設置“政務天眼”延伸“可視化”服務。在政務大廳設置了大數據分析多維度展示平臺,平臺從商事辦理進度、窗口滿意度、人員管理三個維度展示政務服務領域中權力運行、業務辦理、服務效能、服務評價、便捷能力等重要內容,為哈爾濱新區推動政務服務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和數據支撐。四是規范行政審批標準化服務流程。逐項編制和完善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規程,逐一明確審批條件、審批環節、審批時限以及監督途徑等要素,目前,已編制完成事項標準化審批規程236個。五是延伸政務服務新格局。與龍崗產業園等3個園區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9家銀行共建政務服務窗口,并在新區審批局完成營業執照登記后,及時將相關信息推送至銀行,銀行為企業第一時間辦理開戶手續,并免費提供公章刻制服務。目前,我區已建成“以新區行政審批局為主、以各服務窗口為延伸,以政銀、政企合作窗口為輔的,覆蓋全區、主輔聯動、整體協同、各有特色的便利化政務服務體系”。六是聯動推出“離岸登記”模式。充分發揮我區駐莫斯科中俄產業園招商代表處的作用,由招商代表處工作人員向俄羅斯投資者推介哈爾濱片區的投資環境、優惠政策、設立企業需要提交的相關手續等,招商代表處幫助俄籍投資者翻譯申報材料、代為核驗身份、代其通過互聯網提出企業設立申請,由哈爾濱片區審批人員在國內在線遠程審批后,通過手機端即可發放電子營業執照,或根據需要郵寄送達。
聚力打造“辦事不求人”新品牌。一是實施“一件事一次辦好”改革,對企業開業所需辦理的多個事項進行細分解構和關聯組合,推出“我要開食品商貿公司”“我要辦學?!钡?0個“一件事”,實現從“一個事項最多跑一次”向“一件事兒只需跑一次”轉變;二是全面升級“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推出“辦事不求人”237項清單,在1142項政務服務事項中,1074項已實現網上辦理;三是建立集成服務工作機制,推出“一窗辦”“馬上辦”“就近辦”“協同辦”“職能辦”“我幫辦”“一章辦”“錯時辦”“預約辦”“全通辦”十辦機制,打通辦事“堵點”“痛點”,真正讓數據“跑”起來,讓干部“動”起來,讓群眾“樂”起來,全面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四是企業設立登記進入“秒批”時代。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無紙化,率先建設了企業登記4.0版智能審批(秒批)系統,有效減少登記機關的人工審核和干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登記自主權。
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三權分離”治理新模式
擴大“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效應。我區積極承接265項省級和217項市級下放事權,對整合后的487項三級行政許可,堅持“應劃盡劃”,472項事權劃轉至新區審批局實行“一章”審批,事項集中率達97%;堅持“人隨事走,雙向選擇”,將從事劃轉事項審批的原事權管理部門人員向審批局劃轉,并在市下沉我區的監管人員隊伍中擇優遴選;建立審批局與原事權管理部門及原事權管理部門上級之間的運行機制、建立與監管執法部門的橫向聯動機制、建立與各級行政服務機構的指導監管機制、建立常態化事權評估調整機制。
分類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公布“證照分離”改革事項清單202項,通過建立清單管理制度、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直接取消審批7項、審批改為備案3項、實行告知承諾59項、優化審批服務133項。圍繞“雙隨機、一公開”、失信聯合懲戒等,出臺多項措施辦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力推行“承諾制”試點并取得良好效果,為下步改革進行了有益探索。
探索實施綜合執法改革。創新巡防機制,整合原分屬14個部門的執法人員、67項職能、391項職權,在全國首創“一個直屬總隊、五個‘戰區綜合執法系統治理模式,實行“一支隊伍全能執法”“一個戰區綜合執法”“一套標準嚴格執法”,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隊伍之外無執法”。
三、創新特約監督機制,重商踐諾激發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以精準監督倒逼責任落實。我區秉承“專業人督專業事”的理念,以便更精準發現問題、更有效解決問題、更合理開拓創新,選聘了房地產、新材料、信息技術等11個行業33名極具代表性的專業人士加入到優化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的隊伍中。同時,在2019至2020年期間,向省、市政府推薦了7家新區企業作為黑龍江省營商環境監測站(點),以便實時了解營商環境狀況和企業訴求,及時反映營商動態情況。我區逐步形成營商環境監測站、點的整體合力和上下聯動機制,助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以健全機制促進長效發展。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規范訴求辦理程序、提高案件辦理能力、加大公開曝光和問責力度。一是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在政務服務大廳公開投訴監督信箱,設置“撥撥就靈”企業服務熱線,在松北區人民政府網站設置“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平臺”,及時受理企業和群眾營商環境問題訴求;二是提高案件辦理能力。制定“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處理一般工作程序”,對辦理案件建立臺賬,規范辦理流程。自區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成立以來,開展省、市、區三級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核查99件,已結案95件;三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對重大問題和事項召開聯席會議,加強相關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制定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明確牽頭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相關部門按方案開展工作,推動問題高效解決。
責任編輯/趙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