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虎林市委員會

虎林市是農業大市,有農村人口8.4萬人,耕地面積258萬畝,人均耕地30.7畝。各村普遍擁有大量集體土地資源,據統計其總數達57.6萬畝。但受各種歷史原因影響,虎林市85個行政村中,只有少數村集體土地堅持有償使用,多數村集體土地被個人無償耕種,個人賺得 “溝滿壕平”,村集體卻窮得“叮當響”,純負債村達到68個,占村總數的4/5。2017年,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虎林市把集體土地有償使用作為增加村集體收入的“突破口”和“重頭戲”,創新工作舉措,狠抓推進落實,有效破解了集體土地收費工作中的多項難題,實現了土地收費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少到多的根本轉變。
在收繳責任上落實“三聯動”。一是市委牽動。成立虎林市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有償使用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制,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會議,掌握情況、明確要求、解決難題。建立市級領導包抓鄉鎮收費責任制,定期深入鄉村、農戶,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化解矛盾。二是部門行動。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公檢法、林草、國土、經管等部門組成合同清查組,對全市村集體土地發包合同集中進行梳理鑒定,對違規合同、爭議合同、無效合同依法依規進行分類處置。三是鄉村主動。把集體土地收費工作納入鄉村黨建工作責任目標考評體系,作為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黨建述職的重要內容,與表彰獎勵、村干部工資報酬掛鉤。對未能按標準應收盡收的鄉村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對工作開展不力的給予組織調整。在“三聯動”的機制保障下,2017—2019年,虎林市農村集體土地承包費總收入連年攀升,分別實現2006.4萬元、4568.9萬元、4724.3萬元,三年集體土地承包費總收入占村集體總收入的86.7%;2019年,全市85個村集體總收入5545萬元,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20個,收入50萬元至100萬元的村24個,村均收入65.2萬元,徹底消除總收入20萬元以下村;2020年,預計全市村集體總收入將突破6000萬元。
在收繳部署上推行“三步走”。第一步對多年來始終堅持“小開荒”收費的村,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按照以往慣例和價格標準,繼續做好收費工作。據統計,全市有11個村始終堅持“小開荒”收費,收費面積共7851.5畝。第二步對家庭承包田底數明晰的鄉鎮,充分利用土地確權成果,將新增土地一并納入集體土地管理。2016年,新樂鄉全鄉7個村僅有9352畝集體土地收繳承包費;2017年以后,新樂鄉黨委將確權后新增的3萬多畝土地一同納入收費范疇,應收土地面積增至40 303畝。第三步對虎頭鎮、珍寶島鄉、阿北鄉、東方紅鎮等沒有家庭承包田基礎臺賬的鄉鎮,采取“四議兩公開”辦法重新確定基數,并積極推進土地確權工作,對確權外的土地與開荒戶簽訂承包合同,實行定價發包,積極穩妥地開展收費工作。
在收繳價格上實現“三統一”。一是對全市現有的8.8萬畝機動地,統一實行競價發包。競價前由村“兩委”商議確定底價,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后進行公開競價。二是對二輪土地家庭承包責任田以外的21.8萬畝賬外地,統一采取原戶耕種、定價發包的方式進行收費,水田每畝120~150元,旱田每畝80~100元。三是對重新確定基數確權以外的26.9萬畝個人開荒地,充分考慮歷史、投入等因素,本著“由無到有”原則,對水田、旱田統一定價為每畝40元,既保證了原開荒戶的合法權益,又增加了集體收益。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后,虎林市堅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大力發展公共事業,每年按照不低于村集體年收入5%設定村級扶貧基金,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建高標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2個、休閑廣場8處,修建農田路460公里,實施改水工程6個。新樂鄉富榮村2017年集體土地收費139萬元,當年投資64萬元用于自來水管網改造項目,解決了農民多年飲用水不達標的難題。據統計,僅2019年85個行政村用于改善民生項目的資金達3572萬元。
在收繳方式上采取“三先后”。一是先易后難。開展“三帶頭”,把村支書和村主任、“兩委”班子成員、黨員的占地畝數、繳費金額第一批公示出來,讓他們帶頭先行繳納,從而帶動一些“觀望戶”“等靠戶”跟進繳納。二是先親后疏。做好“兩發動”,村“兩委”班子成員動員子女、父母、親屬主動繳納;全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動員其拒繳、拖繳的家屬、親屬及時繳納。三是先大后小。對一些拒繳戶下發清繳通知單,采取土地仲裁、民主決議、競價發包、法律訴訟等辦法,從占地大戶開始,重點突破、全面推開。
在收繳進度上明確“三時限”。每年按照3個時間節點狠抓推進。一是3月底啟動。鄉村黨組織層層召開集體土地有償使用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結合實際逐村逐戶確定收費畝數、收費金額,形成鄉村兩級集體土地收費臺賬,掛圖督戰、對表推進。二是5月底收口。建立集體土地承包費繳納激勵約束機制,對5月底前繳納現金的,可作為當年“星級”評定候選戶;對不能繳納現金的,依據承包合同向村集體打欠條,并按要求簽訂還款期限和違約責任。三是9月底收官。將9月份作為集體土地收費“攻堅月”,集中力量清繳欠條,并實行收費工作“周報制”,每周將進度表發布在鄉鎮黨委書記微信群,激勵各鄉鎮“比學趕超”,保證不落一戶、不丟一畝,全面完成收費任務。通過集體土地收費,村集體有錢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村干部信心強了、腰桿直了,以前不能干的事干成了,以前不敢想的事開始謀劃了,多年來農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了,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得到了普遍提升。
助理編輯/許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