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高等教育的普及使高校女生不斷增加,但高校女生對宿舍內的人際關系卻最為苦惱和難以適應。通過對某高校女生宿舍人際沖突個案的調查分析發現:高校女生以隱形沖突為主;個體自我意識、自主掌控權和支配權的覺醒與群體認同感的沖突;高校女生對于大學生活過于理想化;高校女生在宿舍內人際沖突是動態的過程,人際沖突對于高校女生的人際沖突負面影響大。在新時期的高校應重視和加強對高校女生沖突教育,提高高校女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詞】宿舍內人際沖突高校女生個案研究
中國教育部在2019年2月26日召開的“2018年教育事業發展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而女大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特別是師范院校總體上女生比例已超過男生,中華女子學院、成都師范學院的女生比例在98%。
宿舍是大學生集體生活和相互交流學習的一個重要場所。在中國青年報2015年3月9日的一項報道調查中顯示:對1355名大學生調查中,70.5%的受訪學生曾為寢室矛盾而感到煩惱,67.6%的受訪學生曾想調換寢室。從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到2016年6月,西安翻譯學院校園內兩名女學生因糾紛發生打架,其中一人死亡。許多高校調查發現:宿舍人際關系是讓學生最為苦惱,最難適應的人際關系之一。宿舍內人際關系的好壞對學生產生直接且深遠的影響。高校出現的極端事件呈現日益頻發的狀況,高校學生的人際沖突已成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案例簡介
ZQ是某高校大一女生,剛入學校時,與宿舍同學關系還比較和諧。在不斷的相處過程中,因為性格內向的、興趣愛好、學習愛好程度一致的原因,宿舍同學關系分成兩個小群體。ZQ因睡眠質量不好,向自己小群體A說另外小群體C不注意,影響休息。A將ZQ講同另外小群體后,另外小群體認為ZQ的品質有問題。
ZQ與自己所在的小群體A發生沖突,宿舍其他同學幫助A而排擠ZQ。ZQ在沖突后向A道歉,但ZQ與A的關系發生變化,小群體也解散。在此期間,宿舍同學B與ZQ發生沖突,B覺得ZQ說她壞話,而不承認。但ZQ因前期與宿舍同學關系不好,解釋完后選擇沉默,宿舍同學認為ZQ性格有缺陷。
宿舍同學A因為宿舍“搬書事件”,ZQ沒有配合A搬走宿舍其他同學書籍,發生激烈的言語口角。最終,也從言語沖突演變為肢體沖突,其余宿舍同學也在認為ZQ不幫助宿舍同學,忽略A對ZQ的言語辱罵。ZQ認為,自己在宿舍是隱形人,宿舍其他同學也會忽略她的存在。整個宿舍氣氛處在壓抑、緊張的狀態,ZQ受到宿舍的排擠難以融入到宿舍生活中。
二、高校女生人際沖突的分析
1.高校女生人際沖突以隱形沖突為主
隱形沖突是高校女生人際沖突的主要表現形式。高校女生在人際沖突中隱形沖突的表現形式為:冷戰、回避、遷就等。隱形沖突相比顯性沖突的消極作用更大,持續時間更長。隱形沖突將矛盾內隱,以壓抑、忽視自身情感和利益的方式處理矛盾沖突,這不利于外部條件的介入和調節,致使沖突主體乃至整個宿舍都彌漫壓抑、尷尬、不愉快的氛圍。沖突主體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消極情緒體驗,她們的身心健康都將受到巨大的影響,如何不良情緒不能得到及時的排解,嚴重者會出現抑郁、輕生的情況。高校女生的人際沖突表現的更為細微,復雜。
2.個體自我意識、自主掌控權和支配權的覺醒與群體認同感的沖突
高校女生在人際沖突表面上看是因為生活習慣、性格差異、生活瑣事導致的,但是通過訪談和觀察中發現,研究對象的沖突與群體的認同和接納有密切的關系。
高校學生進入大學后,不再以學業為全部中心。高校的生活中高校學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供自我支配,高校女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的覺醒。對生活、學習都想有自我掌控,也能有自我支配。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得到群體的認同。當個體進行一個集體氛圍中,積極想尋求群體的認同和接納。
3.高校女生對大學生活過于理想化
研究對象最初對于大學生活認為,一切都是美好,在大學生活中能結識許多志同道全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與宿舍的同學成為貼心的好朋友。高校女生理想化色彩濃郁,總希望對方給予自己多一點的付出,對于大學生活期待值過高。當宿舍內發生人際沖突后,大學生理想期待值過高,但心理承受能力又相對較弱,因此造成高校女生對人際交往產生抵觸心理。特別在某些研究對象被集體排擠時,就會出現“離棄效應”。離棄效應是指個體加入某一群體失敗后,他就會離棄該群體,并對該群體加強不認同感。離棄效應的加重導致同學間誤會加重,不良情緒也進一步加深,宿舍同學之間進一步隔膜,人際關系劍拔弩張。過高的理想化生活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造成高校女生心理巨大落差,從而產生諸多不良心態。
4.高校女生人際沖突處理策略
高校女生在發生人際沖突時,常據理力爭為主。因為在發生沖突時,情緒不容易控制,所以會采取抗爭的模式。
在發生沖突后,情緒稍微平靜后,高校女生會以中國傳統的以“和”為貴的文化影響下,高校女生更愿意采取容忍、遷就、回避的處理方式。初次沖突會積極與沖突對象溝通交流,如果溝通交流取得實質性的作用,沖突雙方將回到沖突前的狀態,甚至比沖突前的狀態更為親密。如果溝通交流未取得實質性的作用,沖突雙方將陷入冷漠狀態,再次發生人際沖突的時候將會矛盾升級,容易由言語沖突上升為肢體的沖突。
6.高校女生人際沖突過程
高校女生人際沖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高校女生發生人際沖突也不僅僅是因為一件事就發生沖突,而是多件事情的累計爆發產生的。沖突過程由親密期、矛盾期、溝通期、冷戰期到再次矛盾、再循環、最后出現結果。高校女生在初始與宿舍同學保持親密關系,因生活習慣、性格差異等原因發生矛盾,在第一次發生矛盾時候,一般高校女生都會選擇溝通,溝通有效關系就恢復到初始,溝通無效情況下就會陷入冷戰期,冷戰期間如果再因為某一些瑣事發生沖突,如果是顯性沖突就直接爆發言語或者肢體沖突,如果是隱形沖突將再次陷入冷戰期。不管是直接沖突還是再次陷入冷戰期,最后都會出現兩種結果。
7.高校女生壓抑負面情緒影響大
高校女生人際沖突后,與沖突對方產生敵對、猜忌等心態,部分高校女生會產生自我否定,對家庭的否定,害怕與人交往,認為自己交際能力十分差。整改心理處于自我否定狀態,對自身學習、生活造成巨大影響。負面情緒無處宣泄,長期的壓抑。高校女生大部分都產生抑郁,在部分研究對象中,她覺得活著沒有什么意義,有輕微的輕生念頭。高校女士人際沖突不僅在一段時間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對身心造成巨大傷害,有的學生甚至都不能順利進入社會。因此如不及時疏導高校女生心理,容易發生惡性事件。
通過個案去發現高校女生人際沖突深層問題,認清問題采取行動,預防與解決雙結合,幫助高校女生處理人際沖突,為她們順利進入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