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剛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解決好貧困群眾就業問題非常重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各種方法保障貧困群眾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疫情影響下的脫貧攻堅工作指明了方向。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遭遇疫情影響,實現高質量脫貧,解決好貧困群眾就業問題更需“穩準實細”。
越到最后越要“穩”,決不能急功近利。“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解決貧困群眾就業難題,尤其要一步一個腳印,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透,才能讓貧困群眾的就業大門更加寬廣,才能讓全面小康的道路更加平穩。在這場脫貧攻堅大考中,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把責任扛在肩上,攻堅精神不能放松,克服急躁心態,穩扎穩打,把就業作為貧困群眾實現脫貧的基礎性、長遠性工程切實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在疫情防控時期,更需要穩心定神,創造性地開展就業幫扶工作,由政府組織,“點對點”輸出貧困群眾,使其實現平穩就業;為貧困村里的扶貧車間提供全方位服務,使其盡快恢復生產,發揮就業“海綿”的吸納作用;大力開發公益崗位,為貧困群眾筑起最后一道就業“防線”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雖然有些崗位解決了貧困群眾的燃眉之急,但尚未使貧困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就業;有些地區脫貧僅僅完成“輸血”,卻沒有真正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部分群眾還存在著因病、因災、因學返貧致貧的可能性。因此,在解決貧困群眾就業難題、鞏固脫貧成果上,還需花大力氣、下“繡花”功夫。“要實實在在做好就業工作,不能搞形式主義。”尤其是扶貧干部更要帶著感情和責任,走進每戶貧困群眾家中,掌握好、宣傳好、運用好政策辦法,讓每一項扶貧政策都落到實處,使每一個扶貧項目都成為貧困家庭的“搖錢樹”,把每一分扶貧資金都花在刀刃上,確保每一戶貧困家庭都能如期實現穩定脫貧。
越到最后越要“準”,決不能粗枝大葉。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眼下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時間緊任務重,更要找準方位、有的放矢、精耕細作。解決好貧困群眾就業難題,首先“病因”要找準。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就業無門千頭萬緒,只有通過深入調研,傾聽貧困群眾呼聲,把脈問診,找準“病因”,才能對癥下藥。其次,“藥方”要精準。只有打得準,發出的力才能到位。近年來,貧困地區打造出“文化+扶貧”“旅游+扶貧”“生態+扶貧”等多種產業扶貧模式,使貧困群眾獲得了較為穩定的工資性收入。眼下,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在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生活服務業等方面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針對疫情影響扶貧產品銷售難題,可通過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組織好產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總之 ,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精準,扎實推進,才能解決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使其獲得長遠發展的信心和走出貧困的不竭動力。
越到最后越要“實”,決不能放松懈怠。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只有干得實、打得準,才能有力有效。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各方思想共識和多方社會力量,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政府部門責無旁貸,社會力量雪中送炭,貧困群眾知難而進,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才能沖破貧困的藩籬。實干重在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路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形成長效體制機制,才能使貧困群眾端穩就業飯碗,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在產業政策方面,要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風俗習慣,切實做到產業規劃到村、項目到戶、增收到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貧困戶的參與度;在資金方面,要降低小額信貸評級標準、擴大授信農戶范圍,讓想貸款、能貸款的農戶及時享受小額信貸,獲得發展的資金血液;同時要創造條件,加強農民的技術培訓,提升貧困群眾的就業能力。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利用公益崗位為貧困群眾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鞏固脫貧成果。對于那些沒有辦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則可以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讓他們在脫貧路上不掉隊。需要指出的是,監督機制也是促使脫貧攻堅落在實處的有效辦法之一。針對當前脫貧攻堅領域不同程度存在的“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現象,要通過開展督查巡查,加強常態化督促指導等手段,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越到最后越要“細”,決不能敷衍了事。決戰決勝之年,面對更加復雜的脫貧攻堅工作,要時刻保持一顆實干的恒心、苦干的決心、持久的耐心,細致入微做好每項工作,嚴格執行每個步驟,確保困難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要更加細化困難群體,根據每戶家庭甚至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按照村情實際科學設置就業崗位,量身訂制脫貧辦法,積極尋找致富門路,使每個貧困家庭不僅脫貧還要致富,日子越來越好;要更加細化扶貧產業,著力增強精準度和實效性,特色種養、生態旅游、光伏發電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扶貧效果突出,要使其充分發揮就業“穩定劑”的作用,并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幫助貧困戶找到更多切實可行的就業渠道;要更加細化工作內容,在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脫貧摘帽地區走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讓脫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劉淑濱